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的忧虑

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教师的隐忧》,文中有四句话总是萦绕在我是耳畔:“爱之惟恐不深,教之惟恐不严,护之惟恐有疏,责之惟恐失控。”作为一名教师,总怕万中有一之闪疏,误人子弟。因此,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夹杂着不少忧虑。

忧虑之一:同学,你是否还记得父母的嘱托?

子女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明珠。父母为了子女的成长殚精竭虑,献出了无私的爱。俗话说“痴心父母古来多”。生活困难,他们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决不让孩子缺吃少穿;条件艰苦,他们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让孩子温暖幸福;孩子生病,父母希望代孩子受病痛折磨。唐代诗人孟郊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正是父母无私之爱的生动写照。同学们来到学校,父母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千叮咛,万嘱咐:遵守学校纪律,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同学们,你是否还记得父母的嘱托呢?2001623日邹平日报刊登了这样一篇报道,题目是《泪洒求学路,慈情动天地》,其中有这样一段:“冬天的一个周末,我去工地上找父亲。那天中午,人们都在休息,父亲却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秋衣,冒着刺骨的寒风,砸水泥快。我问他砸这些东西干什么用,他指指水泥块上裸露出的钢筋头说:别看这些东西不起眼,砸出来能换不少钱呢!随后他从衣兜里摸出几张10元钱,解释说这是他刚刚卖钢筋换来的,接着一张不剩的塞到了我手上。就在这时,我被他那双手惊呆了:只见上面布满了一道道裂口,粗粗的,深深的,有的正在往外渗血。我的心仿佛被狠狠的揪了一把,泪水涌了出来,我脱下爸爸不久前才给我买的手套,要给他往手上戴,爸爸却推开了,说道:戴手套?一天十副也到不了黑啊!随后不由分说地把手套戴在了我手上。那天晚上,泪水伴我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我知道自己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好好学习,报答父亲的一片深情!”我读了之后,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父母对子女的恩情深厚、无私、崇高。子女若不负父母情,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忧虑之二:同学,你是否洁身自爱、己行自尊?

所谓洁身,就是要求人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求自己的行为洁净、纯正。所谓自爱,就是自己珍爱自己的身体、人格、声誉,使自己生活得更有价值、有意义。洁身自爱是建立完美人格的根基。自爱与自尊常常连在一起。只有洁身自爱的人才能己行自尊。要洁身自爱就要谨防污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要追寻真善美,屏弃假恶丑。生活中有的人美丑不分,错把放肆当豪放,错把放荡当大方。作为一名学生,举止要得体,朴实大方而不轻浮,语言要文明,污言秽语应远离校园这片净土。

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的尊严。别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自尊心一经消失人格就要变质,人品就要变味。一个人不能自尊,那他就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人,不论地位有多高,才华有多大,人们也不会尊重他。如果一个人说话张狂,谈吐粗野,举止失度,那他就是首先没有尊重自己,所以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忧虑之三:同学,你是否认清行为红绿灯?

红灯停,绿灯行,交通秩序才竟然有序。路口的红绿灯容易识别,而人生道路上的红绿灯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有的同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纪律约束,随心所欲的干自己的事情,那不是更有利于实现个人理想吗?这种想法是幼稚的,他忘记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的古训。没有纪律就无所谓自由,自由的获得必须以遵守纪律为前提。只有遵守纪律,才能获得自由。有的同学为了获得吃瓜子的自由,不惜以牺牲环境卫生为代价,随吃随扔,屡禁不止。有的同学为了获得打扑克的自由,不惜以牺牲自习纪律为代价,禁而不止。

更有甚者,敲诈勒索,专横跋扈,殴打同学,仗势欺人,为了一己之利,不择手段,以身试法。到头来自食其果,不堪设想。纪律必守,法律必循,是对每个青年学生提出的最起码要求,每个人都要认清行为红绿灯。

