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361-370条

361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利脉数为有热,但只微热而有汗出,则热共汗而外越,故知此利当自愈;假设脉数而复紧者,为热犹实,可肯定为未欲解。

362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下利、手足厥冷以至无脉,为阴寒极虚欲脱之候,宜急灸之。若仍手足不温,而脉不还,反微喘者,此为生机欲息,气脱于上也,故死。

363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为病在里,脉当沉,今脉反浮数,乃热邪亢盛之象。涩主亡血,尺中自涩,为血亡失于下。下利见此脉,故知必便脓血。

364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清谷,为里虚寒,即有表证,亦宜先救其里,而不可攻表,若误攻其表,汗出则益虚其里,必胀满不能食。

365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脉沉弦为里急后重之应;脉大,为邪热盛,故为未止;脉微弱为邪已衰,虽脉还数而热未已,则已可断言为欲自止,即暂发热,不久当已,必不至于死也。

366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脉沉而迟,为阴寒在里,但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已有阴去阳复形象,故虽下利清谷,则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亦必微厥,所以然者,以其人面戴阳,而下虚,其欲自解,则必作战汗等瞑眩反应。

367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脉数而渴为里有热,往往热随下利排出而解,故谓今自愈。设不愈,则必便脓血,以热久不去,伤及阴血故也。

368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后,即下利已止之后。下利虽止,而脉忽绝,手足厥冷,若周时脉还,手足复温者,此为病去,精力困乏形象,糜粥自养,当可恢复,故生。若晬时脉犹不还,乃心脏衰竭生气已尽也,故死。

369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伤寒下利,即病太阳伤寒而复下利之谓,可知其人发热。下利日十余行,其人当虚,而脉应微弱,今脉反实,为邪盛之应,人虚邪盛,发热不已,主死。

370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而厥为里寒,汗出属外热,因谓为里寒外热,其实此汗出不是因热而致,乃虚寒极于里,而精气外脱的恶候,故以通脉四逆汤主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发微》曹颖甫】厥阴篇 六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366】【367】【368】【369】【370】【371】
é?o???:?êò?2?
《伤寒论》学习笔记210
伤寒论解读(连载五十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胡希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