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意拳 “合”的内涵与精义是什么?

心意拳“合”de内涵与精义

(郭瑛)


谁都知道心意拳讲六合,什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然具体做起来,怎样为合,怎样为不合,心意拳合的内涵与精义究竟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似乎属于常识的问题,要讲清楚,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笔者不才,斗胆对心意拳合的内涵与精义谈点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欢迎示教。

首先以崩拳为例谈起。

崩拳,打的是挎劲,拳法主要为前后直线运动,所以拳谱中讲,其形似箭。当右拳向前击出时,左拳必然以相同的速率,反向运动,形成前后劲力的相争,这一前一后,一阴一阳的矛盾运动,简言之,就为合,右拳与左拳的合,前拳与后拳的合。

细言之,拳的运动赖于臂,臂又分为三节,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正确的方法 是,肩催肘,肘催手,梢动、中随、根追。

梢上的劲力是两膀的合劲,经肘而最终体现在拳上的。所以,有右肘与左肘的合,右膀与左膀的合,前肘与后肘的合,前膀与后膀的合。两膀的合劲,细论也并非完全是由自我产生,而是以脊为轴,上体一分为二,右半部向前,左半部同时向后的合力矩作用的结果,根源还在于腰脊的拧力、挺力、丹田的爆发力。所以,有腰为主宰,丹田为根之论。

就上肢而言,手为梢节, 肘为中节,肩为根节,如以手肩腰而论,则手为梢节,肩为中节,腰才为根节。

所以手上的劲力实质上是腰劲的体现,丹田劲的体现。

同样的道理,当腰部的拧力、挺力,丹田的爆发力经肩肘向手上传递的同时,亦必经胯膝传递到脚上,自然形成手与脚,肘与膝,肩与胯的相合;前与后,左与右、上与下,内与外的相合;人作为整体与大地反力的相合,一合无所不合。这时,全身三三九节合为一节,四体三心贯之一气,一动无所不动,一静无所不静。

从经典力学的角度讲,劲力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质量与速率的问题。当质量一定的时候,劲力的大小,取决于运动的速率。心意拳的运动速率与其它体育运动一样,同样是筋腱弛涨的结果。但不同的是,它能调动其它运动所无法调动的几乎是运动肌纤的全部参与弛涨,并且 高度同步,故而能够产生其它运动所不能产生的惊人的速率。这正是心意拳的独到之处。简 言之,心意的发动,丹田的抖决,神经电磁的脉动,筋腱肌纤的同步弛涨,可以说是心意拳劲力的根本要素。故心意拳谱中把它精辟地概括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合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力的阴阳辩证,对立的统一。

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无阴也就无阳,无正也就无负,矛盾的双方,总是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并向自己的反面转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简单的事物,这种矛盾的运动亦简单,复杂的事物,则矛盾的运动也就十分的复杂,较难理出头绪。所以过于强调追求任一局部的功夫,都是欠妥的,都是片面的,都不能反映事物的运动规律,运动个性。这也许就是合的问题从来也没有真正讲清的原因吧。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众多的矛盾中,总有一些是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正是由它们决定的。抓住了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了。这里有个共性与个性的问题,个性表征了事物的差别,共性则揭示了事物的运动规律。

就上述崩拳而 论,力的前与后合是它的个性,它表征了崩拳的特 征,其形似箭,而一合无所不合则是共性,它揭示了心意拳运动的内在规律,表征了合的内涵与精义。

其次,谈谈五行内外相合的间题。  

这个问题是心意拳有别于其它拳种的重要标志,它具有心意拳鲜明的个性,是心意拳合的内涵与精义的重要内容。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是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又生金,这是它们相生的一面;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是它们相克的一 面。

五行生克制化,则可造生万物。这是古人用以认 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朴素的辩证法、系统论和方法论。

心意拳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创立了劈崩钻炮横,名曰五行拳,也即外五行,而把心肝脾 肺肾称为内五行。行功时,要求外五行动,内五行应,而内五行动,外五行必要攻,这才能叫五行内外相合。

例如劈拳,从劲力上讲,主要是斩劲、沉身劲,从气法上讲,为一气之起落,内五行属肺,故有机关在肺之论。

当聚气时,后天一吸,肺气由鼻入肺为沉,先天之气聚于丹田,沿脊升而贴背,经肩肘贯于手;呼气时,后天肺气经口鼻吐出为升,而先天气 由任脉冲脉直落丹田海底为降,似落井之石。整个过 程,劈拳始终与先后天之气相合,并与先天气运行路 线上也完全一致,一升一降,为一周天。后天之气的 一吸一呼是引发先天的关键,而先天气的一升一降是触发神经电磁脉动,产生丹田抖决的根本原因,故后天讲机关在肺,先天讲与丹道相合。肺的噏合方式, 对劈拳的风格,劲力确实具有重要的作用。肺气经口鼻猛烈吐出,沉肩以助其势,才有先天气直落丹田似落井之石之效,也才有劈拳天塌劲、沉身劲的有效发挥。

