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顾颉刚与钱穆先生二三事
《苏州日报》2023年03月03日 A12版

□喻 军

无锡“三钱”均属近现代之大家硕望,他们的故居,我是用了差不多一天时间访完了的。不少人误以为钱穆、钱锺书谱系同宗,其实不然,但若上溯千余年,皆为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裔。钱伟长系钱穆长兄钱挚长子,名字也是钱穆给起的,所以当你去到无锡郊外鸿山镇,便知钱穆、钱伟长故居同在一处。这是在钱氏家族旧址上还原而建的,祖宅因上世纪的一场大火化成废墟。钱穆在《八十忆双亲》一书中言及老宅:“七房骈连,皆沿啸傲泾,东西一线,宅第皆极壮大……”可见家境尚属殷实。

而我走访“三钱故居”不久,又去苏州临顿路悬桥巷东头访顾颉刚故居,倒也不是没缘由的。实因顾颉刚与钱穆之间,有一段令人如沐古风、发兹深响的交往,堪称君子间一种珍贵的感遇,故才访其旧迹,追味前徽,作文以申怀。

可以这么说,若无顾颉刚的引荐,则未必有后来与陈寅恪、陈垣、吕思勉并称为“现代史学四大家”的钱穆之名。

认识顾颉刚之前,只有高中学历的钱穆曾任乡村小学教师。1922年后,陆续于厦门、无锡、苏州等地中学谋职。顾颉刚毕业于北大,当时已是享誉京城史学界、民俗学界的著名学者。不过时任苏州中学(范仲淹创办,清代称紫阳书院,俞曲园、章太炎、王国维、吕思勉曾于此任教)国文首席、讲授“国学概论”的钱穆,此时的学问已臻上乘。1928年,校长汪懋祖请胡适来校授课,十分爱才的东吴大学教授陈旭轮乘此机缘向胡适荐才,使其初识正在编撰《先秦诸子系年》的钱穆。钱穆请教胡适太史遗翰《史记·六国年表》相关学术问题,使胡适这个大藏书家竟无言以对。据钱穆后来在《师友杂忆》中记述,胡适因他“以生僻之书询问,事近刁难”而心中不快,故不肯留宿苏州而赶往上海。钱穆此次虽未见识于胡适,却很快欣遇伯乐,即胡适得意弟子顾颉刚。

1929年秋,顾颉刚由广州中山大学转赴燕京大学(1952年燕京大学被撤销,并入清华、北大等)执教,中途回苏州老家省亲。又是这个热心的陈旭轮,再一次向顾颉刚举荐钱穆之才学,并陪同顾颉刚至苏州中学宿舍访钱穆。顾只稍稍翻看了几页钱穆刚完成的“系年”文稿,便面露惊诧之色,请予将稿件带回细读。几日后,陈旭轮和钱穆回访顾颉刚,顾说大作我已翻阅,然后说出一句改变钱穆一生的话:“君似不宜长在中学教国文,宜去大学教历史。”还表明可以推荐钱穆去中山大学执教,另外,若有什么学术文章,大可向自己兼任编辑的《燕京学报》投稿。既给出职业方向,又照应其学术成果,不可谓不诚意、不热心。后来钱穆果然接到了中山大学的聘请,因苏州中学校长盛情挽留并相约一年为期,才未成行。后钱穆将多年经史研究的成果,也是其成名之作《刘向歆父子年谱》寄给顾颉刚,遂发表于1930年6月出版的《燕京学报》第7期。此文一出,立即引起学界震动,以其考证严密、超脱旧范一举“摧破康说”,指出康有为《新学伪经考》28处漏洞,证其纯为托古改制的政治考量而杜撰,使得晚清以来“疑古辨伪”的今古文之争告一段落,亦使北平各大学原持“康说”立场的课程迅速停办,开教学史上不二先例。是时,距康有为离世不过三年余。

虽然钱穆所持观点与顾颉刚相左,但顾颉刚并不介意,还特别推荐钱穆来燕京大学任教。1930年秋,钱穆赴燕京大学任国文系讲师。同年,北大历史系主任去职,系主任由傅斯年出任。出于揽才以壮师资的目的,傅斯年拟请顾颉刚来北大执教,顾却建议由钱穆代替自己。在给胡适的信中,顾颉刚说:“我所能教之功课他无不能教也,且他为学比我笃实”。正是在顾颉刚的大力举荐下,胡适、傅斯年才作出了聘请钱穆的决定。1931年夏,钱穆正式出任北大历史系副教授,不久又兼课清华。后来,顾颉刚于钱穆执教燕京大学10年之际,还非常谦虚地说道:“钱宾四(钱穆字)先生,学识渊博,议论宏通,极得学生欢迎。其著作亦均缜密谨严,蜚声学圃,实为今日国史界之第一人,刚敬之重之。”此等月华如水的胸怀,与龂龂不休以争一己之名者,可谓云泥之别,乃视学术为天下公器且慧眼识人的体现。

顾颉刚年长钱穆两岁,在当年学术地位远高于钱穆的背景下,从不居高自矜,亦不抱学历出身等门户之见。他一路扶持当年困守盐车的钱穆,使之走上国史大家之路。钱穆虽为鸿轩凤翥之才,以“虽千万人吾往矣”之勇毅人格,终其一生阐扬中国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但在青壮之年得遇顾颉刚这样的伯乐,感其光风霁月、宏慈德峻,从而避免了久抑牖下的颠踬,实属平生之福、学者之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荡口古镇,仁义之乡源远流长(3)
国学大师钱穆在台北上最后一节课:你们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中国
许志杰:钱穆与顾颉刚
他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后的大儒,无奈三婚娶小34岁娇妻,95岁离去
期刊史话|顾颉刚与《燕京学报》
顾颉刚的饭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