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严重低估的甘肃苹果

甘肃地处在全球适合苹果生长的纬度上,加上黄土高原的优势地理条件,昼夜温差大,糖分高,品质好!

甘肃的苹果主要分为四大产区:庆阳苹果(镇原、宁县、庆城、正宁、环县、西峰)、平凉苹果(崆峒、静宁、庄浪、泾川、崇信、灵台)、天水苹果(秦州、麦积、甘谷、秦安、清水)、陇南苹果(礼县、西和)。

甘肃苹果原来其实一直被严重低估的。

即便是拥有400多万亩种植面积,其知名度依然不如山东、陕西、山西。一说起苹果,可能大家都会说,烟台红富士不错。

2014年,潘石屹开始为天水苹果公益代言,才让更多人认识了潘苹果,花牛苹果,天水苹果,以及背后的甘肃苹果。

可能有杠精会喷,怎么能不知道甘肃苹果?它的历史那么悠久!

但无论如何,随着品牌化和名人效益,给天水,乃至甘肃苹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就像当地人所述,以前天水花牛苹果虽然有名气,但收入不保障,尤其进高端市场困难重重。现在天水花牛苹果在国内鹤立鸡群,已变成全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同意对天水花牛苹果施行地舆象征商品维护;2008年,天水被农业部列为第二批我国苹果优势产区。

目前甘肃省已逐步形成了以天水为中心的陇南浅山丘陵区和以泾川为中心的陇东中南部川塬区两大苹果产业带,尤其是以泾川为中心的苹果产业带与陕西渭北高原已连为一片,成为我国新发展的优质苹果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积一直在增长

甘肃省苹果生产呈现由南向北逐步推进、由中低海拔向较高海拔区域拓展的新趋势。

湖北三宁化工高级农艺师刘青介绍,在北纬35°15′至37°10′之间、年平均气温9.5—10.7℃的黄土高原陇东产区(甘肃庆阳产区和平凉产区),主产鲜亮的艳红苹果,虽然近年来收购价格相对降低,但种植面积依然为上升趋势。

不二果研究院给笔者的数据是这样的:从增长速度来看,甘肃近期的苹果产量增长最快,2016 年比 2010 年增长了 265.89%。

加上近些年政策的引导,见诸报端的果树种植面积的增长是有目共睹的。

甘肃的种植苹果种植面积一直在增长的,但是统计局的数据显然和民间的数据有所出入。

表 甘肃省种植面积、产量  (数据来源自甘肃省统计年鉴

以上是在甘肃省统计年鉴中找到的甘肃省种植面积和产量,不知为何好像和实际中有所差异。

因为在很多人的眼中和印象中近几年甘肃苹果种植面积的增长是非常快的。2015年甘肃经济日报曾经报道,2014年甘肃全省苹果种植面积达480万亩,居全国第二位。

在《甘肃发展年鉴2018》中,笔者查到2017年,各地苹果产量以天水、平凉、庆阳为最,分别是1096,002吨、1204,630吨、387,183吨。

数字可能不一定统一,但是面积和产量齐增是不争的事实。

新洋丰副总裁赵程云认为,甘肃等优生区域苹果种植面积逐渐变大,大量现代化新型果园建成,规模化苹果产业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

苹果售价高、投入高

和很多地方不同,静宁苹果是全国售价最贵的产区。

据专业人士讲,静宁苹果受果商欢迎的突出优点是耐贮藏、货架期长,还有优于其他产区的脆度,这两年市场的关注点才转移到色度上。

据介绍,静宁苹果的高定价始于2013年,之前价格并不高,通货每斤2元左右;2013年大量成都、重庆的客商前来采购,一下子就把价格抬到3元/斤以上;2015年达到最高峰,75以上的果子卖到5.75元/斤。全县最高价卖到7.3元/斤。

有人评述,气候环境得天独厚,年平均气温8.6℃,年降雨量472.7毫米,昼夜温差大,透风透光好。栽培模式效仿日本,大树冠,开心形,披垂式结果。这两大因素使得静宁能产出国内最高“颜值”的苹果。

新洋丰副总裁赵程云认为,目前山地苹果越来越受欢迎,苹果种植优生区越来越往高海拔地区转移。山地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昼夜温差大,造就苹果内在、外在品质好。

但是甘肃苹果高颜值,高售价的同时,也存在生产效率低下的因素。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8》数据,甘肃省每亩主产品产量为2207.61公斤,产值合计为8592.22元。总成本为7381.80元,其中人工人工成本5383.89元,净利润为1210.42元。

同样,关于省际苹果每亩人工投入的数据显示,山东每亩人工成本投入4650.42元, 河南3620.68元,陕西2903.83元,甘肃5383.89元,宁夏1486.08元。

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甘肃人工投入的成本高于其他几个省。

网上静宁也曾公布一组数据:2015年,甘肃生产50千克苹果的人工成本为76.7元,同期全国为48.6元,陕西、山东分别为45.3和49.9元。

省际对比来看,2006-2015年甘肃苹果生产的人工成本始终高于同属苹果西北优势产区的陕西和环渤海优势产区的山东,且有/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

静宁山地苹果在高价领跑全国的同时,苹果生产效率低下,投资奇高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农资企业的新“圣地”

为什么说甘肃是农资企业一个新的“圣地”?自然是这里可以增量。不仅仅是因为甘肃种植面积的增加,还有其品牌的树立,以及对品质的重视。还有其对投入的不吝惜。

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8》数据显示:甘肃省苹果种植投入总成本为每亩7381.80元,仅次于山东的每亩7530.77元。

甘肃省每亩主产品产量为2207.61公斤,产值合计为8592.22元。其中化肥投入每亩759.82元,主要是氮肥(115元)、复合肥(402元)以及其他(242元)。

