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营养和气化,哪个更重要?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04-26 06:28 投诉
阅读数:51909
选择营养,还是重视气化?其实是选择西医,还是选择中医的问题。本文分析营养与气化的特点。
西医讲营养,认为营养是人体的组成部分,要想健康,就要补充营养成分。所以,营养学家总是讲食物的成分,并且建议要吃富含营养的食物。
而中医讲气化。所谓气化,即人体阳气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正常,则阳能化气,阴霾不滞,自然健康;若气化功能失常,则阴浊停滞,会引发疾病。
(一)营养与气化哪个更重要呢?
营养是讲物质的,是形而下层次的;而气化是讲功能的,是形而上层次的。营养重视成分,认为健康源于成分的充足和平衡;而气化重视阳气,认为健康源于阳气健旺。二者研究的层次不同,理念不同,对生命与健康的理解不同。
人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体。人的生命即是一团阳气。阳气健旺,则生命之火不熄。若阳气变弱,则生命之火不旺,即会出现健康问题。由此说,所谓养生,即是将养这一团阳气。养生,即是养阳。
若只是补充营养成分,而忽视气化。若人体的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减弱,那么,吃再多的有营养的食物,营养成分根本无法进入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
事实上,不少人营养充足,却仍然生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中风、肿瘤等等,都不存在营养的问题,可是,为什么营养充足了仍然会生病呢?从中医来分析,是阳气不足,气化功能下降了。也就是说,阳气为本,营养为标。中医重视治本,所谓治本,即是养阳。
(二)养阳的方法
与其关注营养,不如关注阳气。养阳,远比补充营养更有益于健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养阳呢?
养阳的方法甚多。比如,饮食温性的食物,可以养阳;再如,运动可以通阳宣阳,亦能养阳。另外,艾灸借灸火之力,最能养阳温阳通阳;中药有养阳的药方,比如四逆汤、理中汤、桂枝甘草汤等等。亦有许多养阳的中药,比如干姜、附子、吴茱萸、桂枝、小茴香等等。
除此之外,养阳还有如下一些办法。比如,人以德为本,修德,即是养天地之间的生机,这亦是养阳;再如,语善、思善、行善,善行亦是阳气。
(三)如何饮食才健康?
我的建议是,不要被营养学牵着鼻子走。营养学只是一门假说,甚至根本不符合生命与健康的需要。
比如,有专家建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要多吃含蛋白的鸡蛋、牛奶等食物,从营养学上讲,因为蛋白构成了病毒的抗体,所以多吃含蛋白的食物即可以增加人体的抵抗力。可是,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以下简单分析:
一则,牛奶和鸡蛋里的蛋白要想变成抗体,非经过气化不可。不重气化,只重补充营养,治标而已。
二则,牛奶和鸡蛋性都偏寒,寒则伤阳。尤其是专家推荐早晨吃这些寒性的食物,更是逆反了天地规律。早晨阳气生发,是温升,而不是凉升。若在早期久吃寒凉食物,就会遏制人体的生发之力,导致肝血不能温升,人会精神萎靡。进而伤损脾阳,人会面色苍白,四肢乏力。虽然吃了高蛋白食物,结果却更不健康了。
三则,牛奶增湿。新冠病毒的特性是湿邪。要想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就要健脾祛湿。喝牛奶既伤脾阳,又增湿浊。若依赖喝牛奶来提高抵抗力,这根本就是南辕北辙。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早晨都喝牛奶,可是,新冠病毒感染了两百多万,这又当如何解释呢?!
那么,我们要不要喝牛奶?我的观点是,若您素体脾阳不振,或属于湿盛体质,建议不要喝牛奶。若您阳旺,或阴虚,气血不足,也可以适当喝点牛奶,有滋阴之功。另外,若没有牙齿的婴儿和老年人,可以喝些牛奶。
早晨应该吃什么?我的建议是,吃五谷杂粮,或吃红薯、土豆、山药等带土气的食物,或喝米粥。不建议吃鸡蛋,也不建议喝牛奶,更不建议吃大鱼大肉。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则,早晨阳气要温升,要吃带五行全气的食物。五谷得木之生气、夏之长气、长夏之化气、秋之收气、冬之藏气,吃这样的食物,可以帮助人与天地五行相沟通,能让人更健康。
二则,早餐时间多在七点至九点,这是胃经当令之时。胃属土,吃些多含土气的食物,最有助于养胃。长在土里的食物多得土气,象红薯、土豆、山药等等。
三则,早晨由肝当令。肝血温升,我们当吃些能养肝血的食物。比如,可喝姜糖水,生姜辛温升阳,红糖甘温养血,一辛一甘,一阳一阴,一动一静,最有助于温升肝血。
四则,早晨可喝米粥或吃米粉。可用大米,或小米,或五谷杂粮等做成粥,这样的粥最能养胃和胃。
(四)医圣建议用粥来养胃
中国人喝米粥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并且,医圣张仲景对粥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特别强调“糜粥自治”和“糜粥自养”。
《伤寒论》中谈到用粥的条文共34条,8个方剂,其中桂枝汤19条、白虎人参汤5条、竹叶石膏汤1条、十枣汤1条、三物白散1条、理中丸2条、桃花汤2条。其中,即用米粥来和中养胃。
比如,《伤寒论》中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与桃花汤,都用粳米(即大米)为粥,是在方中作为辅佐药物,直接起治疗作用的。粳米味甘,为五谷之长。前三方均是取其补益中气、和中养胃、滋补胃津,使石膏等大寒之品不致伤胃的功用。
正如清代医家柯琴说:“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稼穑作甘,寒剂得之缓其寒,苦剂得之平其苦,使二味为佐,庶大寒大苦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
桃花汤中用粳米,是取粳米和中养胃、健脾止泻之功,助赤石脂、干姜以厚肠胃,共达温中固脱、涩肠止利之效。
综上所述,气化远比营养成分更重要。我们吃什么才健康?当然吃最能和中养胃的。如果营养学家与医圣的观点相反,我选择听医圣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营养和阳气,哪个更重要?
经常喝粥真的可以养胃吗
胃病吃什么食物好 胃病有什么食物是不能吃的
胃不好的人,尽量避开3大“误区”;多吃“1奶1粥1汤”,胃越来越好
老年人多食粥补水养胃护胃
8个养胃小常识,收藏起来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