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哥窟景点太多眼花缭乱?带这篇就可以了——按照时间顺序整理

喜欢吴哥窟的游客都知道吴哥窟小圈大圈外圈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寺庙。虽然各有各的亮点,但有时难免眼花缭乱,傻傻分不清楚。而且通常的包车游览线路是按照景点距离的顺序安排的,有其合理性。但是也会导致寺庙的游览顺序和其建造的年代顺序是不一致的。

那么这篇文章,我们就按照吴哥王朝几位著名国王的统治顺序,以及在他们的统治年代修建了哪些寺庙,帮助大家对吴哥窟寺庙群的各个景点进行时间上的盘点(其中还包括了吴哥窟寺庙群之外的贡开和柏威夏)。

我们后续会对每一个景点有文章进行专门介绍哦,所以这篇文章里面对景点的介绍会用一两句话概括其特点。

从公元9世纪到14世纪,高棉统治者的名字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令人烟花缭乱。这些名字中都包含着一个相同的成分“vanman”,它的意思是“盔甲”或“保护者”。

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 802-850年在位)于公元802年建立了高棉帝国。阇耶跋摩二世和他的儿子阇耶跋摩三世都没有留下什么碑文,也没有留下什么建筑。可能当时国家刚刚建立,规模不大,神庙建筑也是由易腐材料建造,因此没有流传下来。但是阇耶跋摩二世作为开创国家的第一任君王,此后共有25位国王统治了这片土地(在吴哥王朝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从唐末经宋至元朝的时期)。

因陀罗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 877-889年在位)修建了第一座水库以及神牛寺和巴空寺

神牛寺

神牛寺的名字源于寺庙前的神牛雕像。它是一座建有6座红色砖塔的祭祀庙,供奉着湿婆和国王的祖先。看起来很不起眼,却意义非凡。它是吴哥的第一座寺庙,所有辉煌的开始。

巴空寺

它位于当时国都的中心,是吴哥遗迹中第一座多层式的神殿山,也被称为庙山。它也是吴哥王朝第一座用砂岩块代替红砖的寺庙,在之后的400年里都被作为吴哥各朝代的建筑范本(巴肯山就是它的放大版原样复制)。

其实巴空寺也是看日落的好地方哦

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 889-910年在位)迁都吴哥,并兴建了洛雷寺和巴肯山。柏威夏。

洛雷寺

因陀罗跋摩一世开挖水库,建造了高棉历史上第一个人工池。从水库中挖出的淤泥堆积起了一个小岛,他的儿子耶输跋摩一世在这个小岛上建立了罗莱寺,以供奉祖先和镇水。然而寺庙还未建完,他发现了吴哥,决定迁都,于是罗莱寺就成了一座未完成的寺庙。

巴肯山:

是吴哥附近第一座寺庙山的所在地。耶输跋摩一世选择在巴肯山修建他的寺庙山,而不是前朝国度罗洛地区。

柏威夏寺:

耶输跋摩一世在巴肯山东边建造一个约长6.5公里(4英里),宽3公里(2英里)的耶输陀罗塔塔卡水库。沿着南岸建立起分别供奉湿婆神、毗湿奴神和佛的寺庙。在王国的其他地方,他命令寺庙建在天然的山上,其中最有名的是柏威夏寺(Preah Vihear),位于一悬崖边缘,该悬崖现在成为柬泰边界的一部分。

这个寺庙不在暹粒周边哦,在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需要用一天的时间往返参观。

阇耶跋摩四世(Jayavarman IV, 924-942年在位)篡夺了王位并迁都贡开。

作为篡位者,阇耶跋摩四世迁都100公里左右,建造了贡开建筑群,寺庙有40多座。并统治了20年之久。

贡开的的主要建筑是大塔寺,顶端的风景十分壮丽。另外贡开寺庙群有柬埔寨最大的林伽。

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 944-968年在位)修建了东梅奔、比粒寺和吴哥古皇宫

东梅奔

吴哥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大型人工湖——东湖,东梅奔就建在湖中小岛上,是罗贞陀罗跋摩二世为祭祖而建。如今东湖变成了农田。东梅奔四周黄沙滚滚,早已没有当年的仙气。只是四只大象依然不知疲惫地支撑着这个世界。

比粒寺:

