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懂身体健康指标
    导读:前两天,医院收治了一个病人,男,51岁,因尿中大量泡沫、双下肢明显浮肿1周而入院。
  入院时,主管医生问患者病史,他说单位每年都组织体检,去年体检后不久,单位就把报告发给了每个人,报告只是给出了数据结果,没有进行分析,也没有任何人告诉他有问题,他还以为自己好好的呢,水肿是刚出现的。可他取来了往年的体检报告,我们发现去年8月份,也就是10个月前的体检已经发现大量蛋白尿和高脂血症了。只是当时他没有水肿等症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而已,结果病情延误了10个月。如果当时他能读懂体检报告,能及时采取措施,结局也许好得多。
  健康体检的目的,是通过检查可以较早地发现疾病或潜在的疾病,以便早期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专业治疗。一般体检,包括外科、耳鼻喉科、内科(血压、心电图、b超)、妇科以及CT等项目,这些结果通常还能明白,而验血的结果尽管有正常参考值对照,但若有高低值时,许多人就一脸的茫然。“是什么缘由使这些指标发生了变化?”对此,没有人为他们解释。于是,对于健康指标认识的缺失,反倒给更多人在体检后投射了不少心理阴影。这里我们先从最常规的检查项目说起,以后将逐步展开,希望给予中老年朋友有所帮助。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一种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相当于工业生产中的催化剂),起加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转化的作用,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肌肉、骨骼中,以肝细胞的胞浆中含量最多,血清中的alt参考区间:男9~50U/L,女7~40U/L。当人体内各组织器官活动或病变时,就会把其中的alt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清alt含量增加。
   当各种原因导致肝脏炎症或病变时,转氨酶就会从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清转氨酶增高。当肝细胞千分之一有炎症时,血清转氨酶含量就会增高一倍以上 ,因此,血清转氨酶升高是肝脏病变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临床意义就在于对急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HBV携带者、重型肝炎以及肝硬化、肝癌等一系列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分析,但alt的升高只表示肝脏可能受到了损害;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谷丙转氨酶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并不升高。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旧称谷草转氨酶(GOT)。它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肝脏,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脏次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有两种同工酶,存在于胞浆内的称 s-GOT,存在于线粒体内的称为m-GO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测定有助于了解组织损伤程度,心肌、肝、肾病变时,s-GOT升高;组织损伤时m-GOT才能在血清中测得。心肌梗死时,m-GOT先于s-GOT升高。正常情况下,血液中来自肝细胞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范围是0-40U/L(单位)。在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指标的,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反映肝细胞坏死的标准。对于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的检测非常准确。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说明存在肝细胞损伤。一般见于各种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胆疾病。但是,一些外界因素也可使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增高,如运动、进食、饮酒、熬夜、药物(即抗生素,但感冒药不是消炎药,要区分开,但是不管是感冒药还是消炎药,服用后都有可能引起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等。
  
  
  
  
  葡萄糖(血糖glu)
  
  
   血液中的糖分称为血糖 ,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英文简写Glu)。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3.9~6.0mmol/L。空腹血糖浓度超过6.0mmol/L称为高血糖。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称为低血糖,我们拿到的血液生化检查报告中一般写着:葡萄糖,或者Glu。糖是我们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之一。人们摄入谷物、蔬果等,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单糖(如葡萄糖等)进入血液,运送到全身细胞,作为能量的来源。如果一时消耗不了,则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肝脏可储糖70~120克,约占肝重的6~10%。细胞所能储存的肝糖是有限的,如果摄入的糖分过多,多余的糖即转变为脂肪。
   当食物消化完毕后,储存的肝糖即成为糖的正常来源 ,维持血糖的正常浓度。在剧烈运动时,或者长时间没有补充食物的情况下,肝糖也会消耗完。此时细胞将分解脂肪来供应能量,脂肪的10%为甘油,甘油可以转化为糖。脂肪的其他部分亦可通过氧化产生能量 ,但其代谢途径和葡萄糖是不一样的。
  人体的血糖是由一对矛盾的激素调节的:它们就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当感受到血液中的血糖低的时候,胰岛的A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动员肝脏的储备糖原,释放入血液,导致血糖上升;当感受到血液中的血糖过高的时候胰岛的B细胞会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变成肝糖原储备或者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请大家要注意:高血糖不是一个疾病诊断标准,而是一项检测结果的判定,高血糖不等同糖尿病。
  
  
  
  
  尿素氮(bun)
  
  
  正常成人空腹尿素氮(bun)为3.2-7.1mmol/L(9-20mg/d1)。各种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内占位性和破坏性病变均可使血尿素氮增高 。尿素氮较易受饮食、肾血流量的影响,如感染、肠道出血、甲亢等都可使尿素氮升高。血肌酐和尿素氮两者分别为含氮的有机物和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这些小分子物质从肾小球滤出,故可用作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诊断和过筛指标。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低时,血肌酐和尿素氮因潴留而增高。不过要说的是,看化验单是一个综合的判断过程,只有在全面掌握病情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尿酸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的状态。但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滞留过多,当血液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公升,导致人体体液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另外过于疲劳或是休息不足亦可导致代谢相对迟缓导致痛风发病。
  血中尿酸全部从肾小球滤过,其中98%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球腔内 ,然后50%重吸收的尿酸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管腔内,在近曲小管直段又有40%~44%被重吸收,只有6%~10%尿酸排出。正常人体内尿酸的生成与排泄速度较恒定。体液中尿酸含量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人体内代谢、免疫等机能的状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快速降低谷丙转氨酶?
肝病入门:转氨酶的医学含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什么意思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指什么?
肝细胞腺瘤影像表现
腾讯医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