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园林里的厅堂
苏州园林里的厅堂
 网师园万卷堂(图片由苏州市网师园管理处提供)
  厅堂在中国建筑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尤其是第宅园林的厅堂,与人们的生活起居关系十分密切。建筑概念“堂”,在我国起源很早,《礼记》有“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的记述。可见,随着宗法制度的形成,在建筑上就有了等级之分。但当时所谓的“堂”是指建筑物的台基,至《考工记》的“周人明堂”则是指台基上的建筑物了。以后堂发展成为家庭的代号,而“高堂”又是对双亲的敬称。旧时的婚礼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为夫妻对拜”是不可缺少的仪式。与“堂”相比,“厅”的历史没有那么久远。“厅”的原字是“聽”(现简化为“听”),聽者,古时官吏聽事。后来就把用于聽事的建筑物称为“聽事”,简称为“聽”,六朝以来加“广”,乃成为“廳”(现简化为“厅”)。沿习至今,一些省级机关仍称为厅。现在,厅、堂通常连称或混称,没有严格的界限。另外,它既指一座建筑,也可是建筑内的一个房间。
  宅园一体的苏州园林内,厅堂是主体建筑,是园主进行会客、宴请、议事、礼仪、起居等活动的主要场所。轩、馆也属于厅堂类型,但一般体量较小,布置在次要部位,多作为读书作画、休憩、观赏之用,此类建筑的划分不是那么严格。如留园五峰仙馆平面五开间,室内高敞,是东部主要建筑;而清风池馆则是一小亭形式,两者都称馆。有些建筑还称“斋”“室”“屋”“簃”等,其实建筑的形式、结构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由园主的意愿而定名。
  厅堂有多种形式,一般是按使用功能、所处位置、平面形式、梁架结构不同而划分。但有的厅堂兼有两种或以上的特点,很难有较明确的定性。
  宅园一体中住宅部分的厅堂的布局有着明确的中轴线,建筑前后以“进”展开,分别为门厅、轿厅、大厅、女厅,建筑均匀对称布置,给人以平稳、齐整的感觉,反映了封建社会大家庭的生活方式、儒家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意趣。
  以网师园住宅布局为例,门厅和轿厅体量较小,轿厅为停轿备茶、迎送宾客的地方,后墙上方还有祖宗神龛。大厅平面五开间,用墙分隔出东、西两边间作为附房。中间部分空间高敞,梁架为有雕饰的扁方形,木柱漆黑色,白色屏门,灰色水磨砖墙裙,厅内显得庄重典雅,为接待宾客、举行婚丧仪式之处。大厅前、后均有庭院,前院院墙正中砖刻门楼,雕镂精致,是苏州园林中最精美的门楼。厅南小院东、西各植玉兰一株,厅后小院金桂、银桂分列两侧,寓意金玉满堂。女厅是二层的楼厅,自成院落,是接待女宾、日常起居之处,楼上为眷属起居的地方,所以室内空间较为亲切宜人,装修精致。
园林内的厅堂形制较为自由、灵活,它既是观景佳处,也是被观赏的对象,注重与山水、花木的组合,常构成一幅幅景色优美的画面。厅堂的名称大都反映周围环境的特色,并用匾额楹联这种艺术语言寄托着园主的追求、情趣,将景观提升到“意境”的高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四面厅多位于园内中心地位,堂四周有回廊,厅四面为通透落地长窗,周围景色一览无余,拙政园远香堂是典型的四面厅形式。堂位于园中部水池南,隔池与山林中雪香云蔚亭互为对景,东、西分别为土山上绣猗亭、小沧浪水院,南为掩隐于广玉兰树丛中的黄石假山,景色各异。在室内犹如观赏一幅长卷画册。堂名远香取之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中君子者也”。以花喻人,抒发个人情怀。
