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缅怀|梨园传奇——孙毓敏

讣告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荀慧生大师亲传弟子孙毓敏先生,患多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于2023年3月28日晚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孙毓敏【红娘】

1959年夏天,北京戏曲学校应届毕业生考试演出座无虚席。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等驰名中外的京剧“四大名旦”几乎全都在场。一出《断桥》刚刚演了一半,荀慧生就对身边的人说:“演白素贞的这个胖姑娘不错,在台上挺放得开。她叫什么?”“她叫孙毓敏,今年刚刚19岁。”不久,孙毓敏果然被选进了荀慧生京剧团。不过,孙毓敏万万没想到,此后等待她的竟是一条那么艰难,那么曲折的路。确切地说,是那样一条以血泪浸润出的辉煌之路。
初尝成功骄傲
俗话说,“无旦不荀”、“十红十荀”。荀派艺术那诙谐幽默、活泼俏皮、神采飞扬的表演风格,早就令孙毓敏心驰神往。因此进团不久,她在观看荀先生示范排演《荀灌娘》时,竟看呆了。散戏后,她情不自禁地在后台学着荀先生的样子,唱起了《荀灌娘》中的西皮慢板。不料刚唱完就引来了一阵喝彩声。过了几天,剧团管理员通知她:“明天荀先生要看你演一场《荀灌娘》。”孙毓敏一愣,说:“我学都没学过,光看过老师排练,哪儿会演呀?”管理员告诉她:“看的就是你有没有这聪明劲儿!”孙毓敏暗自思忖:好!既然如此,我就大胆发挥吧。第二天,孙毓敏凭着记忆,果然把《荀灌娘》中的“兄妹射箭”一场表演得惟妙惟肖。荀先生当场就特准她可以去自己家中学戏。从此,孙毓敏成了荀慧生的一位正宗人室弟子。
在荀慧生京剧团的短短5年里,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生活非常艰难。为了养活母亲和小妹,孙毓敏不得不偷偷去医院卖血。但是,孙毓敏那时的心情却是非常舒畅的,因为剧团几乎天天有演出,一年常常要演300多场次。正是在这大量的舞台实践中,孙毓敏在荀剧团很快脱颖而出。尤其是她主演的荀派代表剧目《红娘》,深得荀老先生的真传,更是被京剧界公认。有一次在武汉演出,孙毓敏第一句台词刚刚唱完,台下就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竟把她吓了一大跳。更让孙毓敏难忘的是,她还曾去中南海为毛泽东、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做专场演出。当时毛主席拉着她的手亲切问她“南梆子”曲牌的来源;周恩来总理在看完演出后更是语重心长地叮嘱她:今后一定要继续为京剧艺术做贡献。
不堪辱以死示清白
好景不长。就在孙毓敏的事业蒸蒸日上之际,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浩劫悄悄袭来了。孙毓敏先是被下放到河南省京剧团,后又因曾与港商谈恋爱而被扣上了“特嫌”的罪名游街批斗。听着那一声声“打倒孙毓敏”的口号,看着那一张张侮辱人格的大字报,她想起了京剧里“士可杀不可辱”的铮铮唱词,想起了尤三姐自刎前“以死明心”的自我剖白。她觉得,这次恐怕该轮到自己了。
不过,这死的决心并不是好下的。孙毓敏放心不下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母亲。在她7岁时,父母就因感情不合离了婚,此后,母亲一人靠微薄的收人把她们姐妹三人带大。为了让孙毓敏学戏,母亲又毅然带着两个小妹同她一起从上海迁到北京。为了凑足戏校每学期的学费,在那长达7、8年的时间里,母亲和两个小妹经常靠稀粥咸菜度日。因此,这样离开母亲实在令孙毓敏于心不忍。但是,批斗会和无终的审讯却在一天天地升级加码。孙毓敏终于在精神的极度重压之下,作出了难之再难的抉择:我不是“特嫌”,我要清白!
1968年一个阴沉沉的冬日,当一个有数千人参加的更大规模的批斗会就要向她袭来时,她流着泪推开了三楼的窗户,凛冽的寒风袭来,她最后看了一眼给了她荣誉也给了她莫名屈辱的大地,决然跳了下去……
十年创造血泪传奇

