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振兴|中国农村经济的实证分析——循环、问题和出路
【摘要】首先建立中国农村经循环模型,指出中国农村经济循环由农村生产循环和扩大生产循环组成,包含农业生产、非农业生产和扩大生产3种生方式进而由经济循环的影响因素指出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10个主要因素;最后指出盘活中国农村经济的路径是“改造”农业生产、“做强”非农业生产和“做大”扩大生产,关键在做强非农业生产,出路在政府统筹和主导,需要加大政府投资、加强宏观调节市场和创新土地政策。 

【正文】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振兴农村经济,乡村治理应着眼于激活农村经济。一切农村社会问题都源自农村经济问题,农村社会散漫皆因农村生产的组织散漫,农村空心化皆因农村经济收入不如城市经济收入,农村生活单调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差皆因农村经济的收益差,等等,莫不如此;解决农村社会问题必须从盘活农村经济着手,在解决农村经济问题的过程中予以解决。鉴此,有必要对农村经济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国农村经济循环
中国农村经济长期独立、稳定运行,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并使农业生产成为农民生存与生活的保障;反过来,农业生产的保障地位和农村经济的基础地位又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长期独立、稳定运行。农业经济在这种长期独立、稳定运行中形成了一种由农村生产循环和扩大生产循环2个循环组成的农村经济循环,包括农业生产、非农业生产和扩大生产,见下图。

农村生产循环是从生产资料到农村生产再到物质产出最后回到生产资料的闭环,以农业生产为主,辅之以手工业生产等非农业生产方式,用以满足农村生活和来年生产的需求,成为农村赖以生存与生活的保障,是农村经济循环的基本循环。
传统上,农村生产以家庭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的产出(农产品)留作生产资料以保障来年的农业生产,剩余的产出(农产品)用作生活资料,不能自己生产和不足的生产资料则通过交易农产品或手工产品等补够;但虽然以农业生产为主却存在手工业生产等非农业生产方式,非农业生产的产品通过集市交易换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故图中以“农村生产”而非“农业生产”标示。显然,传统的农村生产循环主要是物质和劳动的循环而不大依赖资金的循环。
当下,种子、肥料、生活工具等生产资料和电器电子产品等生活用品都需要从外购买,增大了资金循环的作业而减小了物质循环的作用,同时也引入了交易价格对投入利用效能的影响和市场风险;即使如此,上图所示农村生产循环仍然成立,只不过是将“产出(农产品)留作生产资料”变成“产出(农产品)通过交易换成生产资料(产出→货币→生产资料)”罢了,性质没有变化。
农村生产循环能否满足农村生产生活需求取决于生产资料供应、人均土地供应、生产技能、产出物质的交易价格、自然条件和突发事件;正常情况下可用投入利用效能即产出与投入之比衡量农村生产的有效性,效能大于1表示投入是有效的,小于1则表示是负效的;只有当投入利用效能大于某一理想值时投入意愿才能变成行动,而投入利用效能不理想时农村生产循环便会终止;此外,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将导致农村生产欠甚至绝收,也可能导致农村生产循环终止。
农村扩大生产再循环是将生活所剩部分再次投入农村生产循环,能否实现取决于主、客观2个方面。主观上是否具有扩大生产的意愿,关键在于能否克服“最小化再投入和最大化仓储”的生活保险经验;客观上在于农村生产循环是否具有吸纳生活所剩的容量和保障投入利用效能理想的能力,与农村生产循环一样受生产资料供应、人均土地供应、生产技能、产出物质的交易价格、自然条件和突发事件等够因素制约。扩大生产再循环的产出完全用于农村创收和资产积累,是加速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村经济循环存在农业生产与非农业生产、农村生产循环与扩大生产循环、农村经济循环与农村以外城市经济循环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这3对关系,如同完善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一起,是盘活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
二、中国农村经济问题
总体看,中国农村经济表现出数量增长但质量难以提高;规模增长受到投入制约,增产不增收,增幅受限,生产链、产品结构基本维持不变,农业生产遇到人均土地供应的瓶颈和依然受到城乡二元结构政策惯性的严重影响,非农业生产因资金投入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和土地供应有限而裹足不前,扩大生产循环受到农村生产循环制约而不能增大规模,以致农业生产与非农业生产的比重、扩大生产与农村生产的比重没有出现质的变化,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的投入利用效能较低,几近于1,如果按城市劳动报酬计算农村劳动报酬,估计农村投入利用效能将小于1,农村经济模式升级困难
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地域人文和自然地理条件、资产积累、科学技术、农村农业生产规律、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其中,传统文化意识、农业生产规律和人均土地供应等因素是根深蒂固的。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概括如下

