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太极“∞”运行方式的原理(上)

太极网Taiji.Net.Cn微信号:cntaijiwang

每日分享太极拳理论、赛事培训、拳师介绍、教学视频,以及国学经典、儒释道文化、中医养生等智慧,敬请关注!


太极拳实战讲究以势赢人,实际就相当于“仗势欺人”。双方在推手时,一方虽然力气大于另一方,但是不草握太极劲法,一旦失势,无从对抗,就会造成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后果。这如同古战场上甲方兵强马壮,乙方虽然力量薄弱却占据了山上有利地形,待对方进入狭窄山谷,乙方从山上向下放滚石檑木,此时,甲方虽然比对方战斗能力强,但是也只有被打,

无还手之力。由此可见,双方对垒,取势的重要性。

太极推手实战的占势,虽与作战方式不同,但道理一样。首先要明了对方进攻的意图,当对方推来,我用手臂与他打来的部位接触,运用“粘、黏、连、随”的方法感知和掌握对方力的动向,将对方来力在运行中化解并引向背势,然后进行反击。这个过程都是在太极拳“∞”运行方式中运用内功技法来进行的。


一、太极“∞”运行方式的内容


(一)太极拳“∞”运行方式的理论根据

对照太极图,以双脚之间的横向距为直径,画一个圆为底盘,它代表了太极拳在定步时的运行范围。双脚为支撑点,身体重心则在此圆中沿着正“∽”或“反∽”(“~”)路线运行。圆底盘的“~”轨迹恰恰勾画出一对方向相反的阴阳鱼形。鱼的图形和黑白颜色表示身体重心在双腿上,为一虚一实。圆盘上的“~”曲线是对称的分界线,画出一对方向相反、大小

相等的阴阳鱼形,代表“虚、实”是互变的,表示随身体渐渐移动,支撑重心的腿由实渐渐变虚,同时,另一腿则渐渐由虚变实。圆底盘中间的这条“~”分界曲线,还表明我腿脚及胯将身体移动时的运行轨迹,其两侧的大小相等阴阳鱼形还表明,身体在移动中用旋转劲调整着身形,保证身体两侧的对称运行,以达到身体平衡、中正。太极图的黑白眼,白鱼黑眼,则表示,重心腿为“实、中含虚”,虚腿则“虚中有实”,这就要求支撑重心的实腿“不全然占煞”,虚腿“不全然无力”,要求双腿曲蓄有佘,为太极“∞”往复运动留下了回旋佘地。太极图显示了“一阴一阳为一太极”。那么,一正“∽”与一反“∽”(“~”)相合,组成了一个“∞”形,它表示完成了太极拳运行的一个往复周期。从而创建了以“∞符号代表极拳的运行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太极拳实际应用上,身体内的“虚”、“实”变化是交织互动的。不像示意图那样泾渭分明,但也绝不是混淆在一起的。不谙此道,就会因概念上的公式化,练成机械式动作,运动中出现全身紧成一体或松懈现象。

当我们将一枚硬币立在桌面儿上用手一捻使其旋转起来后,我们就会看到硬币中间出现一条明显的中轴线,硬币围绕着这中轴垂线对称旋转。这种现象证明物体可以在对称的转动中得到平衡,物体的重心垂直于支承点,得以稳定。当物体重心倾斜而偏离中垂线时,就开始朱稳,一旦物体斜坠的重量超过它的支承能力,它就会跌倒。

人也如此,其区别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当感觉到身体要偏斜时,人能够及时调整身形,获得平衡。如果人的双脚把住地不动,让身体转动,当转到―定幅度时,就白锁,不能再动了。这是由于人的双脚着地,不同于物体以一个点接触地面转动的缘故。

(二)太极拳“∞”运行方式的运行模式

太极拳是遵循人的生理结构的运动。“∞”图形仅是太极拳运行方式的一个示意图,太极拳是从头到脚乃至四肢百骸的全身运动。在意识支配下,丹田内劲为动力源,促动腰带动胯、腿等各部,在虚实变化中全身圆转运动。具体的运行过程是双脚站定,膝盖微屈,松腰落胯,立身中正,全身放松。当身体从左向右转动时,左腿渐成箭步(到膝窝微弯为度),右膝成弓步(以膝盖不过脚尖为度)。“往复要有折叠,进退要有转换”,为了保证连续运转,需要将身体重心再移回左腿。支撑身体重心的右腿在腰胯的配合下,顺时针旋膝转踝,使身向右侧

后转摆折叠过渡,劲从右脚外缘小趾处,碾转地面至右脚跟外侧后,再向上绕小腿里侧,经右大腿内侧至右胯,经右胯在拧转中传到左胯前侧,使右腿渐渐变成箭步(但大小腿不可挺直),使左腿为弓步。这个运转过程,将原支撑身体重心的右腿,经过右折叠,将重心沿“~”路线移向左腿,面向左前方。当然,为了连续转动,在重心移到左腿后,身体还要继续向右回返运行。支撑身体重心的左腿在腰胯的配合下以左脚为轴,逆时针旋膝转踝,使身向左侧后转摆折叠过渡,劲从左脚外缘小趾处,碾转地面至左脚跟外侧后,再向上绕小腿里侧,经左大腿内侧至左胯,经左胯以拧转劲传到右胯前侧。这个过程造成身体左螺旋转动,使左腿渐渐变成箭步,使右腿为弓步。这个运转过程,将原支撑身体重心的左腿,经过左折叠,


