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武隐居著兵法地认定的依据
 
谈世茂
 
穹窿山孙武苑自建成开放以来,以其古朴深幽的自然环境和神秘的孙武隐居文化,吸引着国内外大量游客。人们在赞赏的同时,也常问及孙武隐居这里著就兵法的依据。笔者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参与者之一,想就此问题的前因后果作一概述。
一、史料记载《孙子兵法》诞生于苏州
《孙子兵法》诞生于何地?梳理一下有关历史记载,应该说还是比较明确的。这里略举其要:
 1,《史记》记载。其《孙子吴起列传》中说:“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 这一记载,明确地告诉我们《孙子兵法》诞生于吴,而不是齐。
2,印证司马迁之说的史料也不少,其中最有力的是银雀山汉墓出土残简。其兵法残简中既有相当完整的十三篇,又有《吴问》、《见吴王》等内容。其中《见吴王》中还讲到吴王到孙子之馆对孙武说自己喜爱兵法,想请孙武做兵法游戏等细节。据考证,其汉简书写时间比《史记》还早好几十年。可见《史记》吴宫教战故事有所依据。这一点,在清代吴县《香山小志》中又得到证实:《小志》中详细地记述了吴宫教战的具体地点在今吴中区胥口“教场山”,山下还有被孙武所斩的“二妃墓”,吴王为其修的“二妃庙”,及吴王拜孙武为将的将坛,吴地人称“蒋墩”。这些遗址今村人仍可指辨。因此说十三篇诞生于苏州,应该是无可争议的。
3,大家知道,三国时曹操用兵“料敌制胜,变化如神”,而且又“博览群书,特好兵法”。在戎马倥偬之际,最早为《孙子兵法》作注。他在《孙子序》中说:“孙子者,齐人也,名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试之妇人,卒以为将……”清淡香斋本《孙子十家注》孙子序魏武帝策(影印件)“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12个字清楚地挑明了孙武写作兵法的时间(阖闾之时)、地点(在吴国)、目的(为吴王阖闾)和内容(兵法十三篇)诸要素。
4,曹操的这一说法,也为以后历代注家认同。《宋十一家注孙子》是集三国曹操,梁孟氏,唐李荃、贾林、杜佑、杜牧、陈皋,宋梅尧臣、王皙、何氏与张预等十一个注家的权威性版本,这些注家大都讲到“武以十三篇干吴王阖闾”。“干”者,求也。即孙武为了求得吴王阖闾重用而作兵法一十三篇。
5,唐代张守节是对《史记》作注的三大家之一。他把曹操的这句话,特意写入《史记?正义》之中,在《孙子吴起列传》的“孙子武者,齐人也”之后,特注:“魏武帝云:孙子武者,齐人,事於吴王阖闾,为吴将,作兵法一十三篇。”从而使孙武写兵法的地点和目的变得更加明确。
6,历代研究《孙子》诸作中,清代的孙星衍和毕以珣是为人膺服的。孙星衍认为:“诸子之文,皆出没世之后,门人小子,撰述成书。惟此(案指《孙子兵法》)是其手定,且列庄孟荀之前,真古书也。”(《孙子略解?叙》)肯定《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古的私家著作。毕以珣在《孙子叙录》中说:“按《史记》惟言以兵法见阖闾,不言十三篇作于何时。考魏武序云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试之妇人,卒以为将,则十三篇特作之以干阖闾也。”他还认为《孙子兵法?计篇》中“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之句,是孙武表示决定去留的原则和骨气。