孙毓敏【埋香幻】

然而,孙毓敏却没能死。她被树杈绊了一下后重重摔在水泥地上,腰椎被摔成压缩性骨折,双足跟骨被摔成24块!她变成了一个瘫卧在床的重度残疾人!
可以说,此后如果没有1976年“四人帮”的被粉碎,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唤回的文艺春天,孙毓敏可能会永远在病床上了此残生了。但是,当希望的阳光从窗外投射到病床上时,已瘫痪了数年的她,心中又陡
然升起一线希望:她想重新站起来.她想重新登上魂牵梦绕的京剧舞台!不过,在当时所有人眼里,这都是一个天方夜谭。
在没人的时候·她悄悄掀开了被子,那双曾在舞台上碎步疾跑有无穷魅力的“小红娘”的脚,已萎缩变形成了鸡爪状,足底凹凸不平、骨棱参差。当她试着把脚挪到地上的一刹那,那撕心裂肺的剧痛几乎使她叫出声来。那双勾曲歪斜的脚已承受不起任何重量了!但终于,她还是咬住牙关踩了下去。一时,无数钢针刺入了骨髓……
血一次次地染红了孙毓敏的双脚。她终于站起来了。半寸,一寸;一步,两步……几个月后,孙毓敏终于可以拄着双拐走路了。可是,这与重登舞台的梦想相比,相差得又多么遥远!孙毓敏把目光投向了医学上的突破。然而,面对她的X光透视片,上海一位最具权威的骨科专家告诉她:你能走路已是奇迹,不要奢求更高了,你伤得太重了!
孙毓敏重又把目光转向了自己:她不服这种“判决”。斗转星移,一步步地“苦行”中,命运竟也在这位不凡的女性面前低了头:她居然扔掉了双拐,又脱去了固定脊椎的钢背心。当她能一瘸一拐地走路时,她竟然决定以登楼梯的方法把凹凸不平的脚骨棱一步步生生磨平!1级,2级,3级;50级,500级,1000级……鲜血伴着难以容忍的剧痛几次都使孙毓敏昏了过去。但每次,她都爬起来继续向上“磨”……终于孙毓敏开始甩水袖了,继而又开始练圆场了……
1978年8月,当“文革”10年后首次“梅、尚、程、荀”京剧流派调演在北京拉开帷幕后,随着一阵嗒嗒嗒的鼓点声,孙毓敏扮演的“红娘”,如一只出笼的小鸟,以超出一般速度的圆场步”飞”到了台前,当她以俏皮的一瞥向观众亮相时,台下立即送来了暴风雨般的掌声。看着舞台上这位天真活泼、玲珑乖巧而实已37岁的“小红娘”,人们惊呆了,继而眼睛湿润了
……谁都明白:孙毓敏在中国京剧舞台上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奇迹!
着眼明天再创辉
在这次调演之后,孙毓敏正式调回了北京京剧院。那一年,仅《红娘》这一出戏她就演了100多场。此后,她不仅把京剧《金玉奴》、《双玉缘》等搬上了荧屏,还陆续参加了《三姑闹婚》等十几出新编历史剧的创作演出。1985年,她和刘长瑜、李维康联合演出的《龙凤呈祥》,在上海引起了极大轰动,甚至美国、香港的一些戏迷闻讯后也专程赶来观看。这一年,孙毓敏不仅荣获了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还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90年代,孙毓敏的艺术事业更上一层楼。她的艺术足迹不仅遍及祖国大地,还多次应邀赴美国、香港、台湾演出和讲学。1991年,已经51岁的孙毓敏,又以新编历史剧《痴梦》中的精彩表演,一举摘取了全国首届梅兰芳京剧大赛金奖。然而,孙毓敏并不满足自己在京剧舞台上创造的种种奇迹,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京剧艺术的未来——她想将自己这代艺术家的艺术瑰宝早日传给后人,为中国未来的京剧舞台缔造无数个小“梅、尚、程、荀”。于是,在“京剧危机”四起的日子,她毅然决然地回到她的母校——北京戏曲学校,当起了一校之长。
5年来,孙毓敏“默默无闻”了。然而,她的学生们却开始小花竞放了,她的学校已成为一个真正的京剧艺术的摇篮。经费的拮据自不待言,市场经济的冲击自不必说,5年里孙毓敏克服重重阻力,采取了一系列造福京剧未来的不凡之举:为了京剧事业的未来,她率先打破门户之见,陆续为学校引进盖派、齐派等表演体系;为培养京剧跨世纪人才,她支持学校不拘一格地在各地选拔了20多位各怀绝技的京剧“小神童”,并亲自带他们赴港演出…
就在孙毓敏为她的戏校为她的孩子们不遗余力时,又一个喜讯从美国传来,她获得了1996年度亚洲最佳艺人终生成就奖。在此之前,梨园只有张君秋、刘长瑜获此殊荣。孙毓敏的传奇并没有结束,她还将继续创造新的梨园传奇。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毓敏老师在梨园春舞台上表演京剧《红娘》,真过瘾!
京剧音配像《红娘》荀惠生 孙毓敏
中国京剧音配像 |《红娘》录音:荀慧生 配像:孙毓敏
京剧界历史上,孙毓敏有哪些故事?
一条椿树胡同 多少梨园旧梦
京剧《杜十娘》荀慧生主演 孙毓敏配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