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量化宽松下的美国存量通胀危机 (2014-09-18 10:07:35)

美国当前的复苏,是走在一条因循守旧的老路上的,那就是源于传统的流动性驱动型复苏,而不是缘于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经济的驱动。简单的说,就是靠量化宽松(QE)、靠印钞。历史证明,这种人为压低利率的政策误导着消费者,使他们热衷于消费很多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消费的项目。由此当然能够形成一时的繁荣,但可惜的是信贷不可能永远无限制地扩张下去。一旦信贷收缩,那些本不该消费的项目就会无以为继,结果就是经济的衰退、就是失业,就是全面的危机。

我曾强调“无论是米塞斯于1920年代,还是弗里德曼于1960年代,或是90年代至今日的各国实践都证实,货币与财政刺激的初始阶段无不是积极地。虽然,这种烂招被重复地使用而出现了明显的效用递减的现象。但无可否认的是,它多多少少还是会发生一些作用。”我判断“随着政府的帮助,家庭和企业‘去杠杆化’的进程放缓,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经济还会有点小舒服。”

我们知道,在欧美国家,股市就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的好坏基本上可在股市里得到反映。我们且来看一下美国股市:自2009年初见底后,美国股市一直都处于上升通道中,2013年它就创了50次新高。但显然美股遵循的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原则,7月3日道指再次创了历史记录的高位——17000点。但也正如我在书中所做的提醒“表象绝不代表事实。这种假性繁荣的最大危害就在于,很容易让人们产生幻觉….为另一场严重得多的灾难埋下了伏笔。”基于此,于股指节节上涨之际,我却忧心危机或正悄悄降临。

为什么这样说?盖因美国当前的复苏,是走在一条因循守旧的老路上的,那就是源于传统的流动性驱动型复苏,而不是缘于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经济的驱动。简单的说,就是靠量化宽松(QE)、靠印钞。问题也就在这,这种复苏、这种繁荣无疑是脆弱的、是不可持续的。米塞斯早在1920年代就指出过“信用扩张确实能导致一时的繁荣,但这种繁荣迟早会归于破灭,导致新一轮的萧条。”弗里德曼也于1990年代指出,货币刺激的初始效应是正面的,只是到了后期,刺激的负面效应通货膨胀才显露出来。

但也正如凯恩斯指出的“通货膨胀就是一种疾病,且是一种有时甚至可致一国和民族生命的疾病,如不及时制止,它会很轻松的摧毁一个社会。”正是因此,为防止通胀的失控,政府一定会采取措施——紧缩信贷。而一旦采取措施,那么这种复苏、这种繁荣也就结束了。这一点于2001~08年这一经济周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当互联网泡沫破灭,基于对经济全面衰退的担忧,作为回应,美联储从2001年9月起连续11次降息,创下自1981年以来“最为猛烈的降息轮回”。这种人为压低利率的政策误导着消费者,使他们热衷于消费很多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消费的项目(当时的房地产业就是最好的证明)。由此当然能够形成一时的繁荣,但可惜的是信贷不可能永远无限制地扩张下去。一旦信贷收缩,那些本不该消费的项目就会无以为继,结果就是经济的衰退、就是失业,就是全面的危机。

这里有个问题需提出来,那就是如何定义通胀。对于通胀的测定,主流的看法是紧盯一般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也就是CPI。但个人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除了消费者价格指数外,事实上还存在着另一种形态的通胀,那就是存量通货膨胀。这种通胀有个特征:CPI一般变化不大,唯有包括股价、房价在内的资产价格迅速上涨。也正是因此,这种通胀非常隐蔽。1986~90年的日本、1995~98年及2001~04年的美国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这三个时段,无论是日本也好还是美国也罢,他们的CPI都非常稳定,只有股价、地价在不断的创着新高。由于货币当局主要观测的是CPI,所以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时,为时晚也。最后就不得不踩急刹车,1990年的日本是如此、98年的美国是如此,到2004年时,美国还是如此。

也正是因此,就美国的通胀是否来临,对美联储政策的真正拐点,我认为盯的应不是CPI而是它的股价和楼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融周期与宏观经济学
低利率为何或加剧资产价格通胀
通胀溯源
占豪 2012.2.20早盘:周一走势与操盘策略
太凶猛了!美国通胀创12年新高,看谁先加息
什么是金融危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