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世纪最美的乐章——巴伯小提琴协奏曲Op.14
Giora 演奏 帕尔曼指挥以色列爱乐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美国作曲家赛谬尔·巴伯(Samuel Barber),1910年生于宾夕法尼亚洲西切斯特,1981年卒于纽约。巴伯曾在费城寇蒂斯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声乐作曲,1932年毕业后赴意大利深造。,1933年起作品开始公演,1935年获得普利策奖学金,1936年获美国学院的罗马大奖。这一年他的《第一交响曲》在罗马首演,1938年,托斯卡尼尼指挥《为弦乐而作的柔版》,而使之真正一举成名。
巴伯小提琴协奏曲Op.14,作于1940年.是他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也是巴伯第一首为器乐而作并公开演奏的协奏曲。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因其旋律优美且极具戏剧张力,所以自首演以来盛演不衰,成为20世纪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欣赏这部作品,犹如感受到午后照进屋内的阳光,有一种温暖的幸福感。
据说这部协奏曲是受一位美国富商的被保护人委托而作。前两个乐章写完后,委托人曾嫌它太简单,巴伯决定在末乐章中充分炫技,以致末乐章演奏较有难度。该作品常被评论为巴伯作品的转折点,即表达多样化风格的延伸。在这部作品里,正是柔美与炫技的对话。
有著後浪漫派风的巴伯,在这首以三乐章组成的曲子当中,随处可闻优美的旋律;像布鲁赫的”小提琴协奏曲”一样,不经管弦乐的前奏,小提琴一开头便以美丽得难以形容的琴音,带领乐曲进入第一乐章主题。独奏主题长达27个小节,犹如把一匹亮丽的丝绸抖落开来,质感之美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第二主题则采用“苏格兰式的附点节奏”,轻巧而活泼,旋律上又呈现出现代之风格。整个乐章温暖而抒情,融旋律美与节奏美于一体,将“美”这个简单的字眼之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人称这是20世纪最美的乐章。
第二乐章是对第一乐章“美”的提升,旋律更富有歌唱性,由一段缓慢的歌唱性非常强的双簧管独奏开始,随即引出小提琴独奏的主题,二者交替穿插演奏,形成一幅优美寂静的图画。缠绵委婉的旋律似在追忆逝水年华,似在缅怀过去,令人深深沉醉其中。
第三乐章在风格上来说简直与前两乐章格格不入,将悠长的旋律化为“无穷动”的辉煌炫技,充满着活力。有人说作曲家正以如此疯狂的炫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该曲作于二战期间,本乐章正以这令人窒息的无穷动旋律暗示了“浪漫和平的世界被纳粹的坦克碾碎”的现状。
巴伯大胆地将一、二乐章之柔美的旋律和三乐章的火热炫技进行对话,确切地说,二者实现了一个从并置到融合的过程,其中他是以表现“美”为核心的,并将“美”发展至多元化,体现出整首作品的旋律之美、节奏之美、速度之美和性格之美。同时,在音乐风格上,它融合了煽情与幽默、寂静与活泼的性格特征,同样体现出整首作品的多样化风格,这成为巴伯作曲生涯的转折点。正因为这部带有小提琴炫技的作品,当今不少青年小提琴家在录制唱片时巴伯的《小提琴协奏曲》成了他们首选的曲目之一。
巴伯的主要作品有歌剧三部,交响曲两部,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协奏曲多部,以及流传颇广的弦乐合奏曲《柔板》和不少脍炙人口的独唱曲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末曲单|快到飞起的小提琴名曲
旋律恒久远,一曲永留传:聆听十首最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
那些你绝对不能错过的柔美之音
严伯均《西方艺术课》舒伯特与门德尔松:从古典转向浪漫主义
古典音乐史上最优美的间奏曲
世界经典小提协 贝D大调小提琴协Op.61、柴科夫D大调小提琴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协、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