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家争鸣247期|怎样才能写好诗?
userphoto

2023.01.10 广东

关注

推荐语:本期推荐两位诗人的诗词观点。有点长,但值得一看。你也可选择性地看一篇。总之,有些观点一定能击中你的内心。当然,如果不得空,也可以收藏后再慢慢细读。

蔡宝瑶,1958年腊月出生,家住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城。原教书,现担任湖北蔡氏洛阳堂宗亲理事会常务副会长。爱好近体诗创作,现存有原创诗多首和诗词写作讲课稿多篇。近几年来,精心研究家族历史,著有多篇论文。主张并参与家族每年的奖学与敬老活动,积极参与大病大灾的救助等公益事业。在《中外诗人》发表了个人作品专辑。

怎样才能写好诗?

蔡宝瑶

格律是古人把汉语音节的音乐美发展到极致所形成的规律。经过千百年的研究,古人认为汉字音节这样排列是最美的,它对音乐美的调动是最充分的。

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写的是诗,力争写出来的是好诗。如何开始这一阶段的学习,不瞒各位,仙想了很久,查阅了许多资料,颇费心力。好资料非常多,但如何选择好资料,如何安排好咱们集中学习的顺序,从而尽可能使大家学得不吃力,尽可能循序渐进,尽可能有效地掌握写诗的方法,领会其中的奥妙,仙认为非常重要。

本人坚持,不能拔苗助长,先统述再分述才是正确的方法,这与一些网上诗词学校的方法恰恰相反。按此思路,今天先同大家分享一篇好讲义,和大家一起谈谈格律诗的整体框架、构思问题。

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谋篇,二是语言。

一、谋篇问题

首先是立意问题。写诗是一种有目的的文学活动,写作的“目的”就是“意”,确定这个“意”就是“立意”。'意’是一种情感、一种观点、一种主张、一种思想。

“意”是爱恨情仇、建功守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孤高自许、不同流俗、怀古幽思、咏叹盛衰、思乡怀人、离愁别绪、风花雪月,这些都是“意”。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唐多令、咏絮”,词的立意偏于忧伤、无助、失望----“嫁与东风春不管”表现出寄人篱下、无依无靠的悲凉;

而薜宝钗的'临江仙、咏絮’她的立意偏于自信、抗争;“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表现勇于与命运抗争,雄心勃勃,春风得意之心情。
红楼梦的诗作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符合每个人的思想境界,性格特点,这就是曹雪芹写诗的的立意。

诗作品要想有深度,应当有明确充分的立意。这个立意应当洗炼深刻,再用不同的手法展现,也就是'意象’的串联,组成'意境。甚至表现层次也是需要不断推敲与强化的。这样才能增加诗的深度与强度。才能创作出立意深远,有创造性、有历史价值的诗作。
立意,也就是说诗词的中心思想,或者说是你要表达的主题。

如果你的立意不成功,那么即使你有再好的修辞手法,再华丽的字句也不是一首好诗。
所有的修辞手法、精警的句子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古人的作品有很多是同一题材的,那么流传下来特别是能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也都是些立意好的作品,绝对不是一些文字华美而立意低俗的作品。

如果要具体的说诗歌的立意是没有办法讲清楚的,因为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借一位词家话说就是:

1、表达的准确性
2、思想的自由性和深刻性
3、视角的民间性
4、主题的鲜明性
5、语言的优美性

我们了解了立意的重要性后,那种为写而写,写完了不知道在表达啥的情况,就比较少出现了。我们要能基本做到先审题,而后立意。立意后的工作便是谋篇,即诗的骨架的问题。再好的立意,没有完整而坚实的骨架支撑也是枉然。

就如一座大厦,在纸上设计的再好,如果建造出来的是风吹即倒的,那还能叫做大厦么?所以立意重要,诗的骨架一样重要。立意和骨架是毛和皮的关系。皮之无存,毛将安附?

