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扩胸与减震

这两天有点小郁闷,起因是上周的《明天买入》一文里,有两小段关于“定投”的看法,引起了部分读者的焦虑,并招来一些不那么令人舒适的言论

。 

老唐也是躲开书房,闷头看了几天书,很搞了一阵自我心理按摩,这才缓过这股劲儿。

今天有劲头儿了,又蹦跶出来狗尾续貂几句

。 

《明天买入》里的这两小段话,原文是这样的: 

这种放弃导致的(看不见的——即本来应该赚到,但没有赚到的)损失,很多投资者不会计算进自己的成本里。如果将这部分资金及收益一起纳入投资收益率里计算,很容易就能够发现,损失了大量本来应该赚到的钱,拉低了长期回报。 

某些被热捧的定投也是同样原理,将资金分成很多份,一点点买入,用铁定带来约3%~4%收益的类现金资产仓位平滑股市市值波动,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静。但如果将闲置资金的收益和本金一起纳入计算,通常结果会比较尴尬。 

这段话,其实只是提醒在计算投资收益率时,分母部分要考虑到闲置资金,仅计算投入部分的收益率不真实。

这个观点,我自己觉得表述上没有任何问题。

这看法,我记得很早以前(至少两三年前)与雪球某坚持深度价值的格派投资者聊天时讨论过。

当时表达的大致意思应该是:等待深度价值再买入固然好,但我比较担心买到深度价值的额外回报,弥补不了长期持有类现金资产而放走的收益。 

我知道有几位基金圈内知名大V,引领着几十亿跟投资金,流量和影响绝非龟缩于书房的老唐可比。

他们走的这条路(引导散户走指数定投的道路),本也是老唐内心认可的正路,老唐绝对没有踩踏或鄙视的意思——相反,我挺佩服他们的。 

骄傲一点说,老唐是内心有傲骨的人,从不屑于也不需要蹭他人热点或借着踩踏别人来抬高自己。

不要说我认可的人,就算是引发老唐退球事件的当事人——那个叫什么猫的,当日事情过后至今一年有余,各位可曾在任何场合见老唐说过对方一句不好的话?一句也没有吧!

 

老唐没有蹭任何人流量的想法,对江湖上谁红谁黑的是非也没有兴趣。甚至书房里朋友们的留言,但凡涉及到对其他大V的负面评价,老唐一贯也是采取不上墙、不回复的态度。 

我喜欢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对投资理念的思考上,放在对公司价值的研究上,并顺带能够给朋友们分享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因为上面那两段话,打击了做定投的朋友,实在不是老唐的本意,见谅

。 

回到定投的话题上。 

投资指数基金,有两个非常确定的逻辑,其一是长期来看,指数基金确定会跑赢债券类资产,其二是指数基金确定会跑赢大部分股市参与者。 

这不是乱说,都是既有数据统计,又有逻辑支撑的。

前者我在《价值投资实战手册》里用了大量篇幅和数据论证过;

后者我在《聊聊指数基金的投资逻辑和误区》一文里,引用过巴菲特算账论证的过程,逻辑无可辩驳

——该论证重要,属于“真知”的范畴,没有看过的朋友,不要错过了。点击上面的文章名,或者向书房发送“指数基金”都可以打开这篇旧文。 

所以,其实我算是指数基金的支持者。但是,不能不说,对于当前市场上花样翻新的指数基金投资方法或秘诀,老唐确实持不以为然态度。

我认为这些方法,看上去煞有其事很努力的样子,但最终只会降低投资回报。 

在我心中,指数基金的投资,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完:定时定额买宽基指数。 

定时指固定的投入周期,比如每周一投或每月一投。时间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借着硬规则让自己去掉对后市的主观判断。

牢记我们之所以投指数,就是因为我们不具备判断后市的能力——其实投股票的人也没有(包括老唐),只不过某些人喜欢假装自己有; 

定额是指每个周期里使用固定的金额。定额背后其实藏着重要的原理,它是利用购买固定金额的方法,达到指数估值高的时候少买点儿,估值低的时候多买点儿的目的,从而实现和人性的贪婪和恐惧逆向而行。 

