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北师大书法博导倪文东教授|与书法名家一起访碑游学

书法作为中国艺术门类中独具魅力的一种,完全是以中华文化为土壤而萌蘖、开花、结实的一门国粹艺术。

本次由国内最专业的文化旅行平台“多彩自游”,精心巨献:京师书法文化之旅、 兰亭书法文化之旅、丝绸之路书法文化之旅、长安书法文化之旅、湘桂书法文化之旅、齐鲁书法文化之旅、中原书法文化之旅,7个极具书法历史的文化旅行目的地,探寻书法文化根源,访遍各大著名碑石、摩崖、墓志、青铜器、书法墨迹集萃之地,为书法学习者和书法爱好者搭建一条直面古代经典书法作品,与古人对话,与书法大师一起旅行,游览祖国大好山河,与国内书法名校研究生以书会友,通往书法艺术的访碑游学之路。

我们荣幸邀请到国内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倪文东先生作为我们首期“中国书法文化之旅”的总顾问,带我们领略书法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内涵。

◆ ◆ ◆

倪文东教授简介

倪文东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长城书画研究所院长、京师印社社长。致力于研究书法和教学的创新理论和传承。主编和出版有《20世纪中国书画家印款辞典》《中国篆刻大字典》《书法创作导论》《书法概论》《篆刻临摹与欣赏大典》等30余部著作、教材和大型工具书。

倪文东教授是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评委,教育部人文社科奖评委;书法教学成果三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曾在北京、西安、太原、黄陵、新疆和台湾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展览;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陕西美术博物馆、清华大学等收藏。

◆ ◆ ◆

▼ 多彩自游访谈

多彩自游:倪教授,您怎么看待我们开发的即将发布的这次“中国书法文化之旅?”

倪文东:实际上我一直在践行一个中国书法文化之旅的实践。30多年来,我走遍了祖国大地,把旅游和访碑结合起来,从一个书法教师和专业教学的角度,或者自行外出考察碑石,或者带领我的学生访碑游学,把考察碑石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这是一件对书法学习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能把它推而广之,让更多的年轻人,让更多的书法专业的老师,书法专业的研究生,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参与,岂不更好!让他们跟着老师一起去访碑游学,对他们开阔眼界,提高专业知识等,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书法学习不仅仅是临摹碑帖,还需要到大自然中,到田园当中,去亲眼看一看那些碑石、墓志、摩崖等。

▲倪文东教授与启功先生

这次能够与你们“多彩旅游”合作这个项目,我觉得非常好。我的学术和教学思路能在你们的工作当中实现,我感动非常高兴,所以我非常愿意做这个项目的专业顾问,能在每个项目启动前,能对这个项目做一个详细介绍。如果我有时间,能够亲自带队给参与项目的书法专业师生和书法爱好者,做现场讲解和和指导,我觉得他们收获会更大。书法专业的导师带着大家去访碑,大家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就像到西安碑林博物馆一样,好多人进去看了,因为碑石太多,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一个所以然,许多真正的书法名碑,却没有看到,就是看到了,也不知道此碑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格特点。有了专业老师指导就不一样,他会按照历史线索,逐步、仔细、系统地考察碑石,进行现场讲解,将那些碑石的历史文化、作者风格等详细告诉爱好者。所以,有专业老师指导和没有专业老师指导差别很大。

▲倪文东教授出版的书籍

我想做这样的顾问和导师,我有这个责任推广书法、推广传统文化、推广这种中国文化旅游。这也是我们书法家的一种社会责任意识,我们要有担当,让更多的?都去了解书法文化,指导大家无论什么时候外出旅游,就是要看碑石、青铜器、楹联书法,这样的旅游才有价值,人生才有意义,才有精神享受。所以,我们这个书法游学项目,实际上是给书法爱好者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倪文东教授书法创作

◆ ◆ ◆

多彩自游:您对目前书法游学、文化旅行这样的形式有着怎样独到的看法和期许?

我觉得访碑游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离开教室,走出学校,去田野考察访碑,接触大自然。画画的人要去写生,看山看水,写山画水;写书法的人也要亲近大自然、访碑游学。什么叫访碑呢?我举个例子吧,像汉代非常有名的碑《封龙山颂》和《祀三公山碑》,这两通汉碑在河北的元氏县,许多书法专业的学生不知道,更不用说有机会亲自考察了。又比如说山东曲阜的孔庙的“汉魏石刻馆”有著名的《张猛龙碑》,它是魏碑,还有著名的汉碑,《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等。首先我们从书法学习方面,你要了解这个碑,是哪个时代刻的,是什么书体,谁刻的,内容是什么?现在还在不在?保护的怎么样?通过访碑你就会知道,《礼器碑》保存在山东曲阜孔庙,《礼器碑》为什么会在山东呢?因为它和孔庙有关系,记载了孔庙祭祀的礼器的文字,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倪文东教授陕西昭陵碑林拓碑示范

又比如说汉中,有著名的《石门颂》,汉中的摩崖刻石,都和汉中修道路有关系,因为古代从关中到巴蜀地区,道路很艰难。每一任官员要带领老百姓修路,你把路修好了,老百姓就给你刻石纪功,所以它这些摩崖刻石就是一种文化。有了碑石的历史,有了文化,你就可以看到它们的文献和文化价值。

让学生走出课堂,让老师走出工作室,走到田野当中,走进博物馆,走进石刻馆,看看书法作品的真实面目。比如,我们大家经常临摹学习的《集王圣教序》碑帖上的字形都比较大,但当我们来到西安碑林,就会发现《集王圣教序》的原碑字形并没有这么大。为什么要放大呢?因为出版社为了让大家看的比较清楚,就把字形放大了。所以我觉得所谓访碑游学,就是让大家看到了原始的书法碑石,看到原来的面目,真实的面目。这样的考察直观性非常强,可以让你感觉到,面对古代的碑石,我们可以直接和古人对话。这样的一种感觉,是与大家和在书本上和碑帖上看到的完全不同。

◆ ◆ ◆

多彩自游:作为书法名家,请您从书法专业的角度给书法初学者和爱好者一些学习方面的建议?