“谋篇”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起承转合的问题。起承转合四步独立而连贯的组合成一个诗的整体,四步都重要,没有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之分。

谋篇问题,起承转合问题,最终还是归结在“诗脉”的问题。

什么是诗脉?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线’,起承转合就好像一个个的珠子,需要靠诗脉这条线给串起来,要不然珠子就撒了一地是吧。

审题——立意——谋篇——串线,这是一个一步步下来的过程。

一步紧接一步,在你的线自己没串好前,不要下笔。哪怕思如泉涌,也要先把线串好再下笔。

有人可能会说,怎么这么繁琐,我把诗写出来就行了呗。一开始串线,尽管费些功夫,但是等你串了一段时间后,你就能领会到为什么这么严格的要求你一定要串线了。

有些朋友,写诗结构没问题,起承转合做得很好。就是语言白话,甚至是现代汉语的那种口语化。

二、语言问题

诗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是区别于白话文的,若是像我们说话一样的随意,不经过加工,那么我想也不会有这么多喜爱诗词的朋友们的。一说到诗词,人们第一想到的词便是典雅,是吧?什么是诗家语,再专门探讨。这个是个人修炼的问题。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似乎在什么地方也合适,相对格律诗而言也是如此.诗之所以称其为诗,就因为它有着不同于其他体裁的独特之处,有自己的特点。

诗的整体和局部的配合,总的来说就是情加上景,然后结合起承转合,这样来构成诗的全部。一句话,诗的整体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完整而统一形神兼备。

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常常会听到一个词,那就是'意境’.那么这'意境’到底是什么东东呢?
'意’是诗不可缺失的东西,如果说文字是构成诗的骨架、外形,那么'意’就是诗的灵魂。

诗要有灵魂,这也就是我们所主张的,诗要有所表达,不能为诗而诗。

意,是诗所要表达的主题,也是作者思想的主要体现;意,可明可暗,有内有外.
一部作品可以描写外在的景致,但是通过对情景的描写,再现作者的思想情愫,这就是'意的蕴含’。

因此诗有诗的原则,主题就是诗的灵魂,文字是你再现思维意识的一种媒介.
在诗的规定上,前人的论述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去论述,现在我们只说一下简单的十一不,也就是在诗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不失态

诗者、天地之心。所谓不失态,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平八稳,要尊重事实。

不失态,简单的说就是在写诗的时候,要尊重最基本的事实。比如,我们写山,就要有山的姿势,写水要有水姿.尊重事物本来的面貌,写山要挺拔俊秀,或者雄伟,或者其他有关山势的描写.但是绝不能把山写成像水一样的流动,或者长条腿跑了。一句话尊重事实,换句话说,就是写实!任何文学都来源于生活,它虽然高于生活,但是不能脱离生活的实质,包括玄幻都要遵循思维的最基本的逻辑,这是第一个不失态。当然,还有什么通感,无理而妙之类的东西以后再说。

第二:不繁杂

诗的特点篇幅短小精炼,体裁决定不能有太多的铺垫,所以写的时候要去粗取精,与内容不相干的东西千万不要装进去,也不要凑数!

有时候,写的时候词穷了,就乱七八糟的东东都塞进去,这是不行的.如果这样下去,到最后恐怕连你自己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了。

我们应该确定一个诗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构思,有用的要,没用的不要.
这个不繁杂,相对而言比较好理解的,简单的说就是不要啰嗦.

怎么办?很简单,写诗不要繁杂,这个从唐诗里也可以看到这个特点.任何一首诗都是一个的单一主题
我们所用的字词都是为了这个主题服务的.比如诗可以从小处入手然后去意喻一个大的主题,这就是以小见大。

第三:不质朴

意思就是说写诗的时候不要太过质朴了。
当然这是相对而言.在这里的质朴的意思和'直白’有差不多的意思!
因为诗的字数很少,可以说寸土寸金,最多的七律56字.我们所要做是在56个字里叙述一个完整的内容,不斟字酌句是不行的
因为诗也是文章需要色彩,需要我们去描述,清晰的表达你自己的意思,或者说是你所见到的景,通过诗的语言讲给别人听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极少的文字再现优美的场境,所以润色修饰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如何润色!
一方面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诗进行润色,另一方面我们要避免华丽辞藻的堆积;那么这两个是不是有些矛盾了呢?
这就需要你运用文字这个东西去做到平衡.
我们应该推敲词句,使诗更完美,诗是一个有机完美的整合,
我们都知道白居易的诗是以通俗明白而著称,但是他的诗同样有思想,这个其中的奥妙要大家仔细的去体会。


第四:不踩调

诗有诗的调子,这个意思就是指诗的'平仄,粘、对’.律诗是一种独特的体裁,它有自己的规范,这是其一.
还有一个就是诗的整体特点,不止是诗,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如果脱离了这个整体就是跑题,就像唱歌一样,如果象你们山水客师傅一样,脱离了原来的主旋律也就是唱歌不要跑调,写诗也不能脱离律诗本身的格调.