这个固定的金额,根据自身消费剩余的变化,是可以调整的。核心是不要(千万不要)根据所谓行情,根据自己对后市牛熊的判断去调整

。 

这条原理,实践中有许多变种,大部分指导小散投资指数基金的V,基本上都是在这条原则下变花样——我指的是“估值高了少买点儿,估值低了多买点儿”这条原则。 

但很不客气的说,这可能只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从收益角度说,我认为是无用功,甚至是负作用。 

在我看来,只要指数市盈率不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倒数(略打个拍胸脯的折扣也行),就可以始终坚持将消费剩余放进去,一直放。如果没有大型消费开支需求,就始终不拿出来——这就是最好的策略,这就是全部秘笈,没其他的了。 

宽基指数,在A股市场范围内,我的态度也很鲜明,就是指沪深300指数基金——资金量大到需要分散到其他国家的,另说。

而且就沪深300指数基金而言,要规避一切所谓增强,规避一切其他什么因子调整,就买普普通通的沪深300指数基金,譬如场内的510310,场外的110020。 

不过,上面谈到的花样繁多指数投资法,虽然我认为从收益的角度是负作用,但这些方法确实有它的正面价值,也无外乎大批小投资者认可和追捧

这个正面价值是:帮助投资者抵御了波动的压力。 

市场波动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无论是投资股票还是投资指数,都必须面对。但面对的方法其实是有两种的,一是扩胸,二是减震。 

何为扩胸,何为减震?

简化来说,假设你当前对波动的承受力是5,市场实际波动幅度是10,扩胸就是从认知和心理上去努力,努力让自己的承受力增强为10,适应净值波动;

而减震则是从操作技巧上想办法,努力让净值波动平滑至5,让它来符合自己的承受力。 

老唐平时给朋友们灌的各类理念或鸡汤,包括我的实盘演示,其实都是在搞扩胸运动,是希望朋友们正视波动,坦然接受波动。

在有能力承受波动的前提下尽量将财富配置在股权(或指数基金)上,吃下市场平均增长的全部

。 

而那些将资金分成多份,分批买入或卖出,或者投向多个不同的指数基金,则属于减震策略。

——通过保有部分类现金资产,或通过持有涨跌不同步的多个基金,将市值波动幅度控制在已有的承受范围内,以“放弃部分本应赚到的收益”为代价,换取坦然走下去的状态。 

具体采用哪种,只能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去匹配,很难说优劣,毕竟赢得比赛的前提是跑完比赛

。 

我的个人建议是优先扩胸(增强承受力);实在是胸紧扩不开的,减震也挺好——反正都比追逐波动,踏上投机之路要好

而且,必须承认,减震比扩胸难度小,更容易坚持。 

说起赢得比赛的前提是跑完比赛,前几天我有位朋友,在朋友圈晒跑步时,说过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我觉着送给做指数基金定投的朋友们真合适(已取得朋友同意),他说: 

跑步如此,最简单的跑与不跑之间的选择,决定了绝大部分结果差异。至于跑了多远,跑的多快,只是技术层面的差异,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投资也是如此,你选择了指数基金,就已经站在了赢面,至于你是搞扩胸还是靠减震,差异只是技术层面的,是赢多少的问题,没有那么重要。 

顺带给广州深圳地区的茅粉安利一下这个茅粉聚集地:三凡空间是茅台酒在广州深圳地区重要的推广阵地,担负着茅台礼宾酒的全国推广和运营重任。截图里的郭兄超仁,是三凡的老板。

郭兄投入巨资,倾力打造了一个具备浓浓江南味道和浓浓中国风的三凡空间

美景伴美酒,三凡常有茅台酒、茅台礼宾酒乃至各类茅台老酒的品鉴会,也因此经常有资深茅粉出没,是广州深圳地区茅粉们沟通交流的打卡胜地。 

郭兄欢迎各位茅粉莅临三凡品鉴交流——报老唐名号,有机会蹭两杯茅台(不报老唐名号的蹭三杯

)。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 广东工艺美术产业园 

顺带分享几个有关指数基金投资的小工具。老有人问,一一回复太麻烦,合并放在今天的第二条,需者自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四类定投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投资中免费的午餐:分散配置 再平衡 |《主动基金投资指南》导读7
民以食为天:吃吃喝喝的食品饮料行业投资价值
中证500低波动的投资价值:小波动大收益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2):敢于挑战市场共识
定投系列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