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练太极这回事儿,哪有浑然天成,只有日日勤勉
在修习太极拳中,要想提高悟性,就要时时留意,刻刻在心,这就是“勤”,勤的表现有四个方面:

一要勤练

长兴老在《太极拳十大要论》中言道:“盖劲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后成。观圣门一贯之学,必俟多闻强识,格物致知,方能有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进,不可躐等,不可急就;按步就序,循序渐进。”也是说只有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功夫才能不断进步,不能跨档越级,急于求成。

陈鑫老在《太极用功七言俚语》里讲道:“人言此艺别有诀,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艺甚无奇,自幼难以打到老。打到老年自然悟,豁然一贯神理妙。”。先辈们还有许多劝勉后人的教导,充分说明了勤练的重要!

二要勤看

陈鑫老在《学拳须知》中说道:“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看书、看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理性认识,才能更好的领会教练的意图,书上的拳理才会从书上过度到学者的心里。

看,不是只看书、看碟,还要多次、认真地看教练的动作示范,通过看教练的示范,来比照自己的动作,找出不足并尽量纠正。教练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每个学员都随时随地的作即时指导,而大量的时间是学员之间的交流和互相观摩。在观看拳友练拳时,要看到对方的优点,检查自己的不足;要注意“挑”出对方的毛病,来验证自己对这些动作的认知程度,在日后的练拳过程中,或有人给予指点时,才有可能会恍然悟道,在不知不觉中,悟性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这也是提高悟性的先决条件之一。

三要勤思

不但对教练在授课时讲的拳理和动作要领要熟记于心,在多练的基础上,还要多思考,要充分发挥我们大脑的思维主功能。不但要记住教练的对拳理的讲授和书上的有关理论,在习练过程中还要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都是要对一个动作有了较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认真思考才能做到的。

比如,教练在教老架一路时,讲到做单鞭动作中,在左手向外拉开的同时,要带着右脚尖向里合,这是外三合的要求,是上下协调的体现。对老学员来说,这时就应当想到脚尖随同动作的时机该如何掌握,是左手向外拉开的开始、中间还是末尾阶段动作?其实上述说法是教练在对新学员授课时讲的,是右脚尖并不是随左手而动,是随着腰的转动而动的,因为腰是主宰,只有确立了腰的主导地位,其它肢体的动作,都是在腰的带动下协同配合的结果,这样所有肢体的动作时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要勤问

陈鑫老在《太极拳经论》中说道:“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就是说不能自己闷着头练,有不明白和疑惑的地方,要及时向别人请教。练一段时间还应该请人给看一看,看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当然有明师的指点最好,但明师不可能随时随地都能遇到,但良友却随处可寻,只要虚心向拳友请教、学习,同时对别人练拳中的问题也要抱着真诚的态度,说出自己的看法,帮助拳友共同提高。当然不论是向明师,还是问拳友,都有个方式方法问题,这倒是值得商榷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悟”
四川省太极拳教练黄苍南谈太极拳的“着熟”考析
打太极拳会损伤膝盖吗?如何避免?
张三丰太极十三式(视屏)
为什么大多数自学者不但练不出功夫,还练出一身毛病?
张忠义|| 太极伴我度夕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