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通道模型我们先看几道例题:1、朗读是语...
双通道模型

我们先看几道例题:
1、朗读是语言学习最佳的方法吗?
2、爱因斯坦说:学生走出校门后,把所有的知识都忘记掉,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这句话什么意思啊?
3、为什么学习成绩越好,学习反而越轻松?
4、你知道英语学习方法和数学学习方法的共同点是什么吗?

学习策略就是大脑进行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双通道模式。如果把人脑和电脑比较一下,大家会发现:文字处理或图片处理的软件程序和音乐、动画等软件程序差异巨大。

当然,你可以从广义上把所有的“信息”称之为“知识”,那么认知心理学对信息的归类只有两种: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源于信息加工过程的编码模式的不同,换句话说当我们的眼睛、耳朵等感觉系统捕获外界信息后,毫秒之后就完成了编码,不同的编码经由丘脑组织传送加工的通道是不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学习策略就是研究编码和加工通道的,我们能强烈感受到语文和数学学科的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似乎很难用语言表达二者的不同。

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揭开了大脑的不同加工通道的神经影像: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依赖于不同的大脑皮层。陈述性记忆主要依赖于额叶皮层和颞叶皮层等区域,而程序性记忆则主要依赖于基底神经节等皮下核团,
包括尾状核、壳核等在内的基底神经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走路的时候,不会启动额叶皮层和海马体去思考或提取知识,想想应该先迈左脚,还是右脚?我们和老外聊天的时候,也不会先把需要使用的单词全部从海马体中提取出来,然后按照语法规则去排列这些单词。再比如说我们解一道数学题的时候,也往往会灵光乍现,出现所谓的“题感”,让解题速度大大提高,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基底神经节等皮下核团。

问题来了,刺激基底神经节等皮下核团的方法是什么?有人想到了刺激的频率,也就是题海战术,这个方案可行吗?当然可以啦!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方案就是刺激的强度,例如对例题回顾、经典习题反思过程或错题纠正,其结果都会导致基底神经节等皮下核团的参与加工。

我们以上的理论其实都是把情绪处理器忽略不计了,这也是电脑的学习效率比人类高得多的主要原因,电脑的学习策略是人工智能模拟出来的,核心机理只有一个:电脑没有喜怒哀惧等情绪反应。

由此可见,英语语法和数学公式的学习机理是相同的通道,即程序性知识加工通道,所以把海量的单词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我们解数学题何其相似。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借助于双通道模式,丘脑对信息的分类不是先天性的,而往往大多数情况下是后天习得性的,因此学生的学习策略一旦形成固定的信息编码和传送通道,后期教育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这也造成了我们偏科现象的形成。

顶叶皮层虽然在联结额叶皮层、颞叶皮层和枕叶皮层的过程中形成了知识积累,但是显然陈述性知识的储存指向了海马体,而程序性知识则指向了基底神经节,前者需要意识参与才能提取出来,后者则是根本不需要的,所以我们拿筷子吃饭的时候,也就无需复习动作的要领了,基底神经节直接驱动肌肉去完成动作操作,根本不会和你的意识商量一下。

学习过程居然如此的神奇,令人惊叹不已!应该再次感谢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我们逐步揭开了这些背后的神秘。

学习过程的的确确在不断改造我们的大脑,人类的大脑永远遵循“用进废退”法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euron解密长期难题:大脑如何为即将发生的快速运动做准备?一个丘脑-皮层环路模型
人类认知机制的理论模型 ACT-R
从进化角度看大脑——盛极一时的三重脑模型
大脑底部的基底神经节如何促进和抑制运动?
基底神经节的输出
简单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微习惯的养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