图:甘肃省化肥投入情况

这样看来,甘肃对化肥的认知还算不错。不偏施氮肥,也完全依赖复合肥,还会有其他多样性产品的选择。这对化肥企业意味着更大的商机。在大田增长困难,经作难推的情况下,甘肃如此大的市场机会,想必企业都不会放弃。

湖北三宁化工高级农艺师刘青在采访中就透露,三宁金钛能在庆阳深受农户喜爱。

关于用肥、用药,日晟源西北大区客户经理魏国栋这样介绍——

用药:清园一次,花露红一次,套袋前3次(变2次),套袋后3次,全年300-500元左右,用药水平中端;

用肥:秋底肥每亩300-900元,萌芽冲施40-60元,幼果膨大期80-160元,共900-1200元;套袋工钱+袋子,每亩1500-2000元。

新洋丰副总裁赵程云直言,对于企业而言,甘肃庆阳和静宁未来更有价值。甘肃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宜苹果生长,是苹果种植的优生区之一,而且该地方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种植技术相对较弱,对未来肥料的需求量很大。

满树红平台刘金龙认为,苹果产区的施肥、用药成本与苹果品牌的价值、产品本身的品质高低以及竞争的激烈程度成正比例关系,而与当地的年积温、海拔高度成反比例关系。

在高海拔、低积温、强品牌的黄土高原产区的静宁等产地,价格优势明显、产品品质的竞争力高,果农能够承受并有意愿承担更好的果园投入,亩平均用药430元左右,亩平均用肥2500元左右。

管理盲、销售忙

甘肃省苹果都存在哪些问题呢?

新洋丰副总裁赵程云认为,甘肃苹果的问题和优点同在。

存在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中早熟品种少,晚熟品种多达85%以上);盲目使用农药化肥,残留量高;自然灾害严重,霜冻,干旱,冰雹等严重制约优质苹果生产,特别是早春的霜冻,可导致苹果绝收;苹果产后处理能力差,包装简易,储运能力差等。

销售上存在的问题:出库价持续走低,贮藏苹果风险增大。

近年来农资,机械,土地转让,化肥,农药,地膜和纸袋等生产资料成本大幅度提高,以及苹果运输费用,人工包装费等销售成本的增加,直接推动了苹果价格的上涨。

受香蕉,芒果,菠萝等南方水果销售旺盛的冲击,后期新产苹果上市的冲击,导致苹果市场持续低迷,贮藏苹果风险被放大。市场销售缓慢,库存压力骤增。宏观研究缺失,信息不对称。果农和经销商盲目跟风,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混乱。

波兰阿道姆中国区营销总监杨巍也表示,苹果种植中目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市面上产品种类杂乱无章,种植户无从下手。

同时受到近两年行情的影响,部分管理水平低、收益低的种植户砍树、丢弃、放任管理成为大范围存在现象,农户对产品选择的价格敏感度显著上升。

更多农户家庭选择边打工边管理果园的半放任式管理,以确保家里收入最大化。但同时,管理水平高的收益高的种植户一直在坚持走高端路子,以质取胜。

销售上目前还是以客商收购为主,部分农户存放冷库的苹果被冷库偷偷掉包的也大有人在。近两年一些做的比较大的代理商已经建立冷库,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目前来看,优果优价必然是一个未来的大趋势,进一步明朗化,只不过,优果优价也都是相对而言,在某一个时期内相对的优果优价,对于优果而言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和流程。

以优果优价来拉动农户投资和管理积极性为时尚早。受最近今年行情较差影响,农户自行存储比例显著提高,农户风险加大。面对家庭支持,进一步退出果园管理的趋势逐步上升。

满树红平台刘金龙则认为,老果区的种植生产的普遍问题在于品种的更新,满树红连续三年来通过线上培训和资源的对接,为果农提供品种选择的知识和苗木信息。

而在销售上,受产品周期价格波动、产品品控和持续的订单供应问题,目前依然在探索为满树红标准化果园销售苹果。

对于解决的办法,企业方都认为,品牌化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方法。虽然苹果的品牌管理只是产业链中的一环,但是它却牵涉了整个产业链。

刘金龙介绍,满树红平台的苹果全程植保解决方案合作西北面积最大有机苹果认证园区企业——庆阳北国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庆阳苹果果真好的品牌;合作天水昊源苹果基地,打造花牛苹果标准化植保管理解决方案。

波兰阿道姆中国区营销总监杨巍建议,管理水平高、果品质高的果地可以尝试发展自主品牌,这样才有更强的溢价空间和抗风险能力,才更容易形成规模。

新洋丰副总裁赵程云则给出了更为详实的对策:

在管理方面——

加强果农培训,提升果农技术水平;

压缩苹果种植面积,稳定优生区,压缩非优生区;

加大苹果高接换头力度,发展早中熟品种和出口品种;

改进在陪技术,提高投资力度,降低成本,生产无公害优质苹果;

采取有效措施,减轻自然灾害;

建立出口基地,规范统一技术;

建立果农,果商,加工,储运企业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联合体;

改进采后清洗,打蜡,包装,运输条件,进一步提升苹果商品率,品牌意识。

在销售方面——

建立现代化栽培管理技术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打好“错时牌”发挥产地优势;

强化品牌战略,拓展市场领域;

推进“农超对接”,缩小中间环节;

走合作发展之路,创产销统一大业;

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数据统计!西北果区受冻害影响究竟有多严重
中国西部苹果产区18年到底减产有多严重?调查数据告诉你答案!
【旅游天地】甘肃各地特产,你见过的没见过的都在这儿了!
未来的农业,必然是优势产区灭掉非优势产区
全国最贵的苹果竟然来自甘肃静宁?静宁苹果价格凭什么领跑全国?
10.15中国果蔬市场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