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穴位】扶突

扶突

《针灸穴名解》:

突,泉名,又跳也,冲也。本穴抚之突突应手。有如水泉涌突之状,因名“扶突”。又烟囱曰突。其所治症,与天鼎略同。针灸者,比天鼎如炉灶,本穴犹烟囱也。用其通畅之力。泻除幽郁之火。如治暴瘖、气梗,喘息等症。与任脉之天突义同。凡穴下有跳突者,须以指甲深掐,然后下针,防伤动脉也。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手阳明大肠经
《针灸大成》主治
主咳嗽多唾,上气,咽引喘息,喉中如水鸡声,暴喑气哽。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气舍上一寸五分,在颈当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一寸五分,仰而取之。
《中国针灸学》
在颈外侧部,约与喉结平高,当胸锁乳突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正坐位。头微侧,手指置于平喉结的胸锁乳突肌肌腹中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扶突 
【别名】水穴(《外台》)。
【位置】在人迎后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正坐,微仰头,在颈部侧面,结喉旁开3寸,约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取穴。
【局部解剖】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深层为中斜角肌起点;深层内侧有颈升动脉;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瘘气,瘰疬。

《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扶突  

【所属经脉】手阳明大肠经。

【体表定位】在胸锁乳突肌区,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中间。

【操作方法】直刺0.5~0.8寸。

【临床主治】瘿气,暴瘖,咽喉肿痛,瘰疬,咳嗽,气喘。

【进针层次】

1.皮肤:由颈丛的皮支——颈横神经分布。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面神经颈支和颈阔肌。

3.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的皮下。该肌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胸骨端上缘,肌束斜向后上方,止于颞骨的乳突及上项线外侧1/3,由副神经支配。

4.颈动脉鞘后缘:位于针的深面,恰被胸锁乳突肌掩盖。

【毗邻结构】

1.颈动脉鞘:由颈部深筋膜形成的包裹颈部大血管、神经的结缔组织鞘。该鞘在进针部位的后外侧,恰巧被胸锁乳突肌掩盖。鞘内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及迷走神经,它们排列的方式为:颈总动脉在前内侧,颈内静脉在后外侧,迷走神经在两者的后方。

2.颈动脉鞘深部的结构:包括交感干、颈深部肌、椎动脉、第4颈椎等结构。若针刺偏外侧超过1寸时,有可能刺中这些结构。

【针刺意外与预防】

若针刺过深或向前内斜刺,易伤及颈内静脉、颈总动脉或迷走神经,若针刺偏外,可能刺中颈总动脉,由于血管壁坚厚,故针感黏滞,且有明显的搏动感,此时应立即退针。
若进针过于偏外,则可刺中颈内静脉,进而刺中迷走神经,或提插捻转手法过重,或电针时通电流量过大、频率过快,均可引起患者心悸、胸闷、面色苍白等迷走神经反应,应立即退针,否则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进针不可偏外、过深,手法不宜过重。

图来源于《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视频

视频录自于|3Dbod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准到吓人的读心术
孙子兵法教会你的15个人性
英语语法重点
终于有人整理出来了,很实用的书法格式大全,创作书法作品要多看看
喜欢做饭的人,一定要收藏这35点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12种经典方法总结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