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拳论》中的真阴与真阳,不识阴阳是胡乱练,犹射箭而无靶

太极拳练习之理法,至简而不繁,不离阴、阳、太极三种内劲的体认与修养、运用,“先识阴阳,然后阴阳相济而懂劲,是为太极。懂劲后愈练愈精,渐至从心所欲。”

古典《太极拳谱》中已经明明白白地讲清了,奈何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今日之一众习学、推广太极拳者,专门在拳架外形上下功夫,犹如玩弓拈箭而不知箭靶子之所在,真真可惜了日日年年的努力却找不到目标。

练阴阳内劲,如积累财富,是可以积蓄储存的生命能量,健康时储存,年老体衰时才有受用。储存内劲功夫就是储存健康,与养老保险、疾病保险是一个功用。

只练外形拳架的太极操,就只是形式主义,没有积蓄储存功用,练过即完,只是走一个过场,图个“唯手熟而已”。

OO一 李亦畬《五字诀》中已经挑明了什么是“知阴、知阳”

《五字诀》之“神聚”篇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入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

太极拳中“阴、阳”的本义就是“合劲、开劲”,合中有开,开中有合,就是阴阳相济的“太极劲”。

OO二 拳论中“阴劲”、合劲的练法

《十三势歌解》开篇就是“以心运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先收敛手上之劲入脊骨、入腰,再以腰劲收纳脚下之劲,这样就连通手脚之劲路,渐至以脚跟直接收纳手上之劲,至此,“手气”直通脚跟,阴劲通达,通体松柔如中空的管道,为下一步的“阳劲”升腾如泉涌修好了通路。

OO三 拳论中“阳劲”、开劲的练法

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由“主宰于腰”,内劲由下而上,形于手,谓之“阳劲、开劲”。

此中之秘密机关在于“发于腿”。怎么发于腿?

针灸上有句口诀“腰背委中求”。“委中穴”在两腿膝盖的后弯中心处,针灸“委中穴”就会激活腰背的活力、劲力,二者之间的气血经脉相连通。所以,“发于腿”可使腰背产生最大的劲。

“劲起于脚根,发于腿”的独门绝密开示,诸位可要看仔细了:用脚跟“点起点落”,迈小步,腿后弯处要有力,要直腿不许弓步,与“竞走”相类似。

脚跟的“点起点落”,如同捣蒜、敲鼓一般,这样子的话,脚跟的“杵地”之劲直接经过“委中穴”传导入腰间、尾闾,活骨、松筋、激活精气,补肾培元,添补生命之火,此是仙传妙术,与凡俗有形之补品浊物不可相提并论也。

因此,故曰“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OO四 阴阳相济,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才是太极。“擎引松放”四字秘诀还不是阴阳相济,只是阴阳的转换

《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讲:

“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膊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此是合劲、阴也)

“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形于手指)。”(此是开劲、阳也)

“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便是开。合中寓开,开中寓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此是太极也)

所以,撒放秘诀之“擎引松放”,就是先合后开,只是最单纯的单合与单开原理,是简单的阴与阳的转换,还不是更加复杂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合中有开,开中有合”的太极一气。

论古以观今,练内劲才是真养生,内劲是被世俗社会习气蒙蔽了的人身先天本能,只有运用传统“内求法”的修身文化才能重新开发出来。太极操误我华夏子民,摧毁太极文化,是打着“太极”旗号的“挂羊头卖狗肉”,不可不察也。

本头条号《太极拳天下第一门》 古典《太极拳谱》中兴第一人 2022/02.19 星期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内劲的真相是,不借天不借地,“实腿碾地练法”非太极劲也
140年的太极拳“以心运气,以气运身”拳诀,知道怎么练才是关键
太极拳“其根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被歪解,使太极拳堕落成外家拳
太极拳的阴阳变化
太极拳真传一句话精选
30年后的太极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