比如:在写诗的时候一会这样,一会那样,一会鲜花烂漫,阳光灿烂,一会冰雪交加,暴风骤雨.一会哭一会笑反复无常,这都是不踩调的毛病。当然非常特殊的反衬除外.就是一开始写,就要遵循既定的格调。


第五:不束缚

那么这个束缚又是指什么呢?
我们大家都知道,近体诗是有格律的,所以称为律诗,而不是现代诗.这个束缚是指被格律束缚,被政策束缚等各种原因.

这个时候强调不要被格律所束缚,不是说不遵循格律,而是更好的去运用它,让它为我们服务.

我们提倡诗是自由的,是思维形式的自由,创作手法的自由,不要因为别人说的不对,自己就失去判断的能力

以前我们学格律,今天我们强调不要被其所束缚,这个并不矛盾,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律诗的写作方法

一句话,我们学格律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它,所谓方寸之间有天地,只有了解了规律,我们才能运用规律,才能自如的游走于方寸之间,而不是让它来束缚我们.比如我们在格律的范围内写诗,这是自由的,有些偏激的格律也可以酌情处理.束缚有人为的束缚,也有自身的束缚,一定要放开。

第六:不沉静

什么是不沉静呢?
意思很简单.沉:就是沉没的意思;静,就是静止,不动.不沉静,就是不要沉没,也不要静止不动。

具体是指在写诗的时候,不能太过于沉没,当然也不能静止不动,诗是要灵活的,写诗要具有灵动性,所以不能太过沉没,沉没,是沉下去,没有声音,不是沉默,不说话的意思。写诗不得过于张扬,张扬不是诗的目的,也不是诗的作风。写诗要求要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不可以好高骛远,当然也不可妄自菲薄,写诗同样也不可以飞扬跋扈,正所谓'道法自然’。

我们写诗是为了什么呢?

有人会说是爱好,有人会说陶冶情操,总之,我们写诗不是用来教训人的,这点相信大家都是共通的。
一个人的诗风如何,可以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这个人的品质、性情、甚至是人生观,但是这个张扬要和写诗的手法区分开,它不等同于浪漫的诗风.这个张扬是指人的性格在诗中的一种体现,要热情而不是傲慢,夸张但是不能空洞.可以热血沸腾,但是不能目空一切.一种诗风的再现,就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的侧影,写诗应该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弘扬正义。诗也不是用来炫耀的,无论他人的水平高低,都要予以尊重,这是一种美好的品格。我们要做的是顺着思路想开去,然后帮着群友理顺理好,但并不是强制人们的立意。

文人相轻这种思想坚决要不得,这不符合诗的道,更是背离诗道的行为。但这点很难做到,仙还好点,山水师弟更难。
我们在学习古诗,不妨也学习下古人对人接物的态度,在我们这个礼义之邦,这种淳厚的古风,就是在今天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第七:不细碎。

这个不细碎,和我们前面说的不繁杂有些类似。
写诗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犯了细碎的毛病,而不是说你写的诗不够细碎

前面是从取材的大的范围上说的,而这里要更细一些,这个不细碎的意思的是说在写诗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犯了细碎的毛病,而不是说你写的诗不够细碎
当一首诗的素材范围确定以后,我们还要进行更细一步的整理,写诗不是罗列材料的清单,每一个细节都要写进去;
更不是做账,每一笔开支都要体现的一点也不差,要学会合理运用素材,有繁有简,层次分明,不能面面具到,要把握主要的来写.
写诗作文章都是如此,手法只是一个方面,要做到自己独特的理解
比如写人,要看你想体现的主导思想是什么,要突出主体,不能把人的每一个细节都写进去,每一个毛孔,每一根头发,这个和现代文学的一些写作手法相似。

我们所要的目的,就是达到自己的理解,这是不细碎.罗里吧嗦一大套 还不能让人知道你在说啥。要学会合理运用素材,有繁有简,层次分明,不能面面具到,要把握主要的来写.重点突出,分清主次。

好,今天就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到这里。

梦在江南外,诗人。原名王吉,男,1989年出生,北京房山人,诗歌中国首位免审会员,最右APP古风达人, 其代表作《乱语集一》、《乱语集二》、《乱语集三》、《无题》古风系列。

