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钟南山院士提倡的学习方式:最重要的是学好基本功,还要有好奇心

为什么朋友谈到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这是他实践出来的。钟南山院士也说:以实践为师,相信自己的实践,比相信权威更加重要。他的孩子喜欢阅读,想知道书本讲的内容,就需要去认识字,字的意思,孩子的兴趣使然,这个时候教孩子认字,他就记住了。在不断的阅读中,有些常用字、词是反复出现的,所以,孩子自然认识很多字,并不是简单的背诵“字”,是在基本理解“字”的意思上记忆,而这些“字”不是靠死记硬背的,而是自己的内驱力去认识的,已经深深地刻画在其脑海中。

什么是内驱力,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Pawl Ausubel, 1918-2008)将内驱力分为三种,认知驱动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及附属内驱力。

奥苏贝尔提出的成就动机的三种内驱力说,恰当地概括了学生学习的三种动力来源。而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的一种动机,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上面提到的阅读需要认识字,就是一种内在的求知需要,奥苏贝尔的研究还揭示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对语言文字所表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奥苏贝尔称为“同化”,即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掌握新知识的实质性意义的过程。

学习新知识是在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往往都会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这正是因为孩子知识基础不牢固,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就遇到了困难,如同大人工作一样,前面的工作偷懒、投机取巧,没有做好基础工作,就会导致后面的工作很难开展,或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弥补前面的没做好的工作。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Angela Duckworth)说过:孩子在教养的过程中,若一直依赖于外部评价或者物质奖赏来产生成长的动力,其本质和训练马戏团的小猴子并无差异。现在很多家庭都会出现这个情况,你抓紧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好点,你一放松成绩就滑坡,就跟头驴一样,你得踢他,他才动,拿着鞭子打,才坐下来做作业(谈不上学习)。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孩子的学习缺乏内驱力。

孩子学什么学得最快最好?玩手机游戏。因为是孩子极度渴望去拥有的,当他们一有机会接触并学习玩游戏的时候,他们会全神贯注的投入进去,所以很学得很快。家长们惊讶的是,很多自己没搞明白的事,孩子摸两下就会。这孩子不傻啊,怎么作业都不会呢?如果这个劲头放在学习上,自己也不会辅导作业吐血。

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如何培养呢。

首先是热情,兴趣。

学习毕竟是件辛苦的事情,孩子的天性是玩,这个时候,不能一味的告诉孩子要学习,考大学,将来才能过上幸福日子。对孩子来说,他们现内心认为现在就是过着幸福的生活。至于未来和此刻的辛苦比,此刻的辛苦能让孩子感觉巨大的痛苦,未来这个词对孩子来说是句空话,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你说将来不读好书,将来做乞丐,在孩子的脑袋里,做乞丐和读好书读坏书是没有关联的,我凭啥要做乞丐,这就是此刻他们的思维结果。家长常常灌输这样的信息,反而让孩子反感,厌恶。

前几天媒体报道,山东有一上网课的高二学生在网课直播课堂上用方言怒喷老师十几分钟。原因是迟到、没交作业,被老师批评了,结果这位学生用当地语言开始怼老师。对他来说,学习那是父母安排给我的,我不学父母就会对我实施措施,所以对待学习的态度当然是吊儿郎当的。

让孩子感兴趣,就要从孩子感兴趣的方向着手,如孩子喜欢玩游戏,就游戏入手,投其所好,当年追老婆的招数拿出来,对待孩子一样有效。孩子既然喜欢游戏,可以带孩子认识游戏怎么来,涉及到什么环节等,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游戏,那样才是最酷的,设计游戏就什么样的知识,比如学习编程什么的,带着这样的思路,孩子会觉得,我为了很酷,所以我要学习某个知识,当孩子爱上学习某个知识的时候,学习其它也就不在话下。直接告诉孩子读书好,不如来点实际的。老板都会说努力工作,将来工资会很高。你听了耳朵都起茧子了,你也没努力工作。但如果为了买LV,买水果牌电器,去旅游,买部靓车,买套房子,你会很努力的工作,加班。孩子其实也一样,投其所好,才能有所回报。研究管理的都知道,要想管理好,得懂员工,根据员工特点安排协调工作。其实在孩子身上,一样适用。只是大多数家长没有空去学习如何了解孩子,懂孩子,以为孩子啥都不懂,都得听你的。或者说自己不会教,让老师教,你都把人给别人管,当然不听你的啦。

