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的活劲,“以球催球”,练练这个东西
userphoto

2022.09.15 四川

关注

一条龙卷风,上头口大,底下口小,像个陀螺。猫扑老鼠,裆劲藏的深,说蹿就蹿。蓄劲蓄得好,发力才突然。有人打拳,不见蓄力过程,随时腾腾发力,随发随有,这是为何?内部空间大,里头劲换了,外头看不出来。

大象卷鼻子,鳄鱼甩尾巴。与其说抡胳膊,不如说抡肩膀。肩膀又圆有活,小臂就提速了。速度在肩膀,小臂像锥子。节节贯穿,也不是软的,而是骨缝之间,拧出一条筋线,波动着往前钻。看似柔软,关节都有呼应。

满弓对满月,清秋对清风。有人把筋劲,比喻成弓劲。弓不能一直拉着,打拳同理,慢慢抻拧筋劲,再缓缓放松筋劲,暗中一张一弛,骨力始终没丢。柔归柔,刚归刚,间架结构,到什么时候,都不能散乱。就像气球,弹性归弹性,我还是圆的。


君爱紫琉璃,我爱青花瓷。练功这个事,因人而异,有些人不练拳,喜欢五禽戏,八锦缎等,也强身健体,育智修心,有益健康,同样是好的。优秀功法,能流传至今,自有驻世的道理,关键在于,哪一种功法,能入你的道。

千拳一脉,百功同源。十几年前,我酷爱易筋经,每天都练,练完一套后,放个蒲团,就地打坐,那种浑身通透,气血融融的状态,使人杂念顿消,很容易入定。现在也是,时不常的,用易筋经抻筋拔骨,疏通筋脉,练完浑身舒坦。

权衡再三,依旧向东。你可以松,但支撑力别丢。你可以拧,但你依旧很沉。命门用得好,往上一挑,脊柱挺拔,往下一松,顺脊沉坠。肘底一动,丹田就旋。丹田一旋,微调骨盆。打拳时,两颗大转子,能微调平衡,尾椎就敏感了。


你站桩,领起头,环臂抱个圆,安静而立,虽看似不动,但所有旋转关节,都有小旋,所有屈伸关节,暗暗腾筋。什么叫腾筋,筋抽动而腾起。周身看似抱大球,大球之内,有无数小球。所谓交错劲,周身小球交替,互换腾挪。

什么叫筒子劲,筒子是躯干掤劲。筒子不是摆设,丹田内压,膈肌肋骨,都是筒子里的球。摘开四肢关节,还不难办到,关键是内劲,内在摘开的劲,催动内劲,这要好好琢磨。丹田一旋,催动膈肌旋动。膈肌一旋,催动肋骨旋动,内部绵绵不绝。

有人打拳,有肋劲,无胛劲。有人打拳,有胛劲,无肋劲。要想沾粘连随,就得胛肋关联双活。肋旋动,则胛带肩旋,上盘才有根劲。掤劲并非死撑,掤劲是圆活的。以肋催胛,肘底旋动,进而掌根碾旋。所有你要慢练,体认以球催球的劲。

以腿控脚,不如腿为弹簧,以胯控脚。为何强调丹田?旋丹劲好,则重心也会旋动。活胯劲好,可控制重心腾挪。打起拳来,重心如球,向外圈旋动扩张,引发周身球劲。若你善用旋丹劲,带动重心旋转,催生肩胯旋转,直到四梢,形成一体螺旋,这才是好东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练好这些东西,“中线之能”,你会不断进步
弹铗楼丹道武学秘笈
弹铗楼丹道武学 李康
解密:你不知道的内家拳撑筋拔骨,不仅练筋骨,更练内功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修炼成功之奥秘
混元太极揉球 庞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