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敕勒悲歌 第35集 荡平关陇

上回书说到,尔朱荣派尔朱天光西征,进剿北魏境内最后一支规模以上叛军——盘踞在关陇多年的万俟丑奴。

听闻万俟丑奴手下大将尉迟菩萨正在攻击趣栅(今陕西宝鸡眉县),尔朱天光命左大都督贺拔岳率一千轻骑疾驰赴援。

贺拔岳赶到趣栅,尉迟菩萨已经得手,任命官吏管理县城后就北渡渭水,率军返回。

贺拔岳正欲渡河追击,宇文泰谏劝:“我军远来疲惫,应该反客为主,以逸待劳。”

贺拔岳知道这个武川小老弟虽然年轻,但深沉坚毅,见识精深,当即问道:“如何反客为主,以逸待劳?”

宇文泰道:“杀其县令,屠其僚属,将消息传播出去,尉迟菩萨必然返回。然后我们再如此这般......。”

贺拔岳在洛阳太学多年,素有仁义之心,微有不忍,道:“这样会不会残忍了些?”

宇文泰黑瘦沉毅的脸颊毫无表情,道:“慈不掌兵,为了我们自己的子弟兵少受损失,再残忍又何妨?”

贺拔岳知道宇文泰之言有理,当即同意。

宇文泰命人将尉迟菩萨任命的“大赵国”趣栅县令、县丞以及所有邻长、里长、党长四百人在趣栅城外一字排开,命全县百姓都来围观。

宇文泰一声令下,刀砍斧剁,立刻将这四百人尽数斩首,血流满地,百姓震恐。

消息传得飞快,早已传至尉迟菩萨军中。

尉迟菩萨怒不可遏,立即率步骑两万返回,在渭水北岸列阵,准备将贺拔岳、宇文泰千刀万剐。

擒其县令二人,获甲首四百,杀掠其民以挑,菩萨率步骑二万至渭北。——《周书·卷十四·列传第六·》

贺拔岳只带李虎、宇文泰、寇洛、赵贵、侯莫陈崇等数十骑在渭水南岸隔河相望。

只见北岸尉迟普萨跃马驰骋,身后大军肃立,刀枪如林、队列严整,果然军容十分威严,绝不像往昔葛荣、邢杲、韩楼那般军纪松弛。

尉迟菩萨在北岸大骂:“贺拔岳,尔等残暴心性,杀害无辜百姓,必遭天谴!”

贺拔岳大声道:“这些人依附叛逆,本就死有余辜。你们为害国家,逼良为贼,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两人喋喋不休,一时间口水仗打得不亦乐乎。

贺拔岳太学出身,口才极佳,尉迟菩萨一介武人,不善言辞,被贺拔岳骂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直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无奈渭水浩大,无法强渡,只得捂住耳朵,叫手下一个伶牙俐齿之人代替自己与贺拔岳对骂。

这人在尉迟菩萨军中素有“最佳辩手”之称,当即兴高采烈,摇动如簧之舌,来与贺拔岳辩论。

贺拔岳大怒,道:“我和你们尉迟将军聊得正嗨,你是个什么东西,也配与我说话?”

那人仗着渭水开阔,有恃无恐,笑道:“怎么滴?我就说了,你奈我何?有本事打我呀?打我呀?”

贺拔岳气极反笑,回身对李虎、宇文泰道:“某家生平从未听过如此奇葩的诉求。”

众人大笑间,贺拔岳蓦然回身大喝,一箭射出。

那箭横跨渭水,如天外飞仙、如梦似幻,已正中那人咽喉,应弦而倒,满足了他心中所愿。

岳与菩萨隔水交言,菩萨令省事传语,岳怒曰:“我与菩萨言,卿是何人,与我对语?” 省事恃水,应答不逊。岳举弓射之,应弦而倒。——《周书·卷十四·列传第六·》

叛军哪见过如此神乎其技的箭术,顿时一阵骚动。

贺拔岳大喝:“劝尔等速速就降,否则此人就是你们的榜样!如若不服,明日决战!”

此时暮色渐起,两军收兵。

次日,贺拔岳秘密派遣李虎、寇洛等人各领数十名骑兵在渭水以南沿岸隐秘处埋伏,自率百余骑挑战。

尉迟普萨率军在北岸列阵,又是重复昨日的故事,继续互相问候对方女性长辈,殊无新意。

但贺拔岳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却向西行。

尉迟菩萨情不自禁,跟着一路向西,不知不觉已行出二十多里,来到一处水流浅缓之处。

贺拔岳见此处水浅,故作惊慌之色,大叫:“不好!”急忙勒马向东逃窜。

尉迟普萨狂喜:“你奶奶滴,骂得这么开心,看我抓住你,怎么整治得你欲仙欲死!”

也是欺贺拔岳兵少,当即不顾后军,径率三千骑兵跃马渡河,来追贺拔岳。

贺拔岳原本只有百骑,但一路东驰,原先设下的伏兵渐渐汇拢,已有数百。

尉迟普萨见他时有零散人马小股汇入,心道:“这就是所谓的伏兵吗?哈哈,不过如此!”于是放心追逐。

待驰至一处山岗,乱石满地,路窄难行,尉迟普萨骑兵只得减速鱼贯而行。

刚通过半数,就听一声鼓响,李虎率军自山岗杀下,拦腰将叛军截为两段,贺拔岳也陡然回身,杀入叛军之中。

尉迟普萨大惊失色,见贺拔岳身先士卒,势如猛虎,锐不可当,急忙命全军回撤。

无奈李虎率众占据高岗,死守山道,以一敌百,杀得身前尸积如山,叛军根本无法通过。

贺拔岳大呼:“下马跪降者不杀!”

