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引进落空的秘密:武禹襄《太极拳解》集解(九)

引进落空的秘密

一一武禹襄《太极拳解》集解(九)

李新方

【原文】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

【解曰】太极拳的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是怎么做到的?学太极拳的人都知道,王宗岳《打手歌》讲过:“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也就是说,要做到引进落空就要练沾连粘随,不丢不顶的功夫。然而,许多人练推手多年,沾连粘随,不丢不顶的功的确不错,一旦与外家拳交手,就合不上,非丢即顶而受制于人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推手还不是打手,推手只是打手的初级阶段,推手练的只是同门之间的合,还做不了太极拳与其他一切武术之间的合。而要做到太极拳与其他一切武术之间的合,就必须要练打手,你要沾连粘随,对方要用尽一切办法,偏不让你沾连粘随,所以也就非丟即顶了,结果还是力量大的一方获胜。

但这也决不是没有办法,清末以来,许多太极拳家的实战经验早已证明,太极拳的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适合同任何武术实战而独具优势,祖师这里讲的就是这个不传之秘:“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讲的首先是太极拳的修炼重点是意,也就是精神,沾连粘随,不丢不顶也都是意,而不是形,不是外形动作,当然也离不开外形动作,但如果滞于外形动作,就难免在实战中精神提不起来,而出现迟和重的问题,为敌所乘,又怎么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呢?

讲到这里,有人要说“太极拳不是慢的吗?怎么又不能迟”?须知慢和迟,在武术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慢是主动的,在走架中是认识和掌握技击规律的方法,通过慢的方法把自己的动作过程放大,在显微状态下消化自身的缺陷,故曰走架是知己的功夫。

在打手(实战)中,慢同样是主动的,自身的缺陷消除了,对方的动作再快也不觉快,身上的缺陷一望而知,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攻和防,化和打,都是待时而动,不先不后,恰到好处,故曰打手是知人的功夫,又曰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这才是太极拳所要求的慢。

而迟是被动的,在交战时接不着对方的劲,或已经被有效地击中了,你才想着要化,或对方的可乘之隙已经过去了,你才想着要打,都已经晚了,这就是迟。不仅如此,对方的拳脚还没到可以打着你的距离就去接,对方的劲还没来你就去化,对方还没有被引进落空就去打,也叫做迟,与对方的劲合不上都是迟。

沉和重也是同样的道理,走架打手要沉,不要重,更不要双重。任何技击都离不开用自身的平衡破坏对方的平衡,也就是稳的问题,而要想稳就必须降低自己的重心,而降低重心的方法有三种境界,即气下、劲下、形下,沉是气下,重是形下,劲下在沉和重两者之间。

形下是用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拳走低架,板凳腿,稳是很稳,但很显双重,只要一动就站不住了,既迟又重。而沉用意,是气下,极沉稳而又极轻灵,而要做到气下,其妙全在提起精神,自无迟重之虞。

“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祖师这里讲的是引进落空的具体方法和要求,“粘依”是具体方法,形随人动而势由我主,粘是从人而能制人,依是从人而不为人制。依决不是倚,如果是倚的话,不仅不能引进落空,反而被对方引进落空了。

形是双方的外形动作,势是在双方交战过程中掌握主动的状态实质,外形动作要随对方而动,也就是沾连粘随,不丢不顶,但“势”的主动权必须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跟得灵”是对形随人动,而势由我主的具体要求,在交战过程中或进或退,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上或下,必须跟得灵,才能从人而能制人,制人不为人制,而其中的关键全在于提全副精神,无一意不到,彻底克服了迟和重的问题,才可以做得到的。(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沾粘连随”的意义与作用
[转载]王宗岳《打手歌》的理论研究
《太极拳论》清·王宗岳
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的逐句解释
名家探讨沾连粘随的含义
太极推手不能用来比赛分胜负,一生胜负之心,已经不是推手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