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大发现 续三十五 王宗岳与苌乃周 崔虎刚 ( 六合武学)

太极拳大发现 续三十五 王宗岳与苌乃周 崔虎刚 ( 六合武学)

前文附录清雍正年间甘凤池反清复明大案档案。一般人不会仔细看这些文献,看到也是走马观花,仔细看到的,也未必知其中价值。实际上,其中价值大焉。

一、 王子

甘凤池拳法历史自然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其他人如案中提及王子丕。王子丕就是我们《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卷六》中披露的目前最早《易筋经》抄本-地牢本的抄写者杨冲斗的好友。康熙四十七年左右,杨冲斗曾抄录一本送王子丕。

笔者藏最早易筋经抄本 杨冲斗所留人间易筋经真品

王子丕是李塨的学生,王子丕案涉及颜李学派创始人一桩大案子,从中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杨仁树的保护,李塨将性命不保。颜李学派是十七世纪在中国北方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学派,创始人为清初北方著名学者颜元与李塨,影响很大,民国时期,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形意拳传播者、武术社成绩录发起人,后山西国民师范学校形意拳教官张桐轩就是其学说信仰、实践者。张桐轩有弟子马骥良、梁克权、张书田等人。其再传弟子们杨鸿臣、王建筑等等,更是当今武学骨干力量。有的老师就在群里指导交流。真实的历史记载,必然牵出更多真实的历史。杨冲斗乃当今释迦中满法师的六世祖。温故知新。

二、 苌乃周

研究太极拳离不开王宗岳,也少不了苌乃周。

苌乃周(1724~1783),苌氏武技创编者,字洛臣,号纯诚,又名苌三。河南汜水(今荥阳)人,祖籍四川。明代指挥使苌守忠之后,自幼酷爱文、武之学,先以文显,为科考贡生;后习枪捶之术。清乾隆年间(1736~1795)武科获隽杰士第三名。成年后随张八习枪、拳法,又从梁道习棍法,从阎圣道习罗汉拳、洪拳、炮拳、枪、棒等。常访少林寺,曾到温县陈家沟。后游山东、陕西、山西等地,寻师访友,切磋技艺,精研拳理,博采众长为己用。后得字拳四十法,又得猿猴三十二棒。据《周易》阴阳之理,《黄庭》导引吐纳之术,中医经络气象之学,致力于拳术、拳理研究,删繁就简,终集精华,创苌氏武技和理论,立苌家拳于中州(河南)。历代相传,经200年而不衰。乃周一生勤于授徒传艺,门徒数百人,其中不乏高足,如柴如桂、高六庚、李清文等。

学人也会看到“苌乃周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武科获隽杰士第三名”的说法,这一说法并不正确。

三、 苌乃周与陈家沟

前系列文已知,陈家沟在陈长兴时代,还一直是以土炮,拳谱及其家谱中从未出现过太极拳三字。但也别小看陈家沟土炮拳。其108 头套拳土炮猛烈轰击对手的威力、威名,照样取得辉煌战绩。

陈家沟陈氏家谱记载苌乃周前去拜访陈家沟,遇到陈继夏,从背后试探,结果马失前蹄。徐震(哲东)《太极拳考信录》有转述:“考陈氏家乘中,载陈继夏正绘古圣寺佛像,有人自后按之,继夏闪而仆之,问其姓名,乃河南苌三宅也,是苌曾至陈家沟之证”。“据陈氏家乘,谓继夏乾隆末人”。也有学人对这个记载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但总体上反映出陈家沟土炮的影响力,以及苌乃周先生与陈家沟有过交流、接轨的历史。

三,拳手可师

按陈家沟封面题“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新正颖川氏宗谱”的《陈氏家谱》第21页记载“十二世继夏旁注:拳手可师。”(顾留馨《太极拳术》〈陈氏家谱〉),是个有贡献的人物。

此处的'拳手可师’,有两种解读方法。一种是:拳手,可师。意思是一个拳手。如同家谱中的其他拳师陈王廷一样。但可以拜师,作为师父。强调了一下。有的拳师只是自己厉害,教不了人。当然,也有能教人的,自己未必厉害。所谓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这样的话,级别比陈长兴的'拳师’差一点。两人武学级别,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与工程师的差别。

另一种是:'拳手可师’。意即可以作拳手的师父。这个级别就高了。相当于家谱中的拳师的级别,等于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情况。高出了家谱中的拳手的级别。看样子写家谱的人,有将其列为最高级别的意思,要比陈长兴级别还高,成了高级工程师(未必是全体陈家人的看法)。这样的话,也可能从他与苌乃周两人的比试而来。

