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庭第一景:古樟园



有不少博友看了我的博文,感叹苏州好玩的地方真多。此话不假。光是洞庭东、西山两地,就有许多可玩之处。我是苏州人,却至今仍未将这两地之景点看遍。去年中,又履丈了几处,其一就是古樟园。记忆中到西山,许多次都路过,却从没进入过。这回算是收复了这处“失地”。

 

要数古樟园的来历、得名与其大观,园方于1995年镌刻的碑记最为言简意赅,其云:“古樟园者,昔系庙堂,宋供观音,清祀城皇,年久而圯,甲戌重建。千年古樟,挺拔参天,浓阴覆地,蔚成大观。山池裁云,窈若深渊,有水赏清,晶莹可鉴。青山为障,绿树成屏,云灿霞铺,苍枝掩径。撮奇搜胜,物无遁形,朝阳夜月,气象万千……(落款略)”

 

时至1999年,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中科院南京中山植物园等合作,以古樟园为基础,将其扩建成了具有120亩范围的古樟植物园,所以现在我们到那里去,会看到园门前的牌坊上向路一方的题额,是“古樟植物园”,其上方还有一行小字:“南京中山植物园西山分园”。而在习惯上,包括公交站名等,人们还是称之为古樟园的。

 

实话实说,我也是第一次跨进这个园子,感觉范围也不小。看介绍,植物园拥有五个景区:古樟树景观区;经济植物及珍稀果木示范区;展览温室;简易花卉生产温室和水生植物区。然我在园大略走了一圈,记得有池塘,有湿室花棚,有竹林,有亭和轩等点缀其间。正值深秋,忆中那一池残荷,其枝与叶仿佛是由青铜铸成的工艺品的印象,当是很深的。

 

园中最精粹之处,便是“古樟树景观区”了。一处广场之西端,立一牌坊,题额古樟园,牌坊后有步阶引上。上,便见园中的“名角”。古樟有二:一为元代的“争雄”,高20米,树干周长超5米,树龄500多年;一为宋代的“独威”,高40余米,树干周长9米,树龄约1000年,树冠?盖1100平方米,有“吴中第一树”之誉。香樟四季常青,故树下泽荫恒久。

 

古樟之西,有慈航堂、愿如斋等寺庙风格的建筑,是处,见尚存的《重建城隍庙记》与功德碑,皆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所立之物。而其南,为兰舟榭。而其北,为“独悟亭”。凡此种种,均在小山上,且以两株古樟为中心。更西,拾阶下,有池,似是早先就有的。池对面有亭,憾未得其名。在亭中回望,则古樟园的老建筑均在石墙之上,其势也有几分雄。

 

借用古樟园门前牌坊背面之长联,当可为此文作结:“古樟越千载,清荫婆娑,良辰美景,迎来远近名人佳媛;嘉木福九州,异珍琼玖,姹紫嫣红,增得园林秋艳春晖。”敢为金庭第一景乎?

 

 

 


古樟园入口处前的牌坊,四柱三栏。中间是古樟植物园,右横题“湖山气象”,左横题“德泽风神”。中间的长联对得很工:园有万株花木不问春秋冬夏可赏霞质冰姿红红白白;院藏千载古樟历经雨雪风霜仍然青茎翠盖郁郁葱葱

 


大门,用得是古樟植物园的名。苏州书法家瓦翁题。楹联为:云中翠幄樟添绿,佛外慈光园更幽;杨在侯撰,谭以文书。屏上有国家级太湖名胜区的字样,更有“吴中第一树”、“金庭第一景”之渲染。(金庭,即金庭镇,西山镇的今名)

 


进入景区要过一座桥

 


景区中的建筑,系扩大为植物园后所建

 


温室暖棚

 


景区中的小亭。时值深秋,枇杷已蓄花蕾,石榴挂在枝上

 


植物园中外边的池塘

 


池塘中的曲桥

 


残荷 

 


一片残荷固然壮观,然要拍好却不容易。倒是在边缘处零落的单株方能入镜入画

 


进入“园中园”即老的古樟园处的牌坊。向外一侧题“古樟园”, 杨在侯书。联是:长天接广泽,群岛散仙乡;谢孝思书

 


