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熟地区人类史前推1200年
userphoto

2022.06.16 上海

关注
《苏州日报》2022年06月12日 A03版
  苏报讯(驻常熟记者 陈洁 通讯员 张绿漪)近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出具了一份碳十四测试报告——来自常熟市梅李镇何村的土壤样本中存有距今67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时期遗迹。该鉴定结果将常熟地区人类活动史前推1200多年。

  “梅李何村的遗址,是常熟境内首次发现的马家浜文化遗存,不仅改写了常熟地区人类活动史,对研究该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下游文化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学意义。”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文博研究馆员、何村发掘项目负责人张铁军说。

  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代表,因浙江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遗址而得名,距今约7000至5800年。此前,常熟境内发现的最古老原始社会遗址是原谢桥新光村钱底巷的崧泽文化遗址,迄今5500多年,而崧泽文化正是承接马家浜文化的重要文化阶段。

  考古调查勘探表明,何村文化遗存处于马家浜文化中晚期。在众多出土文物中,有一件保留较完好的锅形容器——红陶釜,常熟博物馆馆长谢金飞介绍:“这件容器是马家浜文化中较有代表性的器物,在当时主要用于烹煮食物,陶土颗粒较粗,透气性很好,功能类似于现代的电饭煲。”

  2020年7月,考古团队在常熟梅李发现何村遗址。经现场发掘,考古团队明确该遗址保存较完整区域面积约600平方米,整体文化堆积层厚度约0.9米至2米。现场先后发现了从马家浜文化时期至现代共10个文化层,1至5层分别为现代、清代、明代、宋代、东周时期文化层,6至10层为马家浜文化时期文化层。

  该遗址共发掘墓葬37座、灰坑44个、沟8条、水井3口,其中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墓葬34座、灰坑36个、沟3条、水井2口。在墓葬发掘过程中,共出土石、玉、瓷、陶、角等不同材质器物100余件(组),以马家浜文化时期陶器和石器为主。陶器类主要有釜、豆、甑、盆、碗等;石器类主要有铲、斧、锛、砺石、凿等;玉器类出土玉璜1件、玉块1件、玉管3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古又有重大发现!常熟历史再“涨”1000年!
常熟的史前文化
马家浜遗址50年后再发掘 20091117
三角城那些鲜为人知的事儿
齐家文化的研究与突破(甘肃马俊华)
仰韶文化“陶鹰鼎”的定名及相关问题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