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痛风患者常见的认识误区

痛风,这个历史上的“罕见病”,早已从帝王皇室等富贵阶层飞入寻常百姓家,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周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痛风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引发全球医疗系统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提示,当前我国痛风患病率为1%~3%;在发病率增高的同时,痛风的首次发病年龄却持续下降,呈现年轻化趋势。随着发病率的增加,大众对痛风的认识度虽日益提高,但在临床中仍有不少患者对痛风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下面我就一一例举,希望能为大家解疑答惑。

蓝色宝石、金色黄金、黑色火山、绿色水果和蔬菜、炫色乐器是昌乐一张张靓丽的名片,“五色”昌乐专题详细为您介绍。

误区一 血尿酸升高加关节痛就是痛风

痛风导致的关节剧痛令人印象深刻,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也深入人心,这导致不少有关节痛又有血尿酸升高的患者,甚至仅有单纯关节痛或血尿酸升高的患者来风湿科就诊,希望能排除自己患有痛风的可能。他们有的认为血尿酸高或关节痛就是痛风;也有的认为血尿酸升高加关节痛才是痛风。那么,血尿酸升高加关节痛就是痛风吗?

血尿酸升高≠痛风 痛风是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炎,关节痛是其最突出、也最具特征性的症状;而持续性血尿酸升高一般被称为高尿酸血症,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因此,痛风与高尿酸血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高尿酸血症不等于痛风。

关节痛≠痛风 关节痛虽然是痛风最突出、也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引起关节痛的原因众多,痛风仅仅是其中之一。如临床中发病率最高、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为骨关节炎,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骨关节炎总体患病率为46.3%,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62%。此外,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也可导致关节疼痛。由此可见,关节痛不等于痛风。

血尿酸升高+关节疼痛也不完全等于痛风 对于一个同时存在血尿酸升高和关节痛的患者,是否可以诊断为痛风也需要鉴别分析。因为这类人群很有可能既患有高尿酸血症,又是除痛风外其他某种关节疾病的患者。如高尿酸血症合并骨关节炎、高尿酸血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等。

另一方面,在中方征税清单中,农产品是反制的重点领域。目前我国进口大豆占从美进口农产品总额的60% 左右。未来我国可能扩大其他大豆生产国进口规模(目前巴西占我国大豆进口量的1/2以上,大于美国1/3的占比),预计对沿海港口吞吐量的影响不大。

高尿酸血症+特征性的关节疼痛=痛风 痛风是在高尿酸血症的基础上,尿酸盐晶体析出沉积于关节导致的。痛风导致的关节痛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如绝大多数发生于下肢关节,95%以上首发于足趾;单一关节发病;凌晨(熟睡中)或晨起时发病,起病迅速;关节痛剧烈难忍,犹如刀砍、虫咬、针扎等;即使不经治疗,3~5天后关节痛即可缓解,部分可自愈。

由此可见,痛风的发作是具有一定特征的,单纯关节痛或血尿酸升高不等同于痛风,即使血尿酸升高加关节痛也不完全等于痛风。

误区二 痛风不需要长期服药症状消失了就可以停药

风湿科医生常常叮嘱痛风患者,关节疼痛消失后也要继续服药,定期复诊。但很多痛风患者不以为然,往往自行停药,结果不久便出现病情反复,痛风再次发作。那么痛风患者到底需不需要长期服药呢?答案是肯定的,痛风患者不仅要长期服药,还要定期复诊,遵医嘱调整药物的种类与剂量。

首先,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关节疼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痛风患者经过治疗后,关节症状好转甚至消失,但多数仍处于高尿酸血症状态;而持续性血尿酸升高是造成痛风反复发作的原因。因此,痛风患者需要继续服药降低血尿酸水平,保证血尿酸水平达标,才能减少痛风反复发作的可能。但通过药物降低血尿酸水平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期间还需要定期复查血尿酸,甚至多次调整药物剂量与种类。

