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练剑20年师傅告诉你:不了解太极剑的特点,想练好它就是妄想

师傅说,学习太极拳不学太极剑,就如拿起碗来却没有筷子

许多练习太极剑的爱好者在练习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实只要理解了太极剑的要点,就明白了应该怎样练习,就知道应该避免哪些不必要的问题。那么,太极剑究竟有哪些要点与特点呢?

1.体松心静

体松,就是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立情况下,使全身可能放松的肌肉和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动作时,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劲。在练习中,要求人体的脊柱按自然的形态直立起来,使头、躯干、四肢等部分进行舒松自然活动。当然,初练时比较难掌握“力”的运用,所以首先注意放松,使身体各关节都舒展开,避免紧张,力求圆活,然后由“松”再慢慢地使力量再集中起来,达到气势保满的程度。
心静,就是在练习时,思想上尽量排除一切杂念,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使精神能贯注到每个细小的动作中,使动作柔和连贯而有节律。这种有节律的动作有利于改善大脑皮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增加身体其它各部器官的功能。

2.连贯圆活

连贯,是指各个动作之间都要前后衔接,不能有明显的停顿或断劲,前一个动作的结束也就是后一个动作的开始,全套动作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贯串,连绵不断,一气呵成。
圆活,是指动作间连接要圆活自然,,连接和顺。太极剑各势的连接和剑法多表现出以弧形和圆圈相连,没有直角的进击。练习中通过走弧线和圆形来衔接动作,一势即完通过手腕的旋转以腰带动,使
剑走圆势,自然和顺衔接,给人以圆活自然之感。

3.意领剑行,用意不用力

意领剑行,是指练习太极剑时,要用意识去启示动作,引导动作,使动作完全在意念的控制下,按意念指示的一定规格或意向完成各种剑法。
完成太极剑法的力,是由于“用意”,意领剑行,意到气到,气到力生,而获得的一种规格(一定方向、一定大小)的力。这种力在意念的控制下,正好足以维持动作的正确规范,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足,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多余。
不用力,并不是不要力,是指不用不符合技法要求的拙力,不用不符合动作规格的力。“不用力是相对于“用意”而言,如注重用力,则肌肉僵紧不松,动作涩滞不灵。

4.上下相随,身械协调

上下相随,太极剑是一种全身性运动的项目几乎是全身“一动无有不动”。“上”是指身体腰以上部位,其中以肩、肘、手为主。“下”是指身体腰以下部位,其中以胯、膝、足为重,是对动作的整体要求。
身械协调,是指身体与剑动作的配合,动作时,要手到脚到协调一致。当然,初学剑套动作时,由于上下肢要与动作密切配合,较难达到要求,所以,初学时最好先通过单势的分动练习,一招一势以求得上下肢与躯干动作及器械的协调;同时也要多练步法,以锻练下肢的支撑力量和灵活性,然后再通过分段和整套动作的连贯练习,使步法的进退转换与躯干的旋转、剑法的变化相互配合,逐渐达到周身与剑法既协调又完整,从而使整个身体各个部位都得到均衡发展、协调一致。

5.重心稳定,虚实分明

太极拳运动中,一腿支撑身体大部分体重时该腿为实,另一腿为虚重心稳定、虚实分明,是太极剑运动的重要特点,因为一个姿势与另外一个姿势的连接位置的变化,处处都贯穿着步法剑法的变换和转移重心的运动。一个动作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即要分明,又要连贯不停,凡是旋转的动作,应先把身体稳住,再提腿换步;进退的动作先落脚后,再慢慢地踏实改变重心。上肢剑的动作由虚转实时,臂要先松、屈,再强调手臂的延长;上肢剑的动作由实变虚时,臂的运转要轻灵、松柔,略微含蓄。
这样的虚实变化,表现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柔中寓刚,刚中寓柔,而无僵硬、软化现象,使动作软而不浮,活而不散。
了解了太极剑的要点,再按照这些要点去注意平时的训练,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学太极剑的三个清楚
陈式太极剑中的阴阳辩证关系
太极功夫剑 杨式32式太极剑功法分解动作
太极剑的十三种基本剑法
太极剑的17种剑法
练太极要想站得稳,需狠抓这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