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基础概论(上)

周国平说: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看着很好理解吧?其实不然,就如同梁实秋说散文的最高境界是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一样。周国平这句话把人这点事都说完了。

我们都知道七情六欲这个词不?但是否知道具体是指什么呢?

七情最早出自《礼记》“何谓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六欲是后来佛学传入后才有的,指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佛教讲的六根,六根不净就是指的这六欲。为什么要谈到七情呢?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这七种状态是心态作用。其实不然,后三种是心态,但前四种是情态的范围,是由人的情绪所发。所以不管是在《庄子》里,还是《中庸》里都是谈的喜怒哀乐。

在《庄子》第二篇齐物论里就讲了,“喜怒哀乐,虑叹变执,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

《中庸》里面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两段话,我就不在这里解释了,因为解释起来又是长篇大论的,在后续的经典解读里会有专项解释。

情绪有许多是心理影响的,譬如喜,很高兴;怒,发脾气;哀,心里难过的时候看什么都想掉眼泪,很悲伤;乐,高兴起来的时候快乐得很。这四种状况,不是理智所能控制的,虽然我们认为不要轻易发脾气,也不要傻乎乎的笑,但是自己情绪的变化,理性是禁止不了的,因为它是自然发出来的。说了这么多好像都跟这句话没有关联,其实大有关联。我们的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反过来身体的健康也会影响到情绪,所以把命照看好不是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是说不要作死。而是说要能掌控好情绪才能安身立命。

那么把心安顿好又是什么意思呢?都知道苏东坡吧?豪放派词人,一生颠沛流离,多次被朝廷流放,但却是始终豁达。他曾写过一首《定风波》,最后一句就是“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真是一语道破真谛,我们经常讲活在当下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不要人在心不在,那就不叫活在当下,也是痛苦的根源。

《金刚经》讲云何降伏其心,意思就是如何让心安住。佛家讲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憎会、怨别离、求不得、五阴盛。唯有认识了人生的苦,才有可能解脱人生之苦。《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据说六祖惠能在卖材的时候就是听到一个老和尚念《金刚经》,念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就开悟了。在《心经》里,还有一个词,叫无明,佛家将人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众生,又叫无明众生,一类是觉者,就是脱离无明开了天眼的人。

无明不是肉体上的无明,是思维上的无明,就是不具备解脱的见解的芸芸众生。

那要如何才能具备解脱的见解,让心安住呢?靠顿悟吗?不是每个人都是六祖,听一遍《金刚经》就能开悟。所以就需要不断修习(注意,我这里用的是修习,而不是学习。修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就如同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如果说你知道了但没去做,这说明你不是真知道。)、不断拓宽自己的见解,不断提升自己的格局。所以我们经常听说格局越大,烦恼越少;能力越大,脾气越小。

庄子认为,世间所有的是非都是因为认知不同所造成的,认知有大有小、眼光有长有短,纷争由此而起,烦恼也由此而生,人生由此而苦。

所以这就是学习的意义,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格局、能力,不断减少人生的烦恼、痛苦,如此人生自然修得圆满。

那么该如何修习呢?《大学》里给了一个答案,可以参考。这个大学不是你们上大学的那个大学,是四书五经里的《大学》。

《大学》开篇就讲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讲三纲领,八条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三纲领,格物、至知、意诚、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八条目。

这里我就不展开来讲了,只给大家解释这里的两个名词,后续会单独跟大家分享这些经典。

第一个名词是“知止”,我们前面讲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那么有哪位同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知就是知道,明白的意思。同时知在古文里通智,智慧的智,所以也可以理解成通过智慧达到了“止”的境界。

那么“止”又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应该都听说过一个词,叫心如止水,那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语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心如止水就是说如镜子般平静,如实、准确、客观反映身心外各种现象。

其实说准确、客观也不对,所以佛家讲的就是如实观照。

《金刚经》说“应如是生清静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用佛家的术语讲就是明心见性,更通俗但片面的讲就是你清楚明白自己的目标所在,那么你就不会再浮躁,能静下心来,才能做到随遇而安,也就是苏东坡讲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二个名词是“格物”,八条目是格物、至知、意诚、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知很容易理解,就是让你拥有知识、见解。那怎么做到有见识、见解呢?这就需要格物。格物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科普,通过学习科普知识,然后进而实践,才能拥有知识与见解。

这里面还有个词需要告诉大家的,就是齐家之后为什么就能治国了呢?这里面有个历史问题,在当时的国家其实就是诸侯国,小的估计还没一个地州市的人那么多,你往大了想一个诸侯国的君主所占领的地盘差不多就是湖南省那么大,人口规模估计还没现在的长沙市多。家则不一样,以前都是家族式群居。比如我们现在还有很多村叫什么李家村,张家村的,就是一个家族一个村落或者一个集镇,一些大点的村落甚至有上千人。不像现在,一个家庭就那么几口人,以前要管理一个家族相当于管理几百上千人。要知道,这几百上千人都是沾亲带故的,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可不是那么容易管理的。所以说你能把一个大家族治理好,那你的能力、修为再提升就能治理一个国家了。

刚讲了学习的意义,那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经常嘲讽别人说,没文化真可怕。那么我们在座的知道什么是文化吗?《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文化”是“人文化成”的缩写,出自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文,就是指一切现象或形相。天文就是指自然现象,也就是由阴阳、刚柔、正负、雌雄等两端力量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错综复杂、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所谓人文,就是指自然现象经过人的认识、点化、改造、重组的活动就成为人文活动。人文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认识的层次以及运用的层次。

文化大致可以表述为:1、广泛的知识并能将之活学活用;2、内心的精神和修养。

文化的结构解剖: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还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为生活所用,没有不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了一种生活生存的理论和方式,理念和认识。

我们最后用梁晓声的四句话来总结一下什么叫有文化: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下一篇我们再重点聊一下什么是国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经的来历》#心经 #金刚经 #禅修 #修行之路 #禅悟人生 #佛家文化
《金刚经》中最经典的三句话是什么?#金刚经 #自我认知 #国学经典文化
【茶道文化】中国茶道
国学九家智慧
渊回说南:南怀瑾的书,从《金刚经说什么》看起可以吗?佛家文化
「愛心」就是佛家講的「慈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