其次,鼓励至关重要,每个人都渴望被鼓励。

成人包括孩子,都喜欢被鼓励。很多书籍都教你去鼓励孩子,奖励孩子,却没有教你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者你生气的时候如何鼓励孩子,这才是你看了很多书,却无法教好孩子,当你因为孩子做不好作业而生气的时候,你忘记了鼓励他。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承认自己的孩子是平凡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平凡具体代表什么,所以在面对孩子答不出题的时候,以自己智力水平去和孩子的智力水平比较,当然是父母的高过孩子的,所以家长认为我都可以做出的,你为啥做不出。鼓励孩子,就像夫妻互相鼓励,互相给建议和办法一样。而不是简单的一句:你做的好。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带着孩子一起去思考和解决,手把手的教。

第三,让孩子保持好奇心。

钟南山院士说:我们除了学习基本知识,还要有好奇心,经常去考虑一下:这个为什么是这样?或者这个跟事实(本质)有什么出入?正因为这样,我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以及这几次抗击冠状病毒的过程中,我都保持着一颗好奇心和敢于提为什么的精神。对于别人讲的东西,不见得要相信,关键要眼见为实。以实践为师,相信自己的实践,比相信权威更加重要。

现如今,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和老师都喜欢快出成绩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在学习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全班学习水平不均一的情况下,教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很少鼓励孩子自主学习,总是把知识点讲清楚,然后让学生背诵,这样容易出成绩,课堂教学效率高。正因为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养成不动脑筋的习惯,老师说啥就是啥,根本不会自己去学习、思考,只是被动地听课,甚至觉得上学就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学校老师天天谈考试,回到家里父母谈考试。你是孩子,你不烦吗?

长期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老师和家长也习惯灌输知识,孩子“听知识”的形式。孩子失去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中提不出问题,经常处于无问题状态,只有被动地接受;作业必须在教师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完成;遇到问题也不提,研究问题的时候也不知道从哪下手,所以家长才会发火,你不懂也不问,教你也不会,你说气不气人。

让孩子拥有好奇心,这是个废话。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只是被父母压制以后,好奇心被压制了。孩子每天问这个问那个,就是好奇心,孩子东看西看就是好奇心,在探究。孩子折腾这个玩具折腾那个玩具,就是好奇心在驱使。而这时,我们的父母在做什么?问那么多干嘛,你又不懂,不要乱看了,不要乱动,你看玩具都乱扔乱放,家里都被你搞乱,真烦人,又得收拾玩具。如果你在公司不停的提点子和意见,你觉得你会被采纳还是被批评?相信批评的居多,然后你就学会了闭嘴。孩子也是这样。让孩子保持好奇心,你要做的很简单,但却很难,就是多和孩子沟通,多回答问题,他观察的时候多等待一会儿,有时候还要提出问题,你发现什么?有什么不同?等等。做一两次很简单,难的是天天坚持,能坚持几年以上。

现状就是这样,要改变现状,就得家长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家长偷过的懒,就需要家长来承担这个责任,而不是一味的说自己孩子笨。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你所走的每一步,都算数,你今天偷的懒,以后会在某一天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让你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金钱去解决,有时候,你还不觉得是自己当时偷懒造成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5)班 努力让梦想成为可能💪️💪️
经开区六一小学的老师讲给学生的心里话!
中国孩子的教育新方法
【钟南山院士告诉孩子们,自己70余年来学习好的真正秘诀!】
今日一得:孩子的作业,家长要不要检查,批改,签字?老师的责任是什么?
孩子的100000万个为什么,你的回答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