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世襄与汪曾祺为美食“干嘴仗”,撂底了神秘美味的做法

一捆葱的真滋味

文字原创 / 尽色

吃东西人人都会,而要吃成美食家,不仅要努力地去吃、仔细地品味,还要靠一点机缘。

机缘这东西很飘忽,我却再熟悉不过。

少时读了些杂书,比如武侠小说。那里面的渐入佳境,大多靠机缘推进:坠崖之后,误食世间奇珍,顿时功力大增;从老猿腹中掏得武功秘籍,从此拥有傲人战绩;最受伤的是梁子文,辛辛苦苦用中药喂大一条蛇,就要到喝蛇血的时候,却被误打误撞的郭靖抢了先……

小可于吃一路,大造化还没出现,口福却还有点小确幸。比如今天中午,我们一行去了荣炳镇,午餐时,恒顺公司的股东纪正怀先生,拿出一瓶他6年前自酿的醋来,供大家鉴赏。

果然好醋!黑亮醇厚不说,还浓香四溢。

即便我这个镇江人,也好久没有吃到这样的好醋。因为是我开车,没有与他们喝酒,一旁分明辨识出这醋香,压倒了酒香。几个因素,缺一不可。

我自斟了几小碟,偷偷露出比他们还要得意的笑……

席罢,一位老大哥向纪先生讨了那瓶醋给我,说我喜欢;路上,又说他家里还有2000元一瓶的珍藏醋,要送我。我是不敢收的,今天的机缘已经够了,更不能夺人所爱。

除了机缘,却还需要份外之得。

这个“份外”,曾获“人民文学奖”的著名作家王川先生,阐述得妙趣横生。

他说:一个人最得意的,莫过于做了份外事。做了皇帝,还要去填词作诗,画画写字,蹴鞠胡旋,有的去做木匠。当了官,还要去做居士,炼丹,鉴古物。敝人也未能免俗,得意之处并不在写书作画……最在意的是被人称为美食家!

有人要说了,当个美食家也太辛苦了吧,要这么多“家”垫底?嗯嗯,我以为除了辛苦,更难的,还要有趣。王川先生所说,字面以下,尽是有趣二字。

前一段时间,作家秦聿森先生给小号赐了篇稿子,讲的是黄永玉先生请客,王世襄先生拎了一捆葱就去了,最后却压倒了满桌的燕翅鲍……

秦先生就奇怪,这焖葱到底是怎么烧的?

于是,他就自己找辛苦吃,上网去搜。最终,查到最贴近的一个答案——王世襄的公子王敦煌,写有一本叫《吃主儿》的书,说的就是他家的吃喝轶事。

然而,秦先生感叹:“好家伙,想免费下载没法下,都被各路绿林把着门,要拿钱买,我只有望书兴叹了!

我当时没有把这段放上去。一则,秦先生的文章后半段还有其他精彩讲述;二则,我机缘巧合,略知这焖葱的做法,以及这背后的一段有趣公案。今天终于有机会,说给大家听。

起因,是汪曾祺先生为《学人谈吃》一书写了篇序言,题为《食道旧寻》。

汪先生说道:学人中真正精于烹调的,据我所知,当推北京王世襄。世襄以此为一乐。据说有时朋友请他上家里做几个菜,主料、配料、酱油、黄酒……都是自己带去。

汪先生在文章中讲到“大葱压群芳”的趣闻:听黄永玉说,有一次,有几个朋友在一家会餐,规定每人备料去表演一个菜。王世襄来了,提了一捆葱。他做了一个菜:焖葱。结果把所有的菜全压下去了。此事不知是否可靠。如不可靠,当由黄永玉负责!

王世襄先生,是近当代最牛掰的文物专家、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然而,他也不看重这些,他更看重美食家这个名分,尤其对其中的一些错误,颇为“较真”。

为此,王世襄先生特地在上世纪的1990年12月24日,写了一篇文章“纠错”,在我看来,这才是真名士的有趣之处。

王先生照例先客气了一番,然后说:曾祺先生说我去朋友家做菜,主料、配料、酱油、黄酒……都是自己带去,这确有其事。因为朋友家日常用的,或是为我准备的,未必尽合我意。例如素油,我总要事先问一下是什么油。如是菜籽油,我就自己带油去。因为,目前菜籽油还不能提炼得很纯,入口就能辨别出它的味道,把菜的本味都破坏掉了。

王先生一说吃,简直气场十足。

话锋一转,王先生开始了“纠错”:说我去朋友家做菜,连圆桌面都是自己用自行车驮去的,这是传闻之误……又说我提了一捆葱去黄永玉家做了一个菜,永玉说把所有的菜都压下去了。这是言过其实。永玉夫人梅溪就精于烹调。那晚她做的南洋味的烧鸡块就隽美绝伦,至今印象犹深。

你看,这些大家“干嘴仗”,讲些鸡毛蒜皮的事,也比别人好玩。也只有真名士,才能得此风流。

我们还是来看看,王先生技压群芳的焖葱是怎么做的吧。事实上,最详尽的做法,是王先生自己在这篇文章里写的:黄酒泡海米,泡开后仍须有酒剩余,加入酱油、盐、糖各少许。大葱10棵,越粗越好,多剥去两层外皮,切成2寸多长段。每棵只用下端的两三段,余作他用。

素油将葱段炸透,火不宜旺,以免炸焦。待色已黄,用筷夹时,感觉发软,且两端有下垂之势,是已炸透,夹出码入盘中。待全部炸好,推入空勺,将泡有海米的调料倒入,烧至收汤入味,即可出勺。

会吃会烧,还知道每道菜背后的故事,这才有趣。所以,王先生又写道——

此是当年谭家菜馆的常客金潜庵先生爱吃的菜,据说渊源于淮扬菜,不知是否。个人的经验是,如请香港朋友吃,海米须改为干贝。因为香港海味太丰饶,海米被认为不堪下箸之物,难免一个个抛出来剩在碟中。还有,此菜只宜冬季吃,深秋葱未长足,立春后葱芽萌发,糠松泡软,味、质均变矣……

做菜讲时令,倒也好理解,看人对菜,才是真功夫,所谓功夫在诗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葱能焖着吃?王世襄技压群雄,张中行、汪曾祺、黄永玉都馋!
王世襄之子谈父亲拿手菜:焖葱
香干焖葱
我与王世襄《中国葫芦》那些事
汪曾祺与王世襄谈做菜
谈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