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淞江上的智者
吴淞江上的智者
▲王为国

 


  曾经浩瀚的吴淞江穿越古今,历史上多位智者,无论是在治世还是乱世,他们都不约而同选择在吴淞江隐居,他们的身份各有不同:有做官的,有文人雅士,也有富商巨贾。这些智者成就了吴淞江的千古流芳的隐逸文化。
  大禹治太湖水患,《禹贡》上说“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这“三江”之中,其中有一江就是吴淞江。所以,吴淞江自古以来就是太湖下游的一条通海的大江,江面宽阔,水量充沛,气势雄壮。吴淞江流域的沼泽、湖泊星罗棋布,植被茂密、林木葱郁,物产丰富。而且随着北方移民的不断迁入,从两汉到魏晋到六朝时期,吴淞江流域逐步得到开发,越来越适合人类居住。
  到唐朝后期,随着吴淞江流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其独特的塘浦圩田体系基本形成,进而使得该流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和美化。物产丰富,又偏离政治中心,所以,不少隐者选择这里。其中不乏极具智慧的隐者,笔者挑选几位略作介绍。

  范蠡——功成身退的“逃诛”者

  说到吴淞江上的智者,最早的恐怕就是那位帮助勾践复国、灭吴的范蠡了。《吴越春秋》上说:“范蠡去越,乘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人莫知其所适。”范蠡为什么要“功成身退”呢?因为他觉得越国国君勾践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以履危不可处安。”就是说范蠡觉得勾践这个人是只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富贵的。
  这只是范蠡用来劝导文种的说辞。其实范蠡对勾践起疑心是在越灭吴后的一次庆功宴上。据《吴越春秋》的记载,越王灭吴后,
  耀兵淮上,诸侯毕贺,周元王也派使者给勾践赏赐。此时,勾践志得意满,竟然想自封为王(那时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而勾践的封号是子爵),被范蠡劝谏后,才没做出如此狂妄举动。
  回到吴地,勾践在文台摆庆功宴,命乐师作“伐吴之曲”。乐师在作曲前占了一卦,是个吉卦,大意是利于举行大祭。不要出远门,利于建立自己的邦国。
  大夫文种立刻上前向勾践捧上祝贺之酒,还说了一段祝酒辞,内容翻译成现代的语言,是这样的:“老天爷保佑,大王得到福报。大臣们尽心谋划,这是大王的品德。宗庙辅政,连鬼神都来帮忙。大王不忘记臣子,臣子都尽心竭力。苍天在上,这是不能遮掩、蒙蔽的。献上两升祝福酒,祝大王'万福无极’。”
  勾践听了文种的祝酒辞,并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而是“默然无语”。此时已经高兴过头的文种显然没有注意到勾践脸上的不快,继续兴高采烈道:“大王贤德仁厚,灭掉仇敌吴国,没有忘记回国。赏赐将遍及所有有功将士,毫不吝惜。这样那些说闲话的人就无话可说了。这样就君臣和谐,保佑越国千万年。我再献酒两升,祝大王万岁无疆。”于是“台上群臣大悦而笑,越王面无喜色。”看到这一幕,范蠡明白了勾践是个“爱江山,不爱功臣”的主——功臣都在等着领赏受封,但勾践却“面无喜色”。于是,范蠡动了离开的念头。范蠡在跟着勾践回越的路上,私下跟文种说了他对勾践长相的看法,当然还有其他的话,比如:“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子若不去,将害于子。……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贤人乎?”等等。可是,文种此时正在兴头上,没把范蠡的忠告当回事。
  公元前473年九月,范蠡向勾践辞别,勾践是这样回复他的:留,跟你共执国政;走,就把你的妻子儿女都杀掉。
  范蠡不为所动,他回复勾践道,我听说君子是根据规律处事的,所以他的计谋不会违背规律,死了也不会受到怀疑,这是他的内心正直守信的缘故。我既然离开了,我的妻子儿女又犯了什么法?你要把他们都杀掉?国民和将臣会怎么看你?大王,你好自为之,我这就告辞了。于是,范蠡独自一人离开越地,乘一叶扁舟,过三江口,由吴淞江进入太湖,没人知道他的具体藏身地是在什么地方。
  而在范蠡走后的第二年,文种被赐死。