7,从《孙子兵法》文本考察。应该肯定,十三篇是高屋建瓴纵论天下战争的宏观大论,但由于为吴王阖闾而写,在吴地写成,就不能不打上当时吴地深深的印记。比如,从文字上看,有“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孙子?虚实篇》),“夫吴人与越人相恶”(《孙子?九地篇》)等句,可以看出兵法是在吴越冲突的背景下写的。再如,从思想内容上看,强调“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同上)。其时诸侯各国有此霸气者,惟有吴国。再看论述战争准备,十三篇不仅全面周到,而且突出“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孙子?作战篇》)。如此大规模的千里征战,显然是准备同强大楚国决一死战。楚国毕竟是大国、强国。于是,孙武提出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谋攻篇》)的战略,还有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兵者诡道,避实击虚,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等一系列主张。为解决劳师远征运输保障的难题,他同伍子胥一道开凿了东联太湖、西通长江的胥溪,还想出了“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妙计……正因为孙武如此“慎计重举,明画深图”,吴王“召孙子问以兵法。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其意大悦”(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还如,从地理上说,也有吴地特征。水面辽阔,河网密布是吴地最大特征。善识水性,对水能趋利避害是吴人之特长。十三篇中反映的对水性能的认识之深刻,结合军事运用之巧妙,绝非一般北方人所能为,这种种印记,也可说明十三篇诞生于吴地。
8,汉代《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说:“孙子者,名武,吴人也。善为兵法,辟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胥乃明知鉴辩,知孙子可以折冲销敌。乃一旦与吴王论兵,七荐孙子。吴王曰:‘子胥托言进士,欲以自纳。’而召孙子问以兵法。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其意大悦。问曰:‘兵法宁可以小试耶?’孙子曰:‘可!可以小试于后宫之女……。”研究这段文意,至少可以看出三个问题:其一,兵法十三篇是在吴国“辟隐深居”时著就的。其二,说明《孙子兵法》诞生与伍子胥关系极大。在孙武隐居“世人莫知”的情况下,是伍子胥“明知鉴辩,知孙子可以折冲销敌”,向吴王七次推荐,孙武才得以见吴王。孙武斩了吴王两爱妃后,吴王“六日不自”(悦),又是伍子胥对吴王一番开导,孙武才得以出山为将。概言之,孙子兵法的诞生离不开吴王阖闾和伍子胥。其三,说明吴宫教战是孙武从“辟隐深居”到走向辉煌的人生转折点。大概因为如此,历史学家和孙子研究专家学者对孙武“辟隐深居”之事十分关注。而且一致认为在吴都(今苏州)附近。
9,历代苏州地方史志中也多有孙武及在苏州隐居的记载。比如,汉代的《越绝书》,唐代的《吴地记》,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的《吴邑志》,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吴县志》,清同治的《苏州府志》及当代《吴县志》等等。其中《吴县志?人物卷》中介绍孙武说:“因避内乱奔吴国,隐居于吴县西部山里,著就《兵法》13篇。后与伍子胥相识,被荐于吴王阖闾。”《江苏艺文志?苏州卷》中,第一人就是介绍孙武其人及所著《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诞生于吴国,孙武隐居苏州著就兵法,历史记载明确,无可争议。这是我们寻访和认定孙武隐居地的前提,也是基本依据。
二、寻访考察孙武隐居地的意义
恩格斯有句名言:“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就从哪里开始。”孙武隐居之地,是兵学圣典诞生之地,其意义非同小可。
