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害怕失败比失败本身更可怕,教会孩子“输得起”,这三点是关键

这几天逛社交平台的时候发现,经常有宝妈抱怨孩子特别“输不起”:积木搭不好,就摔得满地都是;参加比赛输了,就哭闹不止;被批评一句,就开始眼泪汪汪...

我想,遇到这种情况,即使跟孩子讲大道理也无济于事,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明白失败的意义,让孩子知道无论输赢,我们都应该努力向前。

孩子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输不起”的性格呢?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般有三个原因:

盲目自信

在3-6岁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认知发育还不完全,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不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好、盲目自信,就是就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过于自卑,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对自己能力估计不足

孩子天生的好奇心旺盛,什么都想尝试,看到别人能做到,就觉得自己也没问题,尝试后才发现自己做不到,自信心受到打击。

父母要求过高

虽然小朋友们输不起的心理和这个阶段的发育特点有关,但家庭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喜欢比较,小朋友们也自然会在意做事的结果,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要求不高,我觉得现在社会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家长总说让孩子自由发展,但在看到别人家孩子优秀的同时,却又不断希望自己孩子也是这样——

比如朋友的孩子不到一周岁就会走路,自己家的小朋友一周多岁了还只能扶着走;

同事家的小孩学了好几门乐器,自己家的孩子连个钢琴都不好;

亲戚家的姑娘每门课程都达优,自己家的小孩却是在及格线上下晃...

不断拿孩子和别人对比,不断跟孩子提起,希望孩子能够“醒悟”,有意无意中给孩子过多压力,这何尝不是一种隐性“要求”呢?

而面对输不起的孩子,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明白“失败”的意义,不去逃避“失败”?家长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法做起:

失败时,练习自我同情

01

什么样的孩子最怕失败呢?就是当他们失败时,父母就会变成另一个样子,严厉、生气甚至冷漠,总是告诉孩子你不如隔壁的小朋友、你不如同事家的小孩之类的,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最害怕失败。

因为他们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当自己表现不好的时候,父母就是冷漠的一面,而当自己表现好的时候,父母则会展现出温柔的一面。

这样害怕的孩子看在父母眼中,其实也是失败的一种。他们认为,孩子害怕失败就意味着胆小、怯懦、不够勇敢。可能小朋友输给其他孩子的时候你没有生气,但孩子在之后输不起的样子,就让你突然一下火气大了起来。想要让孩子对失败不再恐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要学会在孩子失败时,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之前我会带小宝去参加一些舞蹈比赛和音乐比赛,既然是比赛,肯定是有输有赢的,不是每次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小宝就会很沮丧,有时还会问我会不会觉得他很笨,我告诉小宝“输了比赛会觉得难过,这是很正常的,爸爸妈妈小时候也跟你一样,失败时生活中的常事,小宝如果想哭也可以哭,哭完继续努力就好啦”。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让孩子明白,无论他成功或者失败,我们都是一样爱他,事情成功我们自然高兴,但是失败也不会影响我们对他的爱,我们会和他一起找出原因。

在开导孩子之余,我们也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也就是练习一下“自我同情”,告诉自己“我们的价值在于自己本身,而不是由我们教养的孩子如何来决定,每个人都会失败,这并不代表一个人不够好”。练习自我同情的人往往能够更快从失败中恢复过来,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

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02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卡罗尔把人的思维分为两类:一类是固定型思维,这类人认为能力、天赋是固定不变的,而他们做不好什么事,就是一直都做不好的;一类是成长型思维,这类人认为能力、天赋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即使现在做不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是能够得到提升的。

大家应该都猜到了,那些害怕失败的孩子都属于固定型思维,他们的父母也往往是固定型思维。我们想要转变孩子对待失败的态度,就要先转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而我们转变他们思维方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评价孩子的方式,把重点放在孩子的努力、提升、过程、方法上。

还是以上面的事情举例,当小宝输了比赛的时候,我会先表扬他做得好的地方,比如这次有好好准备比赛,这次又学会一种新的舞步,比上次更加熟练了等等。然后引导孩子去观察别的小朋友是哪方面做得更好、哪方面可以学习,让孩子把失败看作成一次进步的机会,而不是对他努力的否定。

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03

我们每个人都对失败或多或少有一点抵触心理,而那些害怕失败的人,则是在心里把失败的结果无限放大,觉得自己会因为失败被笑话、被孤立、被否定,父母家人也会对自己感到失望。

但其实如果我们将所有最坏的结果列出来,这些臆测的情况大部分都不会发生。真实的情况就是,世界末日不会到来,父母依然爱你,很少有人会因此笑话你,大部分什么都不会说,也有些人会过来安慰你。

我们可以陪孩子做“最坏情况”的练习,跟孩子一起讨论如果失败会有哪些后果,然后等到一件事成功或者失败之后再回过头看,那些糟糕情况并没有发生。教他通过观察来体会事实,而不是通过想象来评估失败的后果,孩子会更容易放下焦虑和恐惧,勇敢地去面对失败。

孩子面对失败的态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想让孩子有根本的变化,不仅需要我们的时间和耐心,还需要家长先从自己做起,改变我们对失败的态度,孩子自然而然也会被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园老园长:上幼儿园前,教会孩子这3句话,父母放心老师省心
做不了“别人家的小孩”,你可以当“别人家的父母”啊
为何很多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家长别抱怨,正确引导是关键
不想让孩子成“问题”小孩?试试这个万能的“医治”方法
【原创第364篇】你,能接受最坏的结果吗?
孩子有这些“烦人”现象代表很聪明,别嫌弃,看看你家娃占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