  张翰——“莼鲈之思”的见机者

  张翰是很有个性的文人,《晋书》上说他“纵任不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比较任性,不拘小节。先来看看他是怎么去做官的。一天,张翰在阊门游玩,突然听到一阵美妙的琴声从河上飘来。他找到了弹琴的人,自报家门。原来那人是会稽名士贺循。于是,两人互道仰慕,谈得投机,相见恨晚。谈了一会儿,张翰问贺循准备去哪里?贺循回答说去京都洛阳做官。张翰听了竟然说:“我也正好有事去京都。”于是,他也不去和家人说一声,道个别,就跟着贺循去洛阳了。竟然来了次“说走就走的做官”!
  到了洛阳,当时的执政、齐王司马囧聘请张翰做了个大司马东曹掾的文职。过了一段时间,张翰觉得洛阳的气氛有点不对劲,好像在空气里闻到了血腥味。于是,他去也在洛阳做官的同乡顾荣那儿商量,他私下对顾荣道:看这局势会乱。在这节骨眼上,那些享有四海之名的人,想全身而退比较难。我本来就是个山野民夫,在社会上没什么名望,想退就退,比较好办。老兄你一向以明察来防患于未然,以智慧来保障后路的,所以,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吧?顾荣听了张翰的试探,拉着他的手,愁容满面道:我也想和你一起回老家,去南山上挖野菜,在三江(吴淞江、古娄江、古东江)里舀水煮茶喝啊!
  一天,张翰在衙门里办公,望见窗外秋风起,就想到老家的应季美食“菰菜、莼羹和鲈鱼鲙”应该都要上市了。于是他推案而起,感叹道,人活着主要是要适意,顺应自己的性情志向,怎么可以为了功名而跑到几千里外去做官呢。
  发了这个千古传扬的感叹后,张翰马上向上级打辞职报告,然后也不管上面批不批准,就自说自话地卷铺盖回老家了。竟然来了场“说走就走的辞官”!
  张翰辞官回家后不久,齐王司马囧就被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假托皇帝命令推翻(诬其谋反),并被诛灭三族。接着就是长期的“八王之乱”。这段历史我们在中学教科书上都学到过。张翰借托对家乡的“莼鲈之思”而躲过了“八王之乱”,而他的同乡、享有文坛盛誉的陆机、陆云兄弟就没有他的那种智慧,最后死于“八王之乱”。兄弟俩临死前慨叹:再也听不到吴淞江上的“华亭鹤唳”了。于是大家都称赞张翰“未卜先知”,是个见微知著的智者。
  张翰的“莼鲈之思”经过千百年的文化积淀,成为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乡愁”。

  陆德原——散财避祸的先行者

  据清代的《吴郡甫里志》上的记载:“陆德原,字静远,又字志宁,长洲籍,元至元初举茂异,署为甫里书院山长。……按陈湖(即现在的澄湖)陆氏宗谱,德原为鲁望九世孙,郡城竹堂寺先为宋阳和王别业,元为德原。为馆园亭最胜,好植竹。琅玕数十亩,寻舍为僧舍。”说元朝有名的大富豪陆德原是苏州长洲县人,在至元初被举为茂异,做了甫里书院的负责人。而按照澄湖陆氏宗谱查下来,陆德原是唐时隐居于甫里吴淞江边的著名诗人陆龟蒙的第九代孙。宋朝时阳和王的别墅竹堂寺,到了元朝,成为了陆德原的私家园林。没多久,陆德原就把这处私家园林送给一个寺庙,用来做和尚的宿舍了。
  史志上有关陆德原散财之举的记载颇多,尤其是在“兴学”方面,更是慷慨得很:教授平生,留意学校中事,于郡则创“邑学,并置学田十亩。子游学道书院,将废,又茸之。于里则创甫里书院,割私田四顷有奇,以供四方来学之费。兴学之教厥功甚伟。”据此记载,我们可以看出陆德原为了兴学,散了很多财:在苏州城里拿出10亩地作为学田创设邑学;出资修复行将废败的子游学道书院;在甫里(即今甪直。)创立甫里书院,并拿出400多亩私田作为四方学子的学费开支。
  陆德原到底有多富呢?史志上记载:“又别记,元时德原赀甲吴中,……名流咸与之游。”当时的陆德原是吴中首富。陆首富把财富看得很轻,不只大笔大笔地散财兴学,还将大部分财富送给了沈万三,自己做道士,和家人去澄湖隐居。对此,史志上也有提及:“处暮年,召其治财者二人,以赀屋付之曰:'吾产皆与汝,但恐为汝祸耳!’,德原遂为黄冠师,居陈湖之上,间瑞云馆居之,改名宗静,又纳赀为道判。云所谓二人者,其一沈万三也,其一姓葛,亦大富,名不传。”
  据朱国桢的《涌幢小品》卷三十七《陈湖道士》条的记载,是陆认为财富积而不散,会酿祸,“陆富甲江左,秀出其门,甚见信用,一日叹曰:老矣,积而不散,以酿祸也。尽以与秀,弃为道士,筑室陈湖之上,曰开云馆,居之,竞以寿终。”其实,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陆德原料到天下将大乱。乱世拥有巨额财富无疑会招来破家亡身的祸害,所以他要散财免祸。关于这一点,乾隆年间的章腾龙编纂的《贞丰拟乘》卷上《古迹·沈万三宅》条里有明确的记载:“陆知世将乱,以家赀裨沈,去为黄冠。”
  对此,也是江南富豪、与陆德原过从甚密的著名画家倪瓒(倪云林)也作出了相似的决定:“家故饶赀,一旦舍去。……放舟五湖三泖间,以清吟自适。”倪云林祖上就是有钱人,而且是非常有钱的,但他也是全部舍去,和家人乘着一只大船在太湖、吴淞江与三泖湖(吴淞江支流古东江下游的大泖、圆泖和长泖三个大湖)之间往返悠游,也算是仿效唐时陆龟蒙的隐居生活吧。他这样做的原因,竟然也是认为:“天下将多事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蠡(五)
智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识人,范蠡利用勾践干掉了文种,为西施报仇
西施倾吴
《忍耐的力量》之越王设谋
春秋传奇:夫差怒杀伍子胥,勾践趁虚破吴国
【解文识字】……清华简《越公其事》10、11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