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胎息
userphoto

2023.03.09 四川

关注

近代大多数的理解胎息又称“脐呼吸”“丹田呼吸”,是一种均匀、细微、柔缓、绵长、悠闲自得的腹式呼吸方式。也有人认为胎息还有两种解释。一是气息自脐中出入,如古人所说:“初学调息,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从脐灭……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

古人提出胎息是在呼吸形式上返老还童,因为胎中的婴儿是以脐呼吸的。

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借喻。按《说文解字注》“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息应当为舒缓的呼吸的气。胎儿在母腹中一般来说都非常平静,胎儿的呼吸是通过脐带与胎盘相连来完成的。人的正常呼吸伴随着胸腔的扩张和收缩。更深更缓的呼吸则伴随着腹腔的扩张和收缩,一般称之为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感觉就好像用脐在呼吸一样,联想到胎儿通过脐带呼吸,一些人将腹式呼吸等同于胎息。

《摄生三要》:“人在胎中,不以口鼻呼吸,唯脐带系于母之任脉,任脉通于肺,肺通于鼻,故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其气皆于脐上往来。”胎息的第二种解释是体呼吸,即遍身呼吸、毫毛呼吸。

《苏沈良方》:“一息自往,不出不入,或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云蒸雾散,无始已来。”胎息的两种解释或可以看作是它的两个阶段或两种形式,前者是初步的,后者是从前者进一步发展而来的。练功高层次境界所要求的胎息,是取后者,即体呼吸。

脐呼吸作为胎息的初级阶段,其层次与丹田呼吸相等或相当。故以上介绍丹田呼吸时,胎息的初级阶段即已经开始了。

以下是胎息的高级阶段,即体呼吸。

体呼吸或毫毛呼吸与胸式呼吸、腹式呼吸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呼吸的通道在主观感觉上已不再经过口鼻。胸式呼吸及腹式呼吸,包括丹田呼吸,尽管呼吸的支点变了,但气息出入的通道还都要经过口鼻,或鼻呼鼻吸,或鼻吸口呼,或口呼口吸,或口鼻共同呼吸。

体呼吸就不同了,它要求感觉到气息从遍身毛孔出入,避免使用口鼻。体呼吸最初形成时,呼吸的支点还可以保留在丹田,但气息是通过周身毛孔直接向丹田聚散,不再经过口鼻。在主观感觉上,只觉周身毛孔开合,气息往来其间,而口鼻的气息出入已经微乎其微。

从脐呼吸或丹田呼吸过渡到体呼吸,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操作过程。这一操作的中心环节是要不断加强丹田的气感。

1)是随着丹田气感的逐渐充实,内气会向周身弥散,整体的气感将形成,且有弥散出体外与外界大气融为一体的趋势。

2)口鼻出入的气息会越来越弱,渐至似有似无,时有时无。渐渐地,感觉上气息自口鼻的出入趋于停止,而气息自毛孔与外界的交换成为自然。顺此一增一减的趋势因势利导,体呼吸的操作目标就会自然而然地达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呼吸之门-论调息到胎息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气功锻炼的基本操作(三)
第三十章 凝神调息
冯志强先生论练太极拳
练好太极内功的关键是要学会调息。其一,太...
修仙要先从人的根本说起,即气息,手把手教你修仙,想修仙就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