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肠道微生物 人体健康守护者

  图:关海山的科学研究造福人群  大公报记者 王南薰摄

  古语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然而近年“长命百岁”已非什么新鲜事,现代人的健康焦点已逐渐转移到预防慢性疾病上。近年有不少医学文章指出,肠道微生物组与疾病息息相关,人体几乎任何部分也受其影响,新一代基因测序科技助科学家研究两者之间一直被忽略的关系,从而打开保健新一页。

  也许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原来微生物(细菌)共占人体体内活细胞九成,其余一成才是人体细胞。

  具多种保健作用

  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兼海山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主席关海山表示,过往肠道微生物一直被健康科学家忽略,但近十年随着科技高速发展,科学家已发现其广泛作用,例如:一、帮助消化及提取能量,促进新陈代谢;二、分泌或合成对人体有益的维他命及荷尔蒙;三、形成保护屏障,阻挡致病细菌;四、平衡免疫系统;五、帮助神经系统发育。假如微生物组改变或失调,将令人体从健康转变成疾病状态。由肠道微生物失调引致问题,包括有大脑及神经系统机能失调导致抑郁、痴呆及自闭症,引致直肠癌;而代谢性疾病导致肥胖、糖尿病及肝炎;至于免疫力失调,便会产生炎症性肠病、过敏及哮喘;若屏障被破坏,便会受病菌感染。

维持细菌多样性

  不少人以为肠道微生物组只与日常饮“食有关,其实它由零岁已开始成形,若在三岁前好好建立,有助减低慢性疾病的风险。关教授表示,当胎儿由母体至顺产出生,母亲肠道及产道等的微生物将经肠道进入胎儿体内,因此女性准备怀孕前应特别注重肠道健康。另一方面,假如胎儿经剖腹生产,胎儿初次接触的细菌则可能来自产房、医生、助产士及妈妈外层皮肤等,益菌相对较少,需要较长时间追上顺产婴儿的进度。众所周知餵哺母乳是后天补足益菌的最理想方法,然而如果孩子一生病就滥用抗生素,或从食物摄取残留动物体内的抗生素,会令肠道微生物首当其冲,大大降低细菌多样性。

  厚壁菌门令人肥

  关海山强调肠道微生物越复杂越好:“举例说,如果肠道只有几十种细菌,万一遇到厉害病菌而有十几种死亡,情况将非常严重;相反,如果肠道原有几百种细菌,其死亡的比例便少很多,受外界影响亦低很多。”另外,微生物多样性亦与肥胖扯上关系,拟桿菌门及厚壁菌门比例是评估肥胖的重要指标。关教授指,肥胖者体内的拟桿菌门较少,较难产生饱肚感,亦较难把纤维分解成能量,从而囤积体内;此外,肥胖者体内的厚壁菌门较多,会把未能吸收的营养变成热量,并提升吸取营养的效率,日积月累便造成肥胖或痴肥。”

  重点补充益生菌

  为了提升健康,除了遵从低脂、低糖、低盐及高纤维的健康均衡饮食,补充益生菌亦是另一重点,乳酪及泡菜是最普遍来源。若想选择市面上的肠道营养补给剂,则要留意个人体质及医生或营养师意见,其中乳酸桿菌和双歧桿菌属常用品种。另外,最近推出的肠道微生物基因检测技术则适合任何有意保持健康体重的人士,关教授解释:“专业团队利用试剂从客人的大便检测肠道微生物种类,然后由营养学家分析数据,并度身订造减重及健康餐单。透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组达到减重效果,营养学家将提供六至八次咨询,跟进时间约两至三个月,效果当然视乎客人能否跟从营养学家的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物营养与抑郁症【第二集】——肠道菌群与抑郁症
(干货赶紧收藏)2016-2018肠道菌群必读100篇!
肠道微生物群、营养与长期疾病风险:母婴视角
你的肠道够健康么?
人体微生物:人类第二基因组
【专题篇】自闭症新的临床方向——从干预肠道菌群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