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酒酿饼滋味永难忘
酒酿饼滋味永难忘
  我母亲过世已经42年了,忆起她老人家的种种好来,禁不住伤心落泪。尤其是她最后一次为我送行冒雨买酒酿饼的事,更是刻骨铭心。
  那是1969年3月27日的下午,作为知识青年的我明天就要离开苏州,到千里之外的苏北农场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连着多少天,母亲吃不下睡不着,忍着泪为我做新衣、买吃的、购用的,一件件装箱打包,一桩桩叮咛嘱咐,这真应了一句老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少不更事的我却喜滋滋的翻着一包包准备带在船上吃的东西(船途要三天三夜)。突然我对着忙里忙外的母亲叫起来:“姆妈,怎么没有带酒酿饼哪?”“憨小孩,酒酿饼要吃热咯,冷仔勿好吃咯。”妈妈笑着答道。“那么你现在去帮我买热咯。我今朝提前吃脱哩,到了苏北农场是吃不着哉!”妈妈看看外头,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风也肆虐着,便与我商量道:“前几日你已经吃子勿少酒酿饼哉,今朝就勿吃吧,下次再吃,啊好?”“不行!那不行!要去那么老远的地方,啥人晓得啥辰光转来再有得吃!”我嘟着嘴不同意。“好,好,好!我马上去买。”妈妈放下手里的活,撑着伞钻进了风雨中。
  我伸长头颈望了好久,才见湿漉漉的妈妈冲了进来。她从怀里掏出纸包递给我:“快点吃吧!我怕冷脱,特为捂勒胸口咯。跑 子 勿 少 店 家 才 买 着咯。”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纸包,趁着一股扑鼻而来的浓浓酒香味,美美地品起来。那香那甜啊!吃在嘴里醉到心里哪!
  说起酒酿饼,还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呢!元朝末年,苏北的私盐贩子张士诚因误伤人命,带上老母逃命。谁知正值寒食节,无处乞讨。几天没进食的老母亲饿得晕了过去,大孝子张士诚见老母奄奄一息而自己又束手无策,只能趴在老母身边嚎啕大哭。他捶胸顿足:“我真无用啊!老母都快饿死了啦!”一位老伯见不得这般凄惨状,又念张士诚一片孝心,便拿出准备喂猪的酒糟做成饼给了他,老母得救了!后来,张士诚造反当了“姑苏王”,念念不忘救娘之恩,便下令寒食节大家都吃酒酿饼,并起名“救娘饼”。后来朱元璋称帝灭了张士诚并下决心清除他的影响。但苏州百姓对“姑苏王”很有好感,悄悄把“救娘饼”改叫“酒酿饼”,并使之发展成为姑苏一个传统小吃。
  酒酿饼只是一种时令食品。春节一过,天暖了,树绿了,花开了,酒酿饼也满大街地随风飘香了。等到天气一热,马上就消失了。
  卖酒酿饼的摊点很简单,一只大炉子加一只平底大锅。事先将甜酒酿、糖揉入面团中发酵。馅料有拌好油脂的红豆沙,还有用白糖腌制的猪板油、核桃仁等,放玫瑰花就成玫瑰馅,放桂花就成桂花馅。将馅包进面团中,搓压成月饼一样的圆形,整整齐齐码在托盘里,等着上炉烘焙。
  烘焙时,锅里先刷一层素油,热后放下饼胚,上盖,煎成硬皮,在饼表面刷一层油,反过来烘,见饼松发饱满起来再翻个身烘一下,上盖焖熟就好了。这时的酒酿饼,一面晶莹剔透,一面淡黄焦脆,喷香扑鼻。咬一口,酸酸甜甜,皮儿嫩脆,馅儿甜糯。桂花馅的,晶莹欲滴,散发着沁人肺腑的清香。玫瑰馅的,白皮红瓤,那饱满的汁水似要一层层渗透到皮上来,大有红杏出墙之意。豆沙馅和薄荷馅也各有特色。此饼只有现烘现吃最好,冷了就韵味全无。看玲珑剔透之模样,闻直钻鼻孔的酒香,直叫那馋虫儿往外爬,口水儿往下淌。这样的诱惑谁人能挡住?
  从小到大,春季时分,我每次上街,酒酿饼总是必选之物,对其情有独钟,唯有母亲是最清楚的。遗憾的是:母亲自从我走后不久就查出了白血病,躺倒床上再也没起来,不到两年便乘鹤西去了。因此,那临行前冒雨为我买酒酿饼,捂在胸口的情景,犹如一幅画镌刻在我的脑海里,酒酿饼那香那甜那醉人的滋味停留在我的唇齿间,弥漫在我的心坎里,永远无法忘怀!
  (王凤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菜】酒酿饼
灶下间|春,与酒酿饼的约定
张士诚为什么会起义抗元?张士诚的故事传说
救娘的饼与酒的情
常熟非遗—支塘酒酿饼来了(文末福利)
阊门——好一个凯旋门,寻一段归家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