其一,孙武隐居之地,是孙武思想不断洗练、升华之地,是他的智慧不断开发和发挥之地。他在这里著兵法之时,所思的若干问题,所付出的心血,不亚于打几场伐楚战争。寻访孙武隐居地,实际上是寻找我国兵学之根,寻找人类智慧发展进程中的一块丰碑。
其二,《孙子兵法》在吴地写成,并在吴地成功实践,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点问题。深层次看,孙子兵法的诞生与实践离不开当时吴国诸多特定条件。寻找孙武隐居地,实际上是寻找孙武等巨人辉煌的历史足迹,寻找吴文化的制高点。这种寻找,不仅有助于对孙子思想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吴文化的内涵,揭开吴国当时迅速崛起,以弱胜强的奥秘。这对于今人无疑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三,孙武及《孙子兵法》,古往今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声誉。它已经走向世界,其精髓与日月同辉。人们在颂扬孙子、推崇《孙子兵法》的同时,自然要了解孙武其人其事,甚至要探寻孙武辉煌的足迹。孙武的辉煌一生几乎全在吴国度过,当时吴国都城苏州,无疑是最重要的目标。1996年8月,台北社会研究所、东吴大学、交通大学等联合组织的《孙子兵法谈判赢家访问团》到苏州寻访孙武遗迹,给我们很大触动。在全球兴起“孙子热”的情况下,来苏寻访考察的中外朋友络绎不绝。苏州孙武子研究会不能不把孙子兵法诞生地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长期艰难曲折的寻访、考辨和论证。
三、认定穹窿山茅蓬坞的依据
寻访孙武隐居地,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后来之所以认定为穹窿山茅蓬坞,是对大量史料反复研究和对众多实地考察之后得出的结论。基本依据是《吴越春秋》和苏州地方史志关于孙武“辟隐深居”的记述。比如《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的记述,实际上透露了孙武隐居的几个基本条件:
1,“孙子者,名武,吴人也。”历史地审视“吴人也”,不仅说明孙武隐居肯定在吴国境内,而且在都城近郊。因为按周代制度,“王国百里为郊,乡在郊内,遂在郊”。(《玉海》卷136)
2,“辟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则进一步说明孙武隐居环境。地处偏僻,世人莫知。
3,“胥乃明知鉴辩,知孙子可以折冲销敌”,还有“七荐孙子”。在“世人莫知”的情况下,可伍子胥竟敢于“七荐孙子”,可见对孙武了解绝非一般。在当时信息和交通都不便的情况下,两人住地必然靠近。
4,从孙武“善为兵法”,“吴王召孙子问以兵法”和小试于吴宫之女的表述看,其隐居地与吴宫及孙武吴宫教战地相距不会太远。
根据这几个基本条件,我们将所有寻访考察的各点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最终认为,只有穹窿山茅蓬坞,同时具备《吴越春秋》提出的条件。
其一,方位与众多史料记述吻合。查有关记载,几乎一致公认孙武隐居苏州附近。如:《中国军事通史》、《孙子兵法辞典》等书说在“吴国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附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孙子兵法大辞典》中说在“吴国都城姑苏不远的边邑”:上海社会学院杨善群教授《孙武生平事迹考》中说“在吴都(今江苏苏州)郊外”;苏州大学王卫平、王建华合著的《苏州史纪》中说“在吴都不远的郊外”;苏州科技大学戈春源、叶文宪教授合著的《吴国史》中说“在苏州西郊的太湖之滨”;苏州孙武子研究会最早编写的《兵圣孙子与苏州》一书说在“太湖附近的山林”等等。均公认孙武隐居在苏州附近,西郊太湖的附近山林。穹窿山的位置与众多史料记述位置吻合。