比粒寺又叫变身塔。它是古高棉皇族火化尸体变身为神的地方。比粒寺比东梅奔建造时间略晚,建筑样式几乎完全相同,都是须弥山造型,三层平台,五座莲花塔。同样都是吴哥遗址中罕见的红砖建筑。

这里也是看日落的好地方哦。不喜欢在巴肯寺等待排队的游客很多选择在这里看日落的。

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 968-1001年在位)兴建了塔高寺和女王宫。

塔高寺

还有一个名字叫茶胶寺,是由中国援助修复的。塔高寺是古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式建筑,可惜未完成度很高,只使用巨大的石块垒起了台阶和塔的形状,完全没有任何装饰物。

女王宫

吴哥时期最可爱的寺庙之一,是在阇耶跋摩五世即位初期由一名官员建立的,该名官员后来称为阇耶跋摩五世的老师。有证据表明,这座凿在粉红色砂岩上的小寺院,曾是一个重要的城区,位于吴哥寺北面大约16公里(10英里)处。1916年一支法国考察队发现了这座寺庙,当时这里被森林覆盖。

苏利耶跋摩一世(Suryavarman I, 1002-1049年在位)将帝国的版图扩大到老挝和泰国的大部分地区。

乌迭蒂耶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1049-1065年在位)兴建了巴芳寺和西梅奔。

巴芳寺:

巴芳寺的建筑样式很复杂。须弥山的形制,呈金字塔形,整个寺共有5层台基,在第1、3、5层台基上又各有一个封闭式回廊,回廊四边的中央和四角都建有塔楼。

俯看整个巴芳寺,满地是散落的石块。法国曾经帮助柬埔寨修复巴芳寺,考古学家把所有坍塌的上千块石头编上号,摆放在寺前的空地上,希望能一点点拼凑上千。“红色高棉”政权上台后,赶走了法国专家,屠杀了当年参与修复的柬埔寨人,销毁了所有档案。如今,这些石块可能再也回不到它们原本的位置了。

苏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 1112-1152年在位)兴建了著名的小吴哥和崩密列。周萨神庙、托玛侬神庙、班迭萨雷

小吴哥

这里就不多说啦,我们会有专门的文章详细介绍的。

崩密列

崩密列的意思是荷花池。它是一座规模堪比小吴哥的建筑,但是如今已是一片废墟。对有些人来说,这就是一大片倒塌的石头建筑,和树木纠缠在一起。但是对喜欢它的人来说,却有一种史前的神秘气息从每一块断壁残垣间弥漫出来。

周萨神庙和托玛侬神庙

周萨神庙和托玛侬神庙仅隔了一条胜利之路。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规模都几乎一模一样。周萨神庙是由中国修复的,托玛侬神庙是法国修复的。修复的神庙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修复国家的特点和风格,所以还是有区别的,大家可以自己去观赏感受哦。

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1181-1219年在位)王中之王,兴建了巴戎寺、圣剑寺和塔布隆寺,班迭哥迪、蟠龙水池、塔松寺。这些建筑每一个都是经典,都值得分别写一篇文章详细介绍的,这里就用一句话概括它们的特点。

巴戎寺

吴哥的微笑——49座塔,54座巨型四面佛雕像,216张微笑的巨大脸庞

圣剑寺

是阇耶跋摩七世为了纪念与暹罗军队作战胜利而修建的,也是国王父亲的家庙。据说吴哥通王城在修建时,这里就成了国王临时的行宫是他举行朝拜和读书的地方。

塔布隆寺

塔布隆寺是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他的母亲而建的,是一座兼具庙宇和修院双重功能的奢华寺庙,曾住着无数高僧、祭司和舞女

班迭哥迪

是一座宏大的佛教寺院,临近皇家浴池

蟠龙水池:

当年的皇家医院。一座大的正方形水池,周围4座略小的水池。

塔松寺:

据说是为了纪念塔松将军而建,整个东塔门都被一株大树吞没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哥窟小圈:寻找那失落的王朝
柬埔寨之行(五天四晚)
掩匿密林千年,世界最大寺庙,东方四大奇迹之首,你知道是哪儿
传世微笑的背后,是这个古老王国的风雨沉浮!
阅读吴哥 | 吕兆梁
吴哥小圈:倾情吴哥,高棉的微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