回顾来历,实际上,这个时期蒋发还没来到陈家沟,陈家沟还是通背108、头套拳等土炮的阶段。与后来的陈长兴的杨无敌喀秋莎火箭炮阶段还差一节。当然,苌乃周先生武技日后也是突飞猛进。

此外,前文陈鑫辩拳论中的'季夏’,有学人认为或为'继夏’也可能性。等于陈鑫此处有了笔误。'季夏’指 '季’、'夏’ 两人,则没有笔误。

四、王宗岳与唐村李氏

关于陈、苌两人的比试,陆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广西)《论中原武术文化》也有引用并发挥:

“苌乃周,字洛臣,汜水(今属荥阳)苌村人,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苌乃周是岁贡生,但自幼即痴迷武术,读书之暇,惟以练武为乐,虽屡遭兄长训诫,而痴情不减。初无师承,后遇蜀人梁道,与谈技击诸术,师之,得悟阴阳相生、刚柔相济之理,武功大进。明末时,又有虎牢关人张八以武功驰名。相传张八刀枪剑戟,无不精通。其神拳二十九势,世无敌者,时称“神手张八”。苌乃周私淑张八,尽得其术,并得到洛阳人闫圣道指点,颇有进益。闫圣道乃少林派传人,精罗汉拳法。苌乃周又拜唐村李鹤林为师,研习千载寺太极拳,并曾造访温县陈家沟,为陈氏第十二世陈继夏所败,二人遂定交,苌乃周从陈继夏学得太极内劲,同时将自己创编的子午鸳鸯钺套路传给陈继夏。”

王广西先生的'苌乃周又拜唐村李鹤林为师,研习千载寺太极拳’的说法,并无可靠依据。读者已知,博爱当地有山西木匠的传人,他们与赵堡、陈家沟为同门,拳称'弯拳’(太极拳的前身)。以前令人困惑的当地十三式,十三式软手拳法及其传人,原来均与此弯拳相关。

有学人称“李鹤林(李氏第十二世,康熙六十年生)乾隆五十二年至五十八年,王宗岳在唐村、齐村教书期间,拜李鹤林为师,系统地学习了太极拳理论和武功”

清乾隆五十六年王宗岳还在洛阳教书、与王訚交往,后来往于黄河以南的洛阳开封。且不说所谓李鹤林的太极拳谱是王宗岳的2.0版本。

五、王宗岳与陈继夏、苌乃周

1、王宗岳生卒

前文已知,王宗岳乾隆六十年在开封教书,请好友王訚为自己的《阴符枪谱》作序时,为王訚演示其枪法,龙飞凤舞,上天入地、震惊王訚,说明其年龄在60以前。其出生应该在雍正末年,乾隆初期。因此甘凤池去世时,王宗岳最多为二十来岁。且甘凤池因大案在身,不被杀头的话,也隐居家中。

学人称陈继夏【1714—1783】乾隆四十八年去世,未见依据何在。果真如此的话,与苌乃周不能同年生,但可同年死的情况了。不知两人是否结义。

清朝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武学界巨大损失。陈继夏去世,苌乃周也于59岁去世。这一年,陈长兴12岁。王宗岳为40-50岁左右。蒋发(蒋木匠?)应比王宗岳略小。为30岁左右。六合拳(心意)王自诚应已去世,其二子王益、王凯已是古稀之年。王堡枪大师王安民尚在世。

2、王宗岳与陈继夏

陈继夏、苌乃周比王宗岳大一、二十岁,因此王宗岳有二十年多的时间,与陈继夏、苌乃周共享。

王宗岳手握手的是陈家沟土炮头套拳的不同版本,因此,无论直接或者间接,必然来自陈家沟。这个时期,陈继夏是陈家沟文武双全杰出之辈,那么文武人才王宗岳的头套是否来自这位亦武亦画的陈家沟陈继夏

值得指出的是,其他各拳法,无论南方,北分,无论什么人所创的,只要手里是陈家沟头套拳法的不同版本,都需要来陈家沟接轨!

3、王宗岳与苌乃周

王宗岳与苌乃周两人的共同点:

一、 生活时代交叉,具备交集的时间。

二、 都曾在洛阳,具备交流的可能性。

三、 两人都与王安民有交集可能性。

四、 两人的拳论,有部分内容交叉。

这些是大环境,只是我们研究课题的皮毛。两人更深的共同点在后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堡太极拳第四代掌门人陈敬柏乾隆年间把赵堡太极拳传给了陈家沟陈继夏
陈王廷不是中国太极拳创始人,而且也不是后世陈氏太极拳的真正祖师。
陈继夏技高结良友
陈式太极拳 教你熟练掌握太极拳的走劲与对拉(1)
陈式太极拳
陈家沟太极拳小架的守护者:传承技艺但求问心无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