崩拳练的是挎劲,气法为一气之伸束,内五行属肺,性直,崩拳似箭与肝性相配。肝在人体右侧,故先祖造崩拳为半步,左步始终在前,右步始终在后,既便于劲力的发挥,又利于内外合一,崩右拳以舒肝气。尤以车式高势鹰把崩拳,更能体规气法伸束之寓意,不仅前后相合,其形似箭,上下直起,头为一拳,身法也似箭,故有十字崩拳之称。

所谓“束”, 实为自然之一理,是整体右旋的扭力矩与腰脊挺力作用的必然结果,尤以腰腹部感觉最为明显,这是拳家都有体会的。一束身,则气贯四梢,伸而达其极,放而展其势。有些拳书上,把“伸束”写为“伸缩”, 如论其形体,百拳百势,怎么讲都可以;如论其气 法,五行内外相合,则为之大谬也!

钻拳练的是截劲,其形似电,气法为一气之流通,曲曲而绵,性似水,见缝就钴。车毅斋先祖讲: “风寻鹅毛,水寻缝”,截快之理也。钻拳内五行属 肾,主水,为人先天之本,能润周身关节,故有肾动 快如风之论。练钻拳时,肾气之吐纳尤要鲜明。出拳为之吐,收拳为之纳,外动内应,内动外攻,内外合 一方为其真。尤以车式下钻拳,更能体现上述寓意, 且对两肾有特殊的强壮作用。

炮拳练的是顶劲,气法为一气之开合,内五行属心,心属火,性爆烈,故炮拳似火炮。出拳时,心气宜沉,收拳时,心气宜抱。练到善处,能养心元,降心火,补脾气。

横拳练的是裹抱劲,气法为一气之团聚,内五行属睥,性敦厚,故横拳练法,以周身充实浑厚,合抱为宜。谱中讲,万法生于横,是谓无论何拳,总以先聚而后运使,聚则为横,故有起横不见横,万法生于横之论。

心意拳五行内外相合之论,虽各以其个性表现出与其它的不同与差别,但共性均为丹田聚气,心意发动,内气抖决,通过拳法弥与六合。从大脑发出信号,后天呼吸导引,丹田内气抖决,神经电磁脉动, 筋腱肌纤弛涨,外形运动到位,乃至拳法的千变万化,均表现为与脑电信号的高度同步。这种十分精微的里里外外各个方面的高度合拍与科学的统一,不就是合的内涵与精义吗?

心意拳六合理论,正是武术运动的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精辟的概括与总结。 它抓住了武术运动中的主要矛盾,全面、系统、科学地揭示了武术运动中阴阳辩证对立统一的关系,解决了动作有万,理归一本的问题。

最后谈谈心意拳十分重要的丹道功法——丹田开合法,即内外相合的问题。

心意拳一向把培养丹田真气,体练丹道功夫,看得十分重要。这不仅因为它是劲力的源泉,气法的根本,更重要的是认为它是天地之根,生死之门。

谱中讲,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丹田开合法,就是心意拳培养丹田真气,体练丹道功夫,最有效最简单的功法。它可以说是心意拳万法之本。凡心意拳,无论何种拳法,总以聚气功法为先,只有先聚而后才谈得上运使。

一聚,全身散乱之气归于丹田, 运使则弥于六合。聚气功法,总以动作规矩,呼吸合法为要。

一吸,上从顶心,下从脚心,两臂从手心, 统统向丹田聚气,腹部就像是充气的皮球,由内向外鼓胀。与此相反,四周腹壁,自然由外向里合抱,就连整个形体也呈向丹田收敛的趋势。这样,腹腔内压就骤然升高,丹田异常充实。后天气吸得猛,内气就聚得快,内压就升得快;后天气吸得缓,内气就聚得慢,内压就升得慢,然四周腹壁的合抱,总是与内气的变化相对应,互为依存的条件,对立于一个统一体之中。运使,则正好相反,后天一吸,丹田气内压骤减,形成内气引爆的态势,内劲弥于六合,发放四梢。这时,腹壁由合抱,突然松开,趋向于外。无论内气的变化来得有多快,多突然,外部总能与之同步相应,对立而统一。

心意拳丹道功夫,主要就是通过这种十分简单的丹田开合法练就的。到丹田内气充盈。练出灵性,打开五行遮拦,内气周身贯通,全身又有何处不能意到气到力到,一合无所不合呢?谱中所谓“无处不有,无时不然”,“触处皆拳”,内中精义不是不言自明吗?

总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合的问翹不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际问题,它是科学与功夫的统一。所谓科学是说它深刻地揭示了武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律,使技击学与养生学得到了很好的统一,所谓功夫是说它与时间成正比,只有量变才有质变。因此,只有明于理,通于法,专一有恒,循序渐进,才是心意拳功成的必由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劲力衍变是心意拳实战之魂
心意六合拳“十六字诀”,可谓字字千金,不可不看的好文(下篇)
武艺基本技法
猴蹲式
《形意拳歌诀》老本拳谱珍贵资料记载
形意拳三法诠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