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宾到底是哪里人

  明初,苏州有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奇人”王宾,其行为奇狷而怪异,不娶老婆,不肯做官,然而人们都称他是“高士”,“黑衣宰相”姚广孝亲自为他作传,苏州知府姚善曾特地徒步造访虔诚请益。他又是杰出诗人、著名医家、“吴门医派”最早的创始人之一。然而,王宾的籍贯曾经长期争论不休,久困学界。

  现有资料显示,第一个为王宾作传的是姚广孝,其《王光庵传》云:“王宾,字仲光,苏人也。”当时的苏州(非“苏州府”概念)有吴、长洲二县,于是后来便出现歧义。

  明正德元年(1506)问世的《姑苏志》云:“王宾,初名国宾,字仲光,长洲人。”此后,历代《苏州府志》都沿用此说。隆庆年间(1567-1572)张景春所撰的《吴中人物志》记载了两个王宾,卷之九“逸民”云:“王宾,字仲光,博学洽闻,于书无所不读,尤精于医。”没有写明其籍贯。卷之十三“艺术”云:“王宾,吴县木渎人。隐晦不仕。尝于天平山作《龙门春晓图》,遂知名于绘事。”后人将这两人糅合成了一个人。

  毋庸讳言,地方志大多有“抢名人”通病。清乾隆年间(1736-1795)编纂的《吴县志》《长洲县志》《元和县志》,均把王宾作为本县名人收录志书。民国时编纂的《木渎小志》(1921年出版)《相城小志》(1930年出版)也分别在“人物”中收录其传。到底相信哪家,让人掉入迷茫的云雾。

  民国年间编纂《吴县志》(1933年出版)时,根据明代冯冀《渎上编》、清代汪正《木渎诗存》作了“订正”,云:“王宾,字仲光,木渎人。”特地注明“府志入长洲县,今据《渎上编》订正。”在传纪最后注明出处,资料引自“府、县志”,并且还“参《木渎诗存》小传”。至此,王宾的籍贯问题,似乎有了最权威的决论,争论似乎也可以结束。其实不然。

  据家谱和碑记记载,王宾祖先出自山西太原,晋末迁徙至闽东福清县,宋朝王仲举始迁吴郡。福清现为福州市所属县级市,后唐长兴四年(933)置县,隶属长乐府。古人传统习惯,署名时往往会写上自己的“郡望”。王宾《吴中古迹诗》署名“长乐王宾著”,两者完全吻合。明祝允明曾为王宾曾侄孙——吴中名医王观(字惟顒,号欵鹤)撰写墓志铭,云:“君王氏,讳观,字惟顒。族于长洲,最久且望……王仲光即君曾祖彥常之兄,名宾,字仲光……学者称光庵先生。”(《欵鹤王君墓志铭》)此外,明代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续稿》“吴中往哲像赞”云:“王光庵先生宾,初名国宾,字仲光,长洲人。”清初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甲集“王高士宾”云:“宾字仲光,长洲人。”

  由此可证,王宾的籍贯应该是苏州府长洲人。那么,王宾是长洲哪里人呢?有人说是长洲相城人。

  究其理由很可能是姚广孝的原因,姚氏是相城人,邻近的荻扁(今属相城区太平街道)王氏是当地大族,姚广孝与王宾是故友,因此民国《相城小志》以及新编的《相城镇志》《苏州市相城区志》都将王宾收录志中。

  而据王氏宗谱及《相城小志》记载,其始祖王皋是山东聊城莘县人,宋室南渡时以太尉扈从高宗南渡,驻跸平江(今苏州),“尝驾舟游阳城湖,道经荻扁,见其地滨湖接海,水土深厚,遂家焉”(《相城小志》卷四)。后来成为当地大族,人称“荻扁王氏”。如果王宾是相城王氏后裔的话,其郡望应该冠以“长洲”,或“聊城”或“荻扁”字样。

  其次,《吴中人物志》《长洲县志》明确记载,荻扁王氏“家世代力农”,而王宾在其《跋王氏谱》(《吴中古迹诗》补遗“附录”)中称“吾家世积善,遗书可读”,姚广孝也说他有“今古书千卷”。即便称不上是书香门第,也算得上是耕读之家,显然不是世代农民的概念。

  第三,原荻扁王巷村有座王皋祠堂(亦称王家祠堂),供奉王皋、王征士、王智城、王冕、王锜、王潜、王策、王文年、王武年9位家族名人(民国《吴县志》),就是没有王宾。王宾是公认的“高士”,又是个大孝子,就凭“孝义”就足以入祀家族祠堂。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就是依据其“终身大孝”收入祠中,绘像勒碑的。

  由此可以推断,王宾肯定不是长洲相城人。那么,他是不是吴县木渎人呢?

  民国《吴县志》“王宾传”说是吴县木渎人,并特地注明“今据《渎上编》订正”,足见郑重其事。当年《吴县志》的编纂班子阵容强大,有不少是博通经史、精于考辨的专家。而《木渎小志》的作者张郁文和《相城小志》的作者施兆麟同时参加了编纂工作,分别担任协纂、分纂。此前两人分别编写出版了一部“小志”,都收录了王宾。最终让施兆麟放弃自己的观点,肯定是经过了一场激烈辩论,最后由总纂定夺,郑重写下“木渎人”三字。

  其实,民国《吴县志》最终“订正”王宾是“木渎人”的理由并不充分。其主要的依据是冯冀《渎上编》,而《渎上编》的依据应该是张景春的《吴中人物志》。然而,《吴中人物志》记载了两个王宾,“逸民”中的王宾即姚广孝为之立传的王宾,而“艺术”中的木渎人王宾是个画家。两人虽然有隐晦不仕的相同之处,但前者是集隐士、诗人、名医、孝子于一身的“高士”,后者仅是以绘天平山《龙门春晓图》而知名的画家。后人将两个王宾合二为一,于是明代《渎上编》、清代《木渎诗存》、民国《木渎小志》《吴县志》都说他是“吴县木渎人”了。

  综上所述,“高士”王宾既不是长洲相城人,也不是吴县木渎人,应该是长洲县城(即今苏州市区)人,姚广孝《王光庵传》清楚记载他是“僦城中一厘居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姑苏纪事:“书圣”王羲之墓在苏州吗?【下】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闺媛典  第三百十二卷
说古道今 | 首部虎丘山志《云峤类要》?
除了“吴县”这个曾用名,其实相城以前叫……
人的一辈子,一定要去感受一次下雪的苏州
苏州疯狂挂地!高铁新城、木渎王炸地块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