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脉诊(十二)

在望闻问切四诊中,虽然脉诊排在最后,但它是中医诊断学中最重要的一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环。清代毛祥麟说:“切脉、辨证、立方,为医家三要,而脉诊尤重,盖脉既明,自能辨证,而投药不难也。” 吴鞠通也说:“四诊之法,惟脉最难,亦惟脉最为可凭也。” 强调脉诊的重要性。所以《黄帝内经》的162篇里,讨论脉象的就有30余篇,《难经》的八十一难,前二十难说的也是脉诊。老百姓找中医看病,俗呼为“看脉”,意思是“看脉”二字可以代表整个诊病过程与医生的学识技术高低,这说明一个好中医必然精于脉诊。

事实上历代医家无不把脉象作为辨证论治的关键。我的老师梁秀清在学医之初,先学了3年脉诊,他凭着这一手脉诊的硬功夫挽救了许多癌症患者的生命。我的另一位老师黄杰熙也是对脉诊的学习和研究下的功夫特别多,上从《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入手,下从历代脉书及名医医案中搜求研究,并一点一滴加以验证,才掌握了“平脉辨证”这一中医看病的“诀窍”而成为临床大家。我自己在开始学习中医的几年里,尽管背熟了药性和许多方剂,一到用时就对不上号,后来拜师学了点“平脉辨证”的本领,才在临床中大有长进。

去年夏天,我在省城某大医院应邀诊治一个住院病人,男,36岁,高烧(38~39度)20日不退,经省城各大医院专家会诊,打针输液均不见效,从外表来看,最大的特点是怕冷,虽在夏季的三伏天,仍然穿着羽绒服,十分虚弱,连说话的劲儿也没有,但诊其脉却浮数而濡,沉取有力(阳明太阴合病脉),看其舌苔白厚似一层面粉,舌苔中心色黄,据脉诊判断其为暑湿之热过重、外形寒而内大热的暑湿证,遂处方:
 
1(阳明里热)生石膏150g,知母30g,连翘20g;
2(太阴水饮)苍术15g,滑石60g,生苡米30g,佩兰10g,香薷15g,甘草10g 党参30g。
 
总的意思是清热 芳香利湿化浊扶正,令其4小时服1次药,服药两剂烧退病愈,神清气爽,出院回家。此案若仅从望诊、问诊,见其如此恶寒,很容易判断成风寒感冒,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曾治过一个50多岁的妇女,患子宫大出血,弄得屋里地下都是血,观其面色苍白,语言无力,脉微弱(少阴独脉),病势垂危,急令其用1枝高丽参切小块开水一次送服,很快就不出血了。
有一个年轻女医生来了月经20多天一直止不住,兼有脱肛,脉细弱(少阴独脉),令其服一小块人参,约指头大,很快经血就止住了,后来又服了半枝人参,身体也好了。
 
书上并没有说人参有止血作用,但以上两例从脉诊来判断,均属气虚,用人参补气就能止住血,因为气是血之帅。用人参必需掌握脉是沉细弱才能用,倘是浮或数均不能用,那等于火上加油。两寸沉弱也能用。但关尺亢盛很大不能用,此时只能清肝潜阳,收纳相火,如果误用人参会把龙雷之火引上来,只能加重病情。六脉沉细,人参最好用。如果有口干现象,最好配上天冬、生地,叫做天地人“三才汤”,用来治疗气阴不足。

如果遇上疑难证,那更得要凭脉诊来用药。我曾跟我的老师黄杰熙看过一个怪病,一个中年妇女,平时跟好人一样,只是不能上楼或上坡,上则眩晕倒仆,十分骇人。多方医治无效,住省某大医院治疗近1年。CT、B超等各种仪器也检查不出病来,作心脏病试治之,根本无效,院方以“不知何病”相辞,只好出院回家静养。黄师诊见其寸脉大而实,关尺沉迟细小,断为肝阳上亢,气血壅集于大脑所致。上楼上坡,则气血更加上奔,冲激脑部,故眩晕仆倒;走平路则无激动,故安然无恙;遂治之以镇肝息风方,引血下行,两剂即愈,结束2年之休养,随即上班,后逢“九九”重阳节,随其家人登山,上下自如,胜过常人。
   
中医诊病靠的就是脉证,脉证不明,有如盲人夜行,方向不明,用药岂能奏效?中医的“三个指头一个枕头”里有大学问。孙思邈说:“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脉诊这样一个重要的内容,在5年中医大学教育中,只占了区区20个课时,而且授者多不懂脉诊,讲课往往是一带而过。造成学生在临证时指下茫然,只好据问诊而来的征象,以成方经验为用,这就叫本末倒置,所以治愈率不高。所以许多人觉得中医很难学,中医院校毕业生乃至博士生尽管背了满肚子方剂,一到临床还是开不了一张对证的方子,甚至在临床中干了多少年疗效还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没有突破脉诊这一关。如果说学习中医有什么窍门的话,学好脉诊就是主要的窍门。掌握了这个窍门,临证中凭脉辨证兼顾其他三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就能看清楚了,用药大方向对了头,就会减少失误,就不难取得疗效,甚至能治愈许多疑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晋名中医传人——郭博信:临证要重视脉诊
国医大师许润三:重辨舌脉 擅治妇科
振荡中医随机脉诊精要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1.3
李翰卿:亲述用药心得!
中医故事——​《​​​赭石篇》赭石拾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