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苏州的茶馆与茶会
《姑苏晚报》2022年11月07日 B05版

  华永根

  一

  旧时苏州茶馆业兴旺发达,店铺遍布大街小巷,这是与苏州人素来讲究沏茶品茗的传统习俗分不开的,加上苏州人喜闲爱食擅过舒适慢生活,有道是早上“皮包水”(吃茶),下午“水包皮”(洗浴),在苏州每天上茶馆成了天经地义的事。

  苏州茶馆有着悠久历史,有词道:“苏州好,茶社最清幽,阳羡时壶烹绿雪,松江眉饼炙鸡油,花草满街头。”唐时白居易在苏州开凿山塘河,去虎丘游玩的人数大增,山塘街成了酒楼茶肆聚集之地,“茶寮高隐绿杨枝,玉几堆盘位置宜”,每逢节庆、市会、花市,虎丘“旁山一带,到处茶棚”,供人消遣。

  据史料记载,茶寮是茶馆的雏形,始于南北朝。茶铺是茶馆的初级形式,唐开元年间已有大量茶铺开设。历史上茶馆有茶坊、茶肆、茶室、茶居等多种称谓,明清时期苏州茶馆还称茶社、茶蓬,随后改称茶楼,又往往冠以“源”“园”“苑”等字眼以示风雅。

  清徐扬所绘《盛世滋生图》中,茶室就有好几处。其中胥门城根下临河街市上有一处,两开间楼面右侧悬“松(楼)茶室”店招,左侧悬“精洁馄饨”店招。看来是一家颇具规模兼供点心的茶室。另外虎丘山前正山门东边,有两开间,右边有“茶室”店招,左边有“酒馆”招牌。乾隆年间虎丘山畔“山景园”等酒家饭店,以“客人进酒楼入座必先奉香茗待客”而著称,清顾禄《桐桥倚棹录》记这样的酒楼、茶肆在山塘街有十余处。这些店家大多门临塘河,处在青山绿水间,装潢考究,古朴素雅,室内以书画点缀厅堂,其中著名的有斟酌桥畔“东情园”,虎丘碑亭后“一同馆”等。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我国东南繁华的商业中心,阊门、胥门等运河水道总是商船樯桅如林,物贸兴旺商贾云集,茶馆又成为商人聚会、洽谈生意的重要场所,仅在胥门、阊门地区的茶馆酒肆就数不胜数。城内小桥流水,文人雅士荟萃,工商人士居多,上茶馆吃茶成了每天必做的事,故而大小茶馆遍布街巷,那一时段据史料记载,苏州全市有大小茶馆近200家,另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茶摊、茶棚。

  二

  清末至民国初年,苏州茶馆分布大致有以下几个路段:

  临顿路一带老茶馆特别多,几乎数十步即设一茶馆,自北向南有富春楼、龙泉、壶中天、方园、群贤居、仝羽春、玉龙园(后改为四海楼)、九如、顺兴园、锦阁、怡鸿馆等。

  观前玄妙观茶坊亦多,且历史悠久。著名的有三万昌、雅聚园(后改名品芳)、玉露春、春苑,正山门后街两侧有第一蓬、第二蓬、第三蓬三家茶坊。

  观前街东有云露阁、观西有汪瑞裕、茂苑、蓬瀛、彩云楼等。

  宫巷内有桂芳阁、小如意、聚来厅。

  太监弄有怡和园(后改为吴苑深处)、清风明月楼。

  护龙街(今人民路)有啸云深处、聚园等。

  东、西中市有德仙楼、中和楼(后改为春和楼)、梅苑、大观楼、鸿春等。

  皮市街有隆畅、齐苑、同春苑三家老牌茶坊。

  养育巷一带有胥苑、日升楼等。

  阊门外有卒园、大观园、和园、福安、长安、啸云天、龙园、玉楼春、亦园、南星阁等。

  葑门城门外有椿沁园、风苑。

  娄门外有鸿园、升平楼。

  盘门外有春风得意楼、四海楼等。

  胥门外有易安、万象春、明园、漱芳、易园等。

  除上述这些有名声的茶馆以外,苏州城里城外还有许多老虎灶供应热水,也有散台吃茶以及规模小、设施简易的小茶馆。几张方桌,几条长板凳,设在水灶店门口,尤受老人欢迎,吃一个方便、随性,抽烟吃茶逍遥自在,原也是一乐。

  三

  苏州茶馆的一大特色就是有茶会,即同道业者聚集在一起吃茶论事、处理相关事务,且都有固定茶馆,那时苏州常有茶会的茶馆不少。

  彩云楼茶馆,当时是苏州象棋棋会之地。吃茶论艺,讨论赛事、选拔棋手、外出参赛,也组织市级象棋大赛,比出年度冠军,喜欢下象棋的人都汇集于此。

  玉露春茶馆,在夏秋总是人声鼎沸,嘈杂非凡,除吃茶外此处更是斗蟋蟀的场所。一些人用斗蟋蟀进行赌博活动寻求刺激,在茶会上有时评选出年度蟋蟀“大将军”“状元”,还进行蟋蟀盆等工具交易。

  玄妙观春苑茶室是鸟市一角,室内鸟声争鸣,有时连呼“好娘娘”者,非人也,乃笼中之八哥。苏州爱鸟养鸟的人很多,那家茶馆总是人头攒动。

  肖家巷口的金谷茶馆拥有很多茶客,围棋名手云集于此交锋。在黑白粒子里寻求快乐,有时那里叮叮当当落子声音传出,有人还以为那是酒馆。

  宫巷桂芳阁茶室常被称为“蚂蚁”的人占据,“蚂蚁”是旧时对房地产中间人的别称,他们聚集在一起吃茶,交流房源信息,商讨房屋价格,促成房屋买卖。

  玄妙观三万昌,店前门在玄妙观,后门直通大成坊,规模大,茶客多,有好几个行业的茶会在这里,如米行、米店、酱园、油坊等,从业者每天都来这家茶馆,交流商情,定价格,做交易。