“自给自足”“知足常乐”“恬淡虚无”“重农轻商”传统文化基因。农村农民志闲欲少,小进即安,小富即安,随遇而安,生活将就生产而非生活导引生产。

以农养工和城乡二元结构政策的影响依然存在。1950年至1979年间,农业向工业提供资金4500亿元,为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做出巨大牺牲;1980年后,农业通过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至今,这种以农养工和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对农业的惯性依然存在,表现在生产资料与农产品间存在“剪刀差”,生产资料价格高而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

受农产品进口的冲击大。进口农产品价廉物美和数量超过刚性需求量,致使农产品价格在地位徘徊。

农村没有完成资产原始积累,资产尤其资本积累少,底子薄,农村经济循环缺少资金流动,农村抗冲击能力和投资能力不足。

非农业生产技能尤其市场开拓、把握和适应能力不足

人均土地供应紧缺,国家实行土地管制制度。人均耕地仅1.5亩,仅世界人均耕地的1/3;人均耕地、林地和草地之和也仅8.3亩,仅为世界人均数的29%;鉴此,国家实行土地管制制度,保障耕地,严格控制非农用建设用地;人均土地供应是农村生产循环和农村扩大生产再循环的主要制约因素。

农业生产对市场反应迟缓。农业生产周期长,而且,一旦启动便难以调整,弹性小,难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地域农业生产链短,产品结构简单。

农业基础设施不足。农业水利灌溉设施老化严重,中低产田占比较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虫害预报预防设施和气象基础设施等不完善。

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依然较大。

三、中国农村经济出路

中国农村经济不仅要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而且,亟需缩短循环周期和提质经济模式,路径是“改造”农业生产、“做强”非农业生产和“做大”扩大生产,关键在做强非农业生产。

只有做强非农业生产才能为改造农业生产和做大扩大生产创造必要条件,以工商促兴农村经济。中国乡村建设有张謇“经营乡里”和农业合作化(农业集体化)改造2个成功案例,“经营乡里”以工兴农,在农业生产循环中嵌入非农业生产,并带动农业生产链重组和向农村经济循环注入货币资本,激活了农村经济1949年后农业合作化(农业集体化)期间,农村供销社供应农村生产生活资料、购销国家计划产品、组织农村多种经营和管理农村市场,促进了农村经济高速大幅增长,这2个案例都抓住了“做强非农业生产”这个关键因而取得成功;反观梁漱溟先生成立合作社和晏阳初先生倡导教育的乡村建设实践等案例,因没有抓住“做强非农业生产”这个关键,效果有限。

做强农村非农业生产需要加大资产尤其资金投入、加强市场分析和增大非农用建设用地供应。这3点恰恰是农村想做而做不到的弱点(见上述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第4、5、6点因素),需要政府加大政府投资、加强宏观调节市场和创新土地政策,而且,只有在政府统筹和主导下才能实现。做强农村非农业生产需要乡村自助,更需要政府加力,甚至可以讲政府加力是农村经济出路。乡村治理由此引申出一个观点:做强农村非农业生产乃至盘活农村经济离不开政府统筹和主导

落实政府统筹和主导,农村供销社是一个强有力的推手。政府可通过农村供销社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政策、统筹供销、管理市场和提供服务,引导和组织非农业生产,提高农村生产技能,消除生产资料与农产品之间的“剪刀差”,加速农村资产积累,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同时,优化非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和扩大生产比重,促进农村经济模式提质升级。

此外,改造农业生产和做大扩大生产,尤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生产创新、增强农业的应急能力和增大资金流动,亦需要政府统筹和主导以加大政府投资、加强宏观调节市场和创新土地政策。

由此得出结论,盘活中国农村经济的路径是“改造”农业生产、“做强”非农业生产和“做大”扩大生产,关键在做强非农业生产,出路在政府统筹和主导,需要加大政府投资、加强宏观调节市场和创新土地政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郊农村经济使农民家庭收入发生结构性变化
TREE | 读文献:《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可研报告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思索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部发话!快看2016农业开年大商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