背面题“拥翠撷秀”, 瓦翁书。联是:列岫欲穷吴越胜,古樟曾阅宋元来;钱仲联书

 


行前不远,就到古樟所在的广场了

 


拾级而上,迎面就见两株古樟。文中已作介绍,不赘

 


真个枝叶交接

 


好个遮天蔽地

 


古樟之北有亭,额题“独悟”。联为: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录的是李白题《东溪公幽居》中的诗句

 


古樟之西为慈航堂,单檐歇山式,内供杨枝观音

 


这处建筑忘了是不是愿如斋。楹联为:好山入座诗难写,怪石入窗画不如

 


古樟之西南有兰舟榭。楹联为:一路好花开胜境,满堂春水送归舟

 


古樟园内的建筑,在西与南两个方向,围绕着古樟树所在的平台布局。建筑之间及平台之北侧均有回廊相连

 


回廊中有碑刻。这块是《重建城隍庙记》碑,还是清代道光年间的遗物。字较小,且无标点,我将原图放大后加试豆录于兹:

“祀典曰:王者之制,祭祀也。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诚以其有功于人,人亦宜致其崇报也。洞庭西山窑上城隍庙,由来久矣。因无碑碣,莫考其创建年月。道光丁未秋七月,西山有害苗之虫,遍野皆是。予是摄吴县,诣山勘灾,即至庙,拈香仰祈神佑。三日之后,虫即消灭,绝无遗孽。予自惟德薄,不足效古循吏之;螟不为灾,亦非农人力所能驱除。良由神灵护佑,故能歼除神速。若此,则所谓能御大灾、能捍大患者非欤?其崇报有不可或缺者!庙因历年久远,半就圯坏。予矢愿葺而新之。于是薄捐廉俸,并嘱舟头巡政厅谢荣光,转劝西山各绅士,众力共襄就旧址廓其余地,为:仪门三椽,为左右两庑,为堂三椽,增益旧观,以妥神像。俾山之人,得以岁时瞻拜,永荷神庥。是役也,经始于道光丁未十二月二十八日,逾次年四月而告成。庙即成,予非敢以此举夸示于后,特恐后人无知神功佑民之大與。夫斯庙重建之由也,因详其颠末而为之记。”落款处见“日知吴县事钟光裕、舟头巡政厅谢荣光敬立;本邑痒生费荣拜题;本邑监生金应成敬书;潘云臯刻”

读罢我有感受“三了”,一是旧庙是早就有的但失修已久,修葺后的范围与规模以及修葺的原因知道了;二是“拈香仰祈”后三日之内虫灾消失,“绝无遗孽”真是奇了;三是当时的吴县一把手带头捐出自己的“廉俸”来为民办实事实在是很不容易了,(尽管现在看起来修庙拜神有点迷信色彩,但当时是大家的信仰,今天我们提倡的宗旨不也是一种信仰吗?)

 


园中据称有30余处石刻。两株古樟树下的立石记“独威”与“争雄”名的那两块算是大的。这处有二:揽幽、临流

 


往下的一处通道

 


西,有池塘与亭

 


回望古樟与建筑所在的平台,颇有几分气势

 


在更西的山坡上东望

 


这个角度看池塘与亭也很漂亮

 


海棠叶子落尽了。小果果间,被蛛丝牵联着

 


树干上的菌类,色泽很艳,远看,还以为是一根爬山虎的细藤蔓在枝上

 


出古樟园,拍了张牌坊的背面。额题“物华天宝”。右侧横额:万木占春;左侧横额:风传雅韵。长联也记之:古樟越千载清荫婆娑良辰美景迎来远近名人佳媛;嘉木福九州异珍琼玖姹紫嫣红增得园林秋艳春晖

 

 


在古樟园外南边,也能隔水望见园中的一些景物。介绍说古樟园位于大毛山和马山交界处的东麓——那远山大约便是了

 

(前几天因系统关系,评论无法回复,敬请见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樟园,吴中第一树的气魄
樟树关坊村,一个不为人知的中国传统村落标本(原创图文)
西山七古樟
【原创】西山植物园
爬山105
金溪藤草赵世杰为大庙村牌坊题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