写诗,不是炫耀,而是写心

梦在江南外

我写诗七年,混迹在各个诗圈里,业余的我见过,专业的我也接触过,都是或多或少有些共同的陋习的,我就总结一下几点:

一、簇拥风雅,不说人话

写诗、看诗是为什么?大概大多数人都是给自己加个风雅的帽子吧,毕竟自古诗人都是清高的代名词,跟诗人扯上关系,自然是风雅的一种表现,这类人一般都以因为喜欢而写诗为借口,甚至自己也深信不疑,其实,很好判断,这类人目的不纯,也就不可能在诗上有所进展,所以到处说诗而不怎么写诗的大多是这类。他们凑出来的诗都是浑然无味的,但这类人很聪明,他们写不出韵味,就拿辞藻典故做文章,什么晦涩用什么,生拼硬凑让你看不懂,然后你问他意思,他就叹息摇头,说懂得不需说,不懂的不必说,知音难觅啊。

其实这也不算陋习,只能算是写作方式不好,真正的陋习是在生活中,写诗晦涩,说话也晦涩,跟你回复个信息也是之乎者也的。就像有次,我跟个大诗人同样看到一个笑话,我笑的像个傻子,他却高深的一个认真脸,对着那笑话说“有趣,着实有趣,王兄你认为呢?”然后我的笑声戛然而止,表情像吃了个死苍蝇一样,苦笑回道:“然,,然也,有趣的紧,此作者乃人才也。”然后他又一副悲天悯人脸,道:“唉,如此才华,不入我道,甚是可惜啊。”听到后,我很想表达下我对他的敬意,可文采有限,接不上了,只能摇头叹息。

二、本末颠倒,好为人师

一些诗人,尤其是主流诗人,这些人对写作技法、诗词格律尤为精通,总是喜欢到处交流指点。先说交流,我认为交流其实是写诗最大的阻碍,尤其是上升到社交的交流。写诗是种能力,不是种知识,只能练习,不能学习,交流无非是让你平仄掌握的牢一点,句式掌握的多一点,可没有用,那是本末倒置,诗之所以有韵味,是因为有灵性,掌握再多知识也是无用的。

这就延伸出了下一个问题,说教,很多人都喜欢说教,因为表现自己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贬低别人,而贬低别人最妥善的方式就是说教,现站在最高点,让对方无法反击。还有一种说教,是因为枷锁,有次,我写了一首古风诗,有一个写诗很久的老同志评论:“好,真的很好,可惜平仄不对,毁了一首好诗啊。”年轻人喜欢展现自己去说教别人,我可以不理,可老同志的回复却让我心痛,我希望他只是在下意识的贬低我,因为如果不是,那他这辈子也很难登堂入室了,因为他困于诗的皮囊太深了。

三、自命清高,冷眼众生

这是我最厌恶的陋习,可却是大多数人的通病。诗人清高吗?清高个屁,尤其是那些自杀的诗人,说什么世间多脏多脏,我要逃离这个世间啥的,这类人胆小懦弱,自私自利,丢下父母妻儿,一个人没责任感的寻死,也许死的那一刻也会因剧痛而挣扎后悔吧。更可气的是还有一批人以他们为荣,每次提到那些自杀的诗人都是一脸崇敬,说那是正道的捍卫者,那是坠落凡间的天使,他用死警醒了世人。每次见到这类人我都想上去打他,边打边告诉他,为救人牺牲的消防员、为缉拿毒贩牺牲的警察、为抢险救灾牺牲的战士他们才是捍卫者,他们才是天使,你们这帮只会写诗骂这骂那的算什么东西,你们清高个屁。

这不是气话,比别人多会几个典故,会写几个有格律的段子就可以清高了?诗是最早歌颂劳动人民的,写诗早就失去了她应有的意义。哪怕是唐诗宋词,也不过是众人消遣的项目而已,我们常说戏子当道,诗人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戏子呢。清高,与你会不会写诗无关,你在不良风气面前不低头,你在烦扰世间中能保持自我,这才是清高。现在大多数诗人都桀骜不驯,冷眼看人,觉得与诗有关就高人一等,对这些人,我奉劝,诗人,是两个字,缺一不可,不要学会了写诗,就忘了做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学堂】论诗词创作中的音、象、意
律诗的创作
漫谈如何学诗
中华古诗词绝句第十二课 情真
格律诗快速入门指南——(四)如何写好一首格律诗
杨逸明《改诗实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