其次,痛风是一种慢性病,除关节疼痛外,痛风还可造成骨关节畸形、尿路结石、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等并发症,而痛风患者也较普通人群更容易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等疾病。目前研究还发现持续性血尿酸升高可造成血压、血糖、血脂的升高,因此也有人将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并称为“四高”。由此可见,痛风患者必须长期服药控制好血尿酸水平,一方面可防止痛风反复发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另一方面还可降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风险。

但也需要指出,“长期”不等同于“终生”。很多痛风患者在坚持系统治疗一阶段后最终停药,病情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因此痛风患者一定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痛风的危害,在风湿科医生指导下系统、规范治疗。

再次,确定核心目标。每一名问题学生背后都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造成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在确定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目标后,我们要拨云见日,找到那个深层次的原因,并根据这个原因确定核心教育目标,以便解决根源性问题,把力量用在刀刃上。根源性问题不解决,所有工作都是隔靴搔痒。

误区三 痛风可以采用冰敷治疗

对于运动损伤来说,冰敷非常重要,目的在于减轻关节肌肉组织对疼痛的敏感性,减轻微循环及周围组织的渗出和肿胀,等。痛风发作时,关节及局部软组织疼痛十分明显,似乎冰敷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的确,在痛风的治疗历史中,冰敷曾作为一种公认方法长期存在,甚至被用来区分痛风和其他形式的关节炎。但需要注意是,采用冰敷控制炎症的获益是否超过了低温对痛风所带来的风险?

我们知道,尿酸盐晶体析出沉积于关节导致了痛风的发作。那么你是否想过,痛风为什么总偏爱足趾关节?因为足趾位于下肢末端,表面温度远低于人体正常体温,而尿酸盐结晶在低温条件下更容易析出。很多病史长久,或已经形成明显痛风石患者应该都有体会,在寒冷的环境中痛风发作会更加频繁,疼痛程度也会加重。

工作上,遇到难题要想办法解决;生活上,孩子哭了要想办法逗乐;父母面前,需要你照顾的时候要想尽办法有求必应。你不能在孩子嚎啕大哭的时候,跟着孩子一起哭,更不能在父母需要你的时候,丧气落泪。

因此,痛风发作时采用冰敷治疗并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果你患有痛风,请一定注意关节保暖。痛风发作时可以采用口服或外用消炎止痛药、增加饮水量等方法减轻关节症状,并立即就诊,在风湿科医师指导下用药。

误区四 痛风患者在日常饮食上只需注意不喝啤酒、不吃海鲜

痛风发病率增高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每位患者都知道低嘌呤饮食的重要性,但依旧存在诸多饮食误区,如只要不喝啤酒、不吃海鲜,白酒、黄酒可以随意喝。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需要指出的是,酒精是痛风患者的禁忌品,无论是啤酒还是白酒、黄酒,都会使人体内血尿酸水平升高,因此痛风患者应该戒酒。

此外,不少痛风患者虽然戒酒,不吃海鲜、动物内脏了,但经常进食或饮用富含“果糖”的零食或饮料,如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运动饮料、果冻等。其实,如果大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此类食物的成分标签上往往含有一种叫“高果糖浆”或“果葡糖浆”的物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果葡糖浆是痛风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不仅能提升人体内血尿酸水平,同时还能影响血尿酸代谢,导致排出减少。正因为如此,2013年欧洲《关于痛风诊断和治疗的基于证据的多国专家共识》、2016年《中国痛风诊疗指南》均明确提出痛风患者应限制富含果糖饮料和果汁的摄入。

韦 尼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风湿免疫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等风湿免疫病。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及北京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理事,《风湿病与关节炎》审稿专家。
坐诊时间:每周二下午东方医院本部专家门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湿亭 | 痛风不痛,就能停药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怎样分清痛风、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的误区有哪些
痛风的认识误区
痛风急性发作期,千万别犯这个错误,后果严重 !
治疗痛风常见的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