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18章|大道废焉,所有作为​
经典导读读原文·悟原理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原始公有制社会渐被废弃后,代之以私有制社会,产生了以忠孝仁义来治理天下的对应措施。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聪明才智,也伴随产生了许多将智慧用于谋私的伪智诈骗行为。为此连六亲都不能和睦相处,于是出现了孝敬赡养老人友善、友善抚育幼小的应对主张。私利妄为导致国家陷入了混乱局面,产生了以忠良保国为民的号召。

【明心净心|存天理·去人欲】

在人类社会,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如果失道或刻意追求,其结果必然是走向反面。

至德之世,大道兴隆,仁义行于其中,人皆有仁义,所以仁义看不出来,也就没能倡导仁义的必要。大道废弃,人们开始崇尚仁义,试图以仁义挽救颓风。此时,社会已经不纯厚了。

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臣与国昏乱,形似相反,实则相成。本章节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相当丰富的辩证思想。

废止大道的必然结果是有所作为的开始,有了作为也就有了好和坏的对立,对于好的、正确的我们加以褒扬、赞颂;而对于坏的、错误的我们大加鞑挞、惩治,从而确保人类社会在这种有所作为中保持相对的平衡和稳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道废,有仁义
真正的仁义之人,都是有智慧的人(连载110)
老子指微 -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18
道经十八(1)大道废,有仁义
《老子》心理学拾偶 十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