  鸳鸯厅的特色是构思奇巧、梁架结构别致。厅的平面用屏门、纱槅、罩分隔为相等的南、北两部分,分别适用人在冬日、夏天的活动。梁架一为简洁的圆形(称圆堂),一为有雕饰的扁方形(称扁作),好像雌雄鸳鸯羽毛分别为素色、艳丽,两部分有分有合,似分非分,寓意鸳鸯的形态与生活习性。留园林泉耆硕之馆与狮子林的燕誉堂都是鸳鸯厅的典型。林泉耆硕之馆平面五开间,四周有回廊,厅南、北梁架分别为圆堂、扁作。厅南两侧山墙上窗框为八角形,花格简洁,厅北两侧山墙上窗框为方形、花格细密,分别和梁架相协调。南厅匾额“奇石寿太古”是因池北庭园水池后有江南三大名峰之一冠云峰与瑞云峰、岫云峰。明文震亨《长物志》有“石令人古”之语,石以古为奇,以古色为美,额名反映了这种审美特点。北厅匾额“林泉耆硕之馆”意为年高德劭的隐士名流游憩之所。
  花篮厅的梁架结构也比较别致。厅堂进深较大时,梁架的跨度由于受木材性能的限制,须采用中间跨度较大的梁架和前后跨度较小的梁架,共同构成一个组合形的梁架用来承载屋面,并形成室内主次分明的空间。这样的结构形式,厅内就增加了木柱,使人的活动、布置家具稍有不便。为解决这个问题,就用一根材质坚硬的长木搁置在东、西两面山墙上,代替木柱承载前后的梁架,从而扩大了室内空间。悬挂在梁上的短柱——垂莲柱下端雕饰成花篮,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观赏,生机勃勃,故称花篮厅。典型实例为狮子林中部水池北的花篮厅,前有平台,面对峰石叠嶂,倒映入池,随波摇曳,美不胜收。此厅梁架通体雕饰,长窗、槅扇裙板上分别有山水、花鸟图案,构图优美,雕工精细。夹堂上还雕有李白、李商隐等人的诗句,这些和四个分别为梅兰竹菊的花篮使厅显得精美、雅致。
  拙政园住宅部分的侧院内还有一座“鸳鸯花篮厅”,就是把鸳鸯厅的平面、梁架和花篮厅的垂莲柱结合在一起,在苏州园林中还没有发现有第二个这样形式的厅。
  荷花厅和花厅的平面、梁架结构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是因所处位置而命名。荷花厅位于水池一端,前有平台,可观赏水中荷花,怡园西部水池南藕香榭就属荷花厅形式。藕香,指的是荷花香气,园主有《藕香榭》诗云:“归鸟息乔柯,游鱼戏绿波。跳珠喧急雨,千万笠园荷”,写出了赏荷之逸趣。狮子林花篮厅也可称作荷花厅。
  花厅位于住宅部分的侧院内,也有位于园林的庭院内,多用于读书、作画、休憩,或邀三、五挚友小聚之处。院内叠石植树,环境幽静。如拙政园玉兰堂位于园中部西南隅,紧靠住宅,构成独立封闭的一个庭院。院内有大小玉兰各一株,以花木命名突出此处赏景主题。院南沿墙砌花台,上立石峰、植竹丛,相映成画,院内环境优美、幽静。艺圃对照厅也是花厅的类型,但不是一座建筑,而是由南、北两个相同的小轩和西侧的小屋构成小院,故名对照厅。厅建筑体量不大,亲切宜人,为读书之处,故南厅匾额为“南斋”。厅位于艺圃西南隅,进入此厅先须通过厅东侧的庭院,院内曲水小桥,奇峰玉立,树木摇曳,庭院并用高墙和园中山水景观分隔,更显幽静。

  
(本文参考了著名园林文化学者、苏州大学曹林娣教授《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一书,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韦 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品园林之十九·厅堂篇 上得厅堂
古建| 厅堂,厅堂,什么叫厅,什么叫堂?
咫尺江山入画图:黑白片里的苏州园林旧景
苏州的园林都差不多?看完这篇介绍 你会觉得以前“白逛”了园林
苏州文化概论
留园的建筑布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