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拳理|解读“横气填胸”

什么是“横气填胸”

 “横气填胸”是练习太极拳常见的一种病。什么是“横气填胸”?一看词义就知道,是将气填满胸膛,呼吸不自然,喘气,憋气,闷气。在陈家沟常常听到一句话:“横气填胸,百病齐生”,这就告诫我们千万注意练拳不要“横气填胸”。

“横气填胸”是由套路形式演练中和意识心态思维上的不正确产生的。拳论中讲:节节要松,皮毛要攻,连绵贯穿,虚灵在中。这就告诉我们,放松是太极拳中最重要的拳技精华,要节节放松,全身要有气感,胸中要虚空。在套路演练中,如果套路不熟练,姿势不正确,关节不灵活,动作运行上就会出现僵硬,呆板发滞,练一招是一招,自始至终不能一气贯通。这样练,就会心情紧张,思想紊乱,呼吸不自然,意识上不知所措,导致内外不放松,就会“横气填胸”。

怎样克服“横气填胸”

首先练拳者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完成练习太极拳的程序,最后达到心宽胸舒,没有横气填胸的迹象,之后再去狠下工夫。

人们刚刚入门太极拳时,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不会。这时候要端正心态,平静心情,心无杂念,什么都不去想,要寻找一位明白的老师,按老师的教法去练习。在学习时不要想别的,只想你学的姿势,记住招式,力求正确,再将个动作一个动作连贯在一起。这就是学架子和顺架子。练习时一定要动作正确,节节放松,懂得全身节节放松。指松腕活,坠肘沉肩,立身中正,松胯屈膝,脚底踏平,顶劲领起,这是对人体姿势动作的要求。当然刚刚练习时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做到,但要力求做到。

造成“横气填胸”的另一个原因是思绪紊乱、心情紧张、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呼吸不自然。避免“横气填胸”的关键就是调整好呼吸。

如何避免“横气填胸”

要避免“横气填胸”就必须了解、弄懂呼吸的练习法。呼吸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呼吸”,也叫顺势呼吸,是人生下来的后天自然呼吸,是不需要去练习、不需要去想的呼吸。另一种是“呼吸自然”,也叫逆式呼吸,是胎儿在母体内的呼吸法,为先天呼吸,意在呼吸,力求自然,这就是“胎息”。这种呼吸是靠意念导练出来的,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导引吐纳”。掌握导引吐纳一定要明白懂得吐纳术,在老师指导下练习。否则,不解其理,不懂其法,会走弯路。逆式呼吸是在思想意念的引导下,结合丹田“导引吐纳”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气功”“静功”“内功心法”。

怎样练习逆式呼吸

先得明白“丹田”。逆式呼吸中的丹田指下丹田--气海穴,在肚脐下10厘米,正是以肚脐为中心的下腹部的中间。肚脐古称黄庭,属五行之中的“土”;肚脐后两側为肾,肾是发气之源。太极拳以腰为主宰,逆式呼吸是以肚脐(黄庭)为中心,将肾产生的气沉于丹田,通过意念呼吸在肚脐(黄庭)周围(上腹部下腹部)运转、滚动,这就是太极拳练到一定水平时的“丹田内转”。

导引吐纳术就是意念指导呼吸,以肚脐丹田为上下分界线,下指会阴,为下腹部;上指胸腔横膜以下,为上腹部,呼气于下腹部,成“S”形,吸气,气升上腹部成“S”形。这种“S”形的上下丹田内转没有动作,就是先天呼吸法逆式呼吸法,也可称为“胎息”。这也是气功、静功、内功心法的练习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解读“横气填胸” 朱天才
练太极一定要注意这点,否则练出一身病
太极拳的吐纳功法入门
太极拳的呼吸吐纳法,你会吗?
内家拳的气与炁
太极拳与吐纳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