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丹田内转功法的基本特征

丹田内转”并不神秘,这篇文章不仅仅介绍了实现“丹田内转”的原理,其实也是练习陈式太极拳的方法。

丹田内转,是陈式太极拳拳理拳法有机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丹田内转的功法,必须与了解太极拳的整个拳理拳法相结合。现在,只能从这套拳艺的一个侧面来阐述一下关于其内功(丹田内转)的一些特征。

播放GIF

1意注丹田,气沉丹田,丹田真气充盈,是发动丹田内转的基础。打拳时,先入静片刻,洗心涤虑,壹志凝神,检查全身放松状态,引真气下行,意注丹田,感到真气充盈丹田(发热)之后,再由丹田内转启动周身。而且是以外呼吸引动内呼吸,以真气带动小腹内的诸脏器取螺旋形式转动起来。所以,我主张上场打拳起动之前,要适当延长预备式的时间。2由外及内,由内及外,内外结合,促使丹田内部转动起来,即拳论中讲的胸腰折叠与丹田内转结合。丹田内转,与其他功法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孤立的动,不是静坐中求内动,而是内部与整个躯体一起动,动功与静功相结合。从打拳讲,打拳强调走身法,在身法端正的基础上,胸腰走螺旋劲,“刻刻留心在腰间”,以腰为轴,以太极核的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带动全身,走立体螺旋劲,从腰到四肢,都是顺逆缠丝劲,所有动作都是圈,这种周身的螺旋运动是丹田内转的实质。整套拳的大小动作都要与丹田内转相协调一致。

3以提肛、松胯和两臀翻沉为特征的骨盆运动。陈式太极拳的丹田内转法,是呼吸运动、腹部运动、骨盆运动三结合的一种锻炼方式。拳论强调裆走下弧、提肛、松胯、吸气收腹,呼气突腹,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等等。这些措施实质是增强骨盆运动。人体骨盆及骨盆肌正好象一个保护盆,从左、右,后、下几个方面来保护人体小腹内重要的脏器,手臂和脚腿则可以从前方保护它。打拳时经常提肛、松胯,沉翻左右两臀、会阴处一提一松,骨盆处髋关节立体螺旋式的上下转动,即斜向走8字形的运动。都可以使人注意会阴穴,增强人体下部的活动,从而使大脑皮质与下部内脏器官关系密切起来(即气功中讲的心肾相交),以调节内分泌机能。并且可以使腹肌、骨盆肌,以及下部器官的各种括约肌、提肌、竖立肌,经过一收一放、一紧一松的锻炼,而保持良好的弹性,这对增强性机能和增加性激素都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取得炼精化气,还精补脑之功效。4外呼吸与内呼吸相结合,呼吸与动作相结合。丹田内转其实质就是一种丹田呼吸法,它与肺呼吸、体呼吸谐调一致,故称为内呼吸。所谓呼吸与动作相配合,主要是指这种以丹田呼吸为核心的鼓荡之内气与拳架动作相随,所形成的人体特有的一种'周天开合呼吸法'。同时,陈式太极拳的呼吸法注重呼气。这种注重呼气的练拳方法,是许多武术门派所重视的,它既有利于呼净肺部的浊气,吸进新鲜空气,又有利于导引真气下行。根据现代医学家分析,常常注意呼气有利于肌体放松,对神经系统有好的影响。从丹田内转的功法考虑,注意呼气可以使真气顺任脉下行,气聚丹田。

5动功、静功和辅助功相结合。陈式太极拳是动功静功相结合的一个拳种。这种动功静功兼练含义:主要是指打拳过程中,达到动(体)静(脑)相结合。打拳时怎样使大脑得到平静?这其间有微妙的道理。因为两套拳有155个势子,700多个动作,为了节节贯穿、连绵不断、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打起拳来只能壹志凝神,循规蹈矩,脑子一点也不能走私。每次运行,大脑都要专注于那些复杂而又已熟悉的动作,从而使大脑得到平时难以得到的平静。而四肢和躯体,则在进行难度较大的运动。即以一念代万念,使人体司令部在肢体运动中得到休整。陈式太极拳这种运动方式,比某些动作简单的运动方式效果好就好在这里。因为跑步、简易体操等运动方式,在运动过程中,大脑往往容易开小差。

以上详细讲述了陈式太极拳丹田内转的原理,并述说了其优势,因此,练拳者在练习中,一定要重视丹田的转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氏太极丹田内转功法
丹田内转功法的基本特征
陈氏秘传太极拳内功
陈式秘传太极拳内功——丹田内转论 - 《文学博客网》
太极拳的丹田内转是什么意思
练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