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触诊是古代的“影像学”,对中医推拿的触诊,我们应该知道哪些?

触诊是中医推拿师必须要掌握的检查方法,正如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说的那样:“以手扪之,自悉其情。”在那个没有影像学的年代,中医推拿师的手就是“影像学”,触诊很大程度影响调理方向,所以触诊对于中医推拿师而言意义非凡。

一般而言,中医推拿师通过触诊能知道接触部位的软组织是否正常,并辨别症状。

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软组织的正常状态是怎样的:

第一,健康的软组织含水丰富,不应有肿胀和沼泽感;

第二,正常的软组织触摸有弹性,造成有弹性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其含有纤维,如果软组织纤维太少就会产生组织萎缩,如果软组织纤维太多则会出现粘连或瘢痕;

第三,软组织的温度一般而言是同人体体温的,如果局部发热则提示是有炎症了。

基于以上三个特征,可以用来鉴别病情是急性或慢性:

1.正常:软组织感觉有弹性,质地均匀,放松,有流动性但又不是水分过多。

2.慢性:软组织触感为纤维性、软骨感、干(水分减少)、粘滞、硬、紧。

3.急性:软组织触感水分过多(水肿)、温热或发烫。

4.萎缩:因为软组织缺乏张力(纤维含量减少),触感为浆糊状,虚弱无力。

一.肌肉

人体在运动时骨骼肌会改变形状。骨骼肌伸展时,其肌纤维会变长且更紧,就像紧绷的绳子;而当肌肉收缩时其中央变厚且肌肉变硬。比如放松手臂再将手握紧成拳头会观察到肌的形态随运动变化的状态。

详细的记住肌肉起止点、功能以及肌纤维走形,执行该肌肉功能使其收缩,即能触诊其肌腹。

二.肌腱

肌腱的大小和形态取决于其功能和位置。腰背部的肌腱宽且扁,前臂和腕部的肌腱呈长索状。当有力气施加于骨时,肌拉动相应的肌腱使其绷紧,这时肌腱会给人很坚硬的感觉;而当肌肉松弛时肌腱会比较柔软,这种特性可帮助我们区分肌腱和骨与韧带,另外,肌腱也比肌肉致密和光滑。

沿着肌纤维走形追踪到肌在骨的起止点之前的更平滑部位,即为肌腱。

三.筋膜

筋膜有多种形式而且分层。不同方向胶原纤维构成的多层次筋膜赋予了其独特的外观和不同的手感触觉。

有三种不同的筋膜层:

1.浅筋膜直接位于皮肤下面,也称作皮下组织。它储存脂肪和水,并且为神经和血管的穿行提供通道。

2.深筋膜包绕肌并深入内部形成一个卷曲的网状系统。它利用肌运动,提供肌附着点,对肌层起缓冲作用,并包裹神经和血管。

3.浆膜下筋膜分隔深筋膜和衬于人体胸腔和腹腔的膜。这些筋膜层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允许内脏器官在一定范围内移动。

浅筋膜只需轻松的抓起皮肤即能触碰到,深筋膜需要触碰到软组织并做动作。

通过触诊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触碰的是哪个部位,调理的是哪个部位,这样当病人调理好后,我们才能真正的积累推拿触诊经验。这样久而久之,就练成了只触摸该部位就能判断出其是否正常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感。

所以工作很久的中医推拿师一定有这样的感觉:当病人说出自己症状的时后,在他的心里就已经有了初步判断,例如是哪个部位的损伤引起了这个症状?又或者有不同的部位可以引发同一病症,有哪些方式可以一一排除?在这种辨证思考的指导下,与骨科检查结合触诊去判断到底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出现问题。

您对于触诊还有哪些不了解的地方?对于触诊您还有哪些方法?对于现代医学的影像学您持什么态度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练得一手好触诊?
软组织粘连分析(深度)
【新提醒】伤科理念精髓:骨错缝 筋出槽 林两传 医师
林两传老师谈伤科触诊练习
浅谈“骨错缝、筋出槽
髋、膝、足软组织疼痛与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