其二 ,与“避隐深居”条件吻合。孙武避乱而来,必须让“世人莫知”;他要著书立说,自然要有个清静之地;他要待机出山,必须便于观天下风云,知宫室争斗……穹窿山茅蓬坞山高坞深,森林茂密,自然环境特好,是典型的世外桃源。同时,它东近吴国都城,南北皆靠吴王离宫,南为水军、陆军训练大本营。登山可望吴军训练,出山,可知天下风云,入山,可静心研究兵法,完全符合孙武重视地理地形的思想。从隐居环境来说,大概正是这里最适合“辟隐深居”,因而来这里隐居的名人特多。据《穹窿山志》记载,传说赤松子曾在这里求仙得道升天;张良在此披风卧月;朱买臣在这里苦读求功名;姚广孝从这里出山;建文帝在这里隐居避难;民国元老李根源在此隐居等等。更重要的是这山坞与伍子胥隐居之胥山不到十里。
其三,与穹窿山的历史文化背景遗存吻合。历史记载表明,这一带曾是当时吴王和伍子胥、孙武等活动的中心。比如,穹窿山之东北为灵岩山,“馆娃宫遗址在焉”(《百城烟水》94页)。最近,在这里发现了春秋古城墙遗址。穹窿山之东南是胥山,为孙武好友伍子胥隐居处,伍子胥在这里明为隐居,实为公子光招募人才,勇士专诸就是其中之一。今南宫塘上的炙鱼桥,《香山小志?古迹》记载:《吴越春秋》云,专诸去太湖学炙鱼,即此处也。一场惊心动魄的专诸刺王僚事件,就是在这里策划而成的。与胥山相对峙的有香山,《吴地记》云:“吴王种香于此,其下有采香径,通灵岩山。”穹窿山之西南是舟山,传为吴王造战船处,一说伍子胥造战船处。再南是小横山,即孙武吴宫教战的教场山。清代《香山小志》、记载:“教场山,即吴宫教美人战处。”孙武曾在此山上训练宫女。在山的太湖一侧操练水军,另一侧操练陆军,村名曰教场里。教场山“首东北有尼庵,古之二妃庙,神冠霞帔,即孙武教战时所斩者也”,遗址尚存。庙与教场山主峰之间有二妃墓。教场山一带古为南宫乡,《南宫虞志》载:“南宫乡,在吴县界,亦吴王离宫。小苑岭南尚有两石门臼宛然相对,正在断浜尽处”。《太湖备考》:也说“疑即吴王古城所谓南宫者”。教场山之西有一山名曰蒋墩,传为吴王曾在此设坛拜孙武为将。这些遗址遗说,较完整地反映了孙武吴宫教战,决斩两妃的故事。穹窿山之顶大茅峰,还有藏兵洞。清康熙年间的《穹窿山志》中记载:“春秋伍相国视师于此,盖水犀教练所望帅旗指使处耶,故后人称为‘藏兵洞’。”如此历史文化背景,孙武在这一带隐居完全是可能的。
其四,与民间传说吻合。茅蓬坞是穹窿山最深处的山坞,其中有一支坞,叫隐兵坞。隐兵坞名称的来历,有的讲的是孙膑隐居写兵书,很可能是将孙武误作孙膑。这山坞的一位颜惠民先生告诉我们,他曾听父亲讲过“孙武打虎救子胥”的故事。苏州日报记者阿坤同志也采写过孙武在此山坞种茶的民间故事,还有孙武一字答吴王故事等等。故事真假,难以考证,但从这些故事,可以看出孙武与此山坞有些因缘。
其五,与《东周列国志》提及的罗浮山吻合。纵观全国著名的几大罗浮山,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形状高大,立于海滨湖畔,二是道教圣地。穹窿山同这些罗浮山相比,可谓形神皆备。查《穹窿山志》,穹窿山虽然没有叫过罗浮山,但湖中的山,带“浮”字很多,有红浮山、白浮山、长浮山……等等十几座,对这些山,历史名人曾称这山为“似罗浮”,那山“一罗浮”还有称做“越罗浮”。清人毛署就留有“高踞百花头上头,此间本是一罗浮”的诗句。罗浮山有可能是穹窿山艺术化名词。
在此基础上,1997年我写了《孙武隐居地初探》一文,发表在《苏州孙武子研究》第3期上,企求中外人士和广大群众对此广泛探讨、评说。当然,我们的考察认定还只是在现有条件下依据历史资料和各种情况做出的一种判断。它不同于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明确的遗址遗迹,其准确性只能是相对的。今后哪里有确切的考古发现,自然以出土为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武隐居泰州罗浮山著《孙子兵法》
到穹窿去读孙子兵法
孙武为什么在先秦史书中籍籍无名?
兵圣孙子千古之谜:生于何时?归隐何处?成书何地
孙武的身世缘何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兵圣孙子一生的起伏仕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