忧虑之四:同学,你是否正确认识了小善小恶呢?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成为社会、学校的一员,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个人的言行起码应符合社会道德的规范,否则,便不能被社会所容。但是,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需要在人生旅途上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生活中要日积月累的,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不屑一顾的“小善”。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假如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事,就会发现,“大善”易做,“小善”难为。一件不为人注意,大家司空见惯的“小善”事,未必人人都能做。整洁的校园里,干净的甬路旁,一个塑料袋、一张废字纸随风飘舞,你肯弯下腰,捡起来投到垃圾桶里吗?一位老人在吃力地上坡,你肯助他一臂之力吗?别人晾晒的衣服掉到地上,你肯帮他捡起来挂好吗?在我们的校园里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打水的时候,有的同学争先恐后,把老师挤到一旁;本来很窄的门口、道口,有的同学把自行车横在路上;公共场所,边吃零食,边天女散花;几个人站在楼道口,任凭进出的人怎样困难,就是不肯闪开;走路站成一排,把道路堵个严严实实,任凭喇叭响,你敢把我怎么样?难怪一位司机师傅气愤地说:“行人请靠右边走。现在的学生就连起码的知识也不懂。”上次学校处分过几个往别人暖瓶里小便的同学,个别同学不仅不引以为戒,反而效仿,一而再,再而三,恶事不断。

善,不是学问,而是行为。区别善恶,在于行为本身,不在于身份地位。一件事是善还是恶,像我们同学这个年龄,只要不是傻瓜,每个人应该说区分的很清楚。因此,我们每个同学应该牢记古训: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做。以善小而不为是错误的,以恶小而为之更是荒谬的。此番道理,不言自名。

忧虑之五:同学,你旺盛的精力用到哪里去了?

苏轼曾经说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比有过人之节操、气节。匹夫被悔,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不足称为勇。

古往今来,泱泱华夏,不知有多少英才辈出。或忍辱负重,完成使命;或叱咤风云,救社稷于危难。但他们都不靠一时的硬气。司马迁忍辱写下不朽巨著《史记》,韩信忍胯下之辱建立功业,张良忍捡鞋之辱而得奇书。这些人都不以一时的硬气论英雄,而是以理智控制自己的怒火,为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宁肯忍辱受屈。

有的同学受某些传媒的影响,对英雄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英雄就是硬汉式的人物。人间万事,义字为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这些人心中,义字就是指哥们义气,江湖义气。为了一点鸡毛蒜皮之事,大打出手。不是有的同学因为别人看他一眼,呀就纠集几个人将人家打伤吗?

英雄不是拳头加热血。真正的英雄把拳头挥向歹徒,挥向敌人,而不是自己的同学。要知道,义气必须先有正气。英雄战士徐洪刚,乘坐在公共汽车上,与其他乘客非亲非故,当一位女乘客遭到歹徒侮辱时,他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挺身而出,凭一身正气,以钢铁之躯捍卫了正义的尊严。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青春时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精力旺盛,但不少同学并不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有旺盛的精力,却不用在学习上。有的同学公开说:只要不让我学习,我干啥都行。俗话说“志士惜时短,愁人知夜长”。这些同学不知道如此下去只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会干活的工具、一个没有思维的会干活的机器,而且顶多是一部机器,而不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大潮的人。

以上谈的是作为一名老师,总是萦绕在我心头的几点忧虑。

当然,我们高兴的看到,我们绝大多数同学,遵纪守时,志存高远,珍惜青春光阴,优化人格,嫉恶从善,诚实守信,见贤思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文明交往,礼貌待人,求知善读,修德养身。这些同学正是我们学院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所在。

最后,请同学们牢记:空中不会起楼阁。无论知识能力,道德品行,必须踏踏实实,从一点一滴起步,不经一番寒霜苦,难得腊梅放清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案例集锦
班主任工作案例(精选15篇)
爱心教育少不得---作者:李华平
拨动心灵琴弦
*学校是怎么害人的?
高一九班班规班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