将重心沿“∽”(反“~”)路线又移回右腿,面向右前方。把这―往―复的运行路线连在一起,正是个“∞”形路线。左、右折叠往复运行方式相同,唯方向相反矣。这样,太极拳以“∞”形运行方式解决了人在双脚踩地转动中的白锁问题。 '

辩证地讲,这种运动是在腰的主宰下,以旋腰转胯劲扭转撑开双腿,左、右腿依序交替旋膝转踝,利用脚缠碾产生的反作用力,促动双腿经胯,在互推互挽中进行一正一反运转,致使身体重心经胯、腿在双脚间沿“∞”路线往复运动。这种运动形成螺旋劲,向上返至腰,通过腰的传导,造成身体左右螺旋运动。螺旋劲将全身旋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形成了

太极拳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的运动。这也是“对立统一”法则在太极拳运行中的体现。

为了明确运劲的程序,可形象地把它比喻为人的下肢按“∞”轨迹运行为公转,“附”在其上运动的身臂为白转。当身体右转时,右臂掌顺缠而左臂掌逆缠;当身体左转时,左臂掌顺缠而右臂掌逆缠。

太极运动包含“相反相成”的哲理,可把它形象地比喻为齿轮的啮合运动。轮齿在互反向力的对斥的咬合中造成机械转动。这类似于当身体重心从左腿沿“∽”(反“~”)路线移向右腿时,支撑身体重心的左腿相当主动轮进行逆时针转动,经过胯的传导,推动被动轮右腿顺时针转动,随左腿渐渐变虚,右腿渐渐变实,重心移至右腿。经过右侧折叠回转,当身体重心从右腿沿“~”路线返回左腿时,支撑身体重心的右腿为主动轮,仍继续顺时针转动,在胯的配合下,推动被动轮左腿逆时针转动。右腿渐渐变虚,左腿渐渐变实,将重心移至左腿。双腿在胯的传导下,一直保持左腿逆时针旋膝转踝与右腿顺时针旋膝转踝依序运转,通过身体各部虚实变化的配合进行折叠返身,使身体重心沿“∞路线往复连贯运行。从中可见,“∞”实际运行轨迹是立体的。全身随腿、胯沿“∞”轨迹运行,进行由后向前、由左至右、由下往上并且依次交替的全方位的边转边摆运动。身体运转本质不同于机器,在意识主导下,身体可据需要随时变化“∞”运行轨迹的幅度的大小和扭转角度,同时,运转中松开的身体各部可白行调正身形,达到平稳运行。


(三)太极拳的“∞”运行方式使内劲连绵不断运行

当身体重心从一侧,经过折叠过渡移向另―侧时,内劲在虚实转换中沿着太极拳的“∞”运行路线运行,依次将身体各部节节贯穿。在缠转中,实腿一侧的胯骨缝渐渐打开变为虚腿,促使另一侧胯骨缝隙渐渐合拢变匆实腿,将劲传导到脚掌外缘小趾处,脚螺旋碾地,脚掌在小趾部位由实渐变虚至脚跟渐变实的过程中,将内劲传导过去。此时,只有做到身形按照太极拳的要领做到位,全身松、整、圆、活,无一处凸凹、无一处呆滞,身体各个关节松开,内劲才能遵循“∞”运行路线在体内连绵不断运行。

太极拳盘架子时,要做到精神专注,意气相合,在心平气和的舒缓平和状态中运行,此时人可感觉到,内气随细、慢、匀、长的呼吸而动,身体犹如―个鼓荡的气囊,气在其中顺畅伸展迂回,气推身动,形领气随,连绵而行,“无微不至”,当身运进时,气把掌指撑展,当转身迂回时,掌指随之下垂。身形飘逸中含“抑、扬、顿、挫”,全身心陶醉其中,神气领然,心旷神怡,超脱之感油然而生。这样慢练太极拳,是精神与机体的享受,身体在气血循环中得到了保健,情操在大自然的沐浴中得到陶冶,太极意境悠然自得太极拳动中寓静,静以养心,动以养身。在慢练中将身形调得合乎要领,在运转中感觉劲路的去向,在静中体悟“活淡虚无”,在动中领略“精神内守”。在太极拳盘架中,练出的动作先后有序,从容不迫,有

条不紊,无过无不及,准确到位。太极慢以养心,动以养身,练出太极拳似松非松、似展非展含蓄的柔整架,每一动全身上下相随,都是整体运动,这也是太极实战的基础。

“慢不断,快不乱”,在规范要求下练出运行自如。当练到内气充盈时,气场会很强,灵敏度极高。在实战中,与人搭手,很容易感觉到对方的动态。我含机以待,只要对方力一出,即能随之进退,顺彼力连拿带打一气呵成。当功夫上身后,意识一动,内劲通过“∞”的传导方式可瞬间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性贤之太极松身五法
少林禅医:常走太极步,健康伴随你
“走“出来的健康——谈太极步的健身作用 太极拳门户网站|太极拳视频 伴奏音乐
虚实转换话太极
陈正雷太极拳北京总馆|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陈斌老师教学第三十二式:前趟拗步
白话说太极《如何走好太极步》_太极9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