我认为书法学习有三个重要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先要有一个好的老师,学习书法在过去是私塾式的,现在我们进入院校,像我们的小学生,当然有老师给他指导,那么成人就没有老师的指导,在实践当中摸索,这样学起来进步就比较慢。我觉得到各地的研修班、教学班、找一个导师来指导,这样进步就会快一点,不会在黑暗当中摸索,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不会走偏。选导师呢,要选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和文化背景、有专业层次的老师。

第二个环节就是多临摹碑帖,学习书法最好的办法就是临摹古代优秀的经典书法作品,如《兰亭序》《千字文》《洛神赋》等,只有经典书法作品,才能流传下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倪文东教授与他指导的书法系学生

第三个环节,就是方法。每一个书法家都有自己特殊的学习和创作的方法,我们叫做艺术创作语言。他的用笔、结构、章法,个性风格等,都与众不同。王羲之与颜真卿不同,颜真卿和苏东坡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呢?人生经历不同,不同时代造就不同的人格,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修养、不同的家庭背景,造成了各个文化人的性格。学书法是不能着急的,一定要坚持。学习书法,就是一种磨练人的意志,增强人的自信心。

有专业老师指导、认真临摹碑帖、掌握学习方法,有了这三个环节,持之以恒。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慢慢就成就了自己的书法艺术。

◆ ◆ ◆

多彩自游:倪教授,近年来您以大篆作为自己的创作研究方向,但大篆是西周时期的产物,距离现在时间历史久远,是什么让您精研篆书呢?

书法是对汉字的加工和美化,在正确书写汉字的基础上,对汉字进行美化加工。所以每个书法家都会有自己的选择,篆、隶、楷、行、草不同风格,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书法风格。我为什么要选篆书,因为我觉得篆、隶、楷、行、草,这5种书体当中,篆书最难,是古文书法系统。是西周时候的古文字书法,所以学写篆书需要有文字学的基础。一个文字,它的本意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写,它是象形,还是会意?所以我觉得篆书是整个书法的基础,但他又非常难。作为教师,我想把篆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研究方向、教学方向和创作方向,也是为今后的创作打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

目前写篆书的人比较少,物以稀为贵嘛。大家都写楷书、写行书、写隶书。写篆书的人少,那我就写一写篆书,跟别人不一样。这种书体说实在话,现在有100个书法家,也就三五个写篆书。

▲倪文东教授大篆鉴赏

◆ ◆ ◆

多彩自游:最后您能给我们讲一些关于书法文化旅行有趣的故事吗?

曾经有个日本老太太经常到中国来访碑,她有一次来到了汉中,一进汉中博物馆的门,她就扑通跪在地上,大家觉得很奇怪,看她很虔诚,很真诚。她说她一直临摹《石门颂》的书法,能不能摸一下这个石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那不行,石刻是文物,不能摸,别说你日本人不能摸,中国人也不能磨,摸得多了,就摸坏了,字就没有了。她又说,我能不能拍张照片,咱们说照片也不能拍,照像也对文物有损伤。但她年纪那么大,一个老太太从日本千里迢迢赶来中国,馆长就欣然同意了,说可以拍个照片,但是不要使用闪光灯。她非常激动,就跪在地上磕头,然后照了照片,说回去让我的孩子们看看,我真正从日本到了中国,看到了我日摹夜临的隶书《石门颂》的碑石,原来是长得这个样子,我终于见到了真佛。

还有,日本有个白扇书道会,是日本一个著名的书法组织,会长是种谷扇舟,他在世的时候,每年都要带着日本的书法代表团到中国的陕西汉中去访碑,考察《石门颂》、《石门铭》等。有一次他们又来到汉中博物馆,说是看完之后感受非常深,而且年纪也大了,说能不能在你们这立一个碑石?馆长说那不行,我们中国的地界,你们日本人立碑石,那不允许。种谷扇舟说,那我们自己把碑石运过来,刻好字放在这里做一个纪念行不行?咱们馆长说,那我要问问你要写什么字。他说我写八个大字:“汉中石门,日本之师”。馆长说那可以啊,这是说明我们汉中的《石门颂》等摩崖石刻,是日本文字和书法的源头。所以,大家现在到汉中博物馆,就可以在高台上看到这块石碑,就是种谷扇舟先生亲自书写的“汉中石门,日本之师”八个大字,也成为中日书法文化交流的友好象征。

附:倪文东教授书法作品鉴赏

多彩自游-中国书法文化之旅访碑游学项目特邀艺术专家

1. 项目总顾问、主任委员:

倪文东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 专家委员:

谢小青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天曙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语言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 放

(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乐朋

(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教授、书法博士)

刘小华

(兰亭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傅如明

(西安工业大学书法系副教授、书法博士)

李逸峰

(西北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如果您也热爱旅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也想成为我们的旅行达人。

请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多彩自游]

我们将把您旅程的故事写下来,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不止于发现-多彩自游旅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倪文东教授访碑游学(9)
书教•视野||访碑游学 :写在陕西金石书法遗迹考察前
写毛笔字,怎么可以不去看“碑”?
跟倪文东教授访碑游学(28)——山东篇之一:泰山
《朝侯小子残碑》:一扇了解古代文化的窗口
书法名词解释11: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