  玄妙观内品芳,也是一家较大规模的茶馆。店内堂口多,前堂为道教或营造业茶会。中堂为面粉业人士吃茶。后堂为苏州官场人士品茗之地。

  观前汪瑞裕茶号,店主为促销茶叶,推出购买茶叶者可上楼免费泡饮的服务,生意兴隆。其三楼茶座,长期被当时《大光明报》主笔等人使用,他们在此吃茶、编报。

  苏州另有两家茶馆凤翔春、胜阳楼,茶客多数是为诉讼而来的人。因为凤翔春靠近高等法院,胜阳楼贴邻地方法院,来此吃茶者有讼师、律师,他们在茶馆中见当事人。

  养育巷一带的胥苑深处,是一家著名茶馆,布置典雅,茶室四周靠墙有卧榻,出名的吃困茶就出于此。南厅、西厅吃茶,茶客均是该地区的名流、文儒,极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他们在此吃茶论文。

  观前太监弄吴苑深处茶馆是当时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苏州老茶馆。始于清末民初,苏州各种行业茶会多集中于此,苏州一些头面人物、文人雅士也多在这家茶馆品茗论事,那时去吴苑深处上茶会是一件时髦的事。

  枣市街明园茶馆,平日茶客都是附近居民和四乡上城的农民。一到蚕茧上市则营业额倍增,木渎、横泾、香山等地的蚕农都在此吃茶,等候蚕行开秤。

  小日晖桥堍有一家名叫易安的小茶馆,双开间楼房,前门临闹市,后门靠近运河,生意十分兴旺。茶客都是一些船帮人士,天南地北、各路“神仙”都有,异常庞杂。

  胥门外盛家弄古老的漱芳茶馆,有五开间楼房,规模不小,布局带有田园乡镇风格。胥江三镇的头面人物常在楼上堂口吃茶,商谈社会事务。楼下茶客有横塘、木渎等地进城的肩挑小贩,全城马车帮也在此集会吃茶。

  渡僧桥堍卒园和玄妙观春园两家茶馆都靠近菜场,早上茶客都是饭店、酒楼里的厨师,在菜场里采购完食材后来此吃茶吃早点,稍事休息即分别离去。

  四

  苏州茶馆里茶会众多,各行各业自有选择,一时还真难说全。可以说旧时苏州,有多少种行业就有多少种茶会,或许社会上有多少种工种、职业就有多少种茶会。还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过去没有更多娱乐活动的时代,茶馆吃茶成了最受喜爱的消遣方式。茶馆也被赋予了多种功能,在吃茶、茶会里,种种社会信息、新闻、野闻、闲文都在此汇集,找工作、做生意等往往都在吃茶、茶会上解决。当时社会上盛行一种“吃讲茶”的做法,一些人犯了小事请人到茶馆调解、摆平,其中也掺杂各种敲竹杠吃讲茶之事。那时茶馆又被称为“百口衙门”,似乎在苏州茶馆里没有解决不了的纠纷事体。

  在当时的茶馆里除了吃茶,苏州人还抽烟聊天,肚子饿了喊堂倌送上大肉面、蟹壳黄、生煎馒头、斗糕、肉团子等各种小吃,随喊随到,吃一个舒服。另有一些提篮托盘叫卖小吃以及卖烟、卖水果、卖报、卖唱、擦皮鞋等各色人等,也常在茶馆兜生意。那时在苏州,有些人即便没有任何事体,清晨也去茶馆,坐上一刻钟,随后去干正经事,不到茶馆,整天如同丢了魂似的不踏实。更有些苏州人把茶馆看成半个家,清晨起身直奔茶馆,在那里刷牙洗脸,随即落座吃茶,所以那时有些茶馆的木柱头上挂满客人的牙具脸布。还有遗老遗少在茶馆坐得清闲,总是骂骂咧咧,发牢骚,骂得口干了,呷口茶润润喉咙再骂,这些人常被人称“茶馆痴子”。

  在苏州众多的茶馆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忠实的老茶客,整天必来茶馆,吃茶总有自己的爱好。绿茶或红茶店家跑堂茶博士一目了然,随到随喊“绿眉”(绿茶)、“红眉”(红茶)一壶。有些茶客另加菊花,就喊“绿眉加菊”,一应俱全。那些老茶客刚一落座,茶壶茶杯即会送上,随后送上热毛巾,装好一筒烟点好一根纸捻,递过来。

  旧时苏州茶馆吸引着形形色色的人吃茶寻乐,茶馆成为人间乐园。在茶馆里总能放纵一下,不论逃避重压还是消磨辰光,在茶馆总能享受到闲适的趣致。

  沉浮聚散一杯茶,清风明月水长流。旧时苏州茶馆已经走向消亡,但其深远的文化底蕴还在,当下社会上的各式新茶馆、茶酒楼层出不穷,适应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但不变的是苏州人沏茶品茗的习俗。随着经济发展,吃茶品茗这条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都已调动起来,形成一个巨大市场,人们在此寻找到苏州传统饮茶方式,并得心应手运用。也有一些老苏州人一直怀念旧时茶馆,那些吃茶形式,那里的吃食,饱含着从前的情结,苏州饮食、茶文化的传统依然有着迷人的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珠溪文化】《茶楼文化》之一:古镇茶馆风情
(原创)苏州哪里是喝茶的好去处
茶居话旧
濮院老茶馆,赶往闹猛的场子
山塘随笔||吃茶
茶馆,才是苏州最闲雅适意的江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