叛军乱作一团,纷纷下马请降。

尉迟菩萨悔怒交加,索性抛开生死,催马来战贺拔岳。

斜刺里,侯莫陈崇一马驰出,长槊如龙,只一合,将尉迟菩萨击落马下,当场生擒。

其余叛军见状彻底绝望,尽数归降。

贺拔岳又将尉迟普萨押赴北岸示众,叛军步卒见主帅被擒,军心已乱,大半散去,余者尽降。

至水浅处,岳驰马东遁。贼弃步兵,轻骑追岳。岳依冈设伏,回与贼战,急击之,贼退。岳号令贼下马者,皆不听杀。贼悉投马,遂擒菩萨。——《周书·卷十四·列传第六·》

此战,贺拔岳用宇文泰之计,反客为主,诱敌深入,大破叛军。

不仅生擒尉迟菩萨,俘虏一万三千人,而且缴获战马、辎重、粮草无数,声名大噪,威震关陇!

正在围攻岐州的万俟丑奴惊闻尉迟菩萨兵败,顿时大惊,急忙撤去对岐州的包围,向北逃至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又在平亭(今甘肃泾川县北)布置防线守御。

尔朱天光率主力从长安出发,进至岐州,与贺拔岳会师,此时西征军已壮大至步骑三万。

泾川,正是此前北魏名将崔延伯战死之地(详见第20集《碧血黄沙》),台塬纵横,沟壑分割,万俟丑奴据险而守,尔朱天光多次进击却一时难以攻下。

宇文泰再次献计,尔朱天光采纳,命人远近散播消息,说天气渐热,不宜攻伐,打算退军,等到秋天凉爽后,再来攻打。

万俟丑奴听后信以为真,就将守军分散,以千人为一寨,在岐州以北的百里细川放牧,只留下他敕封的太尉侯伏侯元进率军五千留守。

贺拔岳见叛军分散,立即向尔朱天光建议,时机已至,应该立即进攻。

清晨,贺拔岳率轻骑突进,尔朱天光率主力后发,猛攻侯伏侯元进大营。

武川子弟铁骑驰骋,奋勇厮杀,狂呼酣战,有进无退。苦战一日,终于攻破侯伏侯元进大营,将侯伏侯元进生擒。

尔朱天光命将俘获的叛军尽数处斩,宇文泰力谏不可,主张将俘虏全部放还。

尔朱天光怒道:“攻打平亭死伤颇多,不杀不足以抚慰将士!你在趣栅连杀了四百多无辜百姓,现在为什么要可怜这些真正的叛军?”

宇文泰沉稳如山,沉声道:“此前杀人,如今放人,都是为了尽最大可能获胜。只要有利于我军减少伤亡,赢得胜利,什么事都可以做,既不能一昧嗜杀,也不可拘泥于仁义道德!”

尔朱天光语塞,贺拔岳极力赞成宇文泰所言,于是将俘虏全部放还。

果然,俘虏散归各寨,将官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一宣传,各处叛军斗志全消,官军所到之处,尽皆归降。

贺拔岳再接再厉,率军直扑泾州(今甘肃平凉泾川),伪泾州刺史俟(qi二声)几长贵摄于贺拔岳威名,开城投降,官军势如破竹,再下一城。

万俟丑奴见官军如摧枯拉朽,势不可挡,方寸大乱,当即率领残军打算逃回“都城”高平(今宁夏固原)。

贺拔岳不顾连日奋战的疲劳,咬牙率轻骑衔尾追击。每次万俟丑奴想列阵还击,都被以侯莫陈崇为前锋的武川子弟兵冲散,立足不稳,只能再逃。

一直逃到平凉长坑(今甘肃泾川北),万俟丑奴见奋勇追击的侯莫陈崇不过数百,实在是气不过。

“就你这点兵,追了我139.3公里,都过了几个收费站还不罢休,这也太过分了!我好歹也是个皇帝,老子不发威,你当我hellokitty吗?”

于是强行约束部队,要列阵抵抗这个可恶的侯莫陈崇。

叛军尚未布好阵势,侯莫陈崇又是一马当先驰入阵中,一把长槊疾如流光,矫似游龙,挡者无一合之敌。

万俟丑奴只见前方军阵如巨斧劈下,翻波排浪,分开两边,一个白袍银甲的小将跃马持槊已冲到眼前,正是侯莫陈崇。

万俟丑奴正待举刀来迎,被侯莫陈崇一槊将手中刀击飞,然后一把抓住丑奴腰中金带,轻轻提过夹在腋下,纵声长啸,声如龙吟,单手持槊杀出敌阵,三军辟易,无人敢挡。

尾随而至的贺拔岳一看,也不由得惊佩叹服:“我本以为天柱大将军已是天下无敌,没想到阿崇之勇,不在天柱大将军之下也!”

此战大获全胜,贺拔岳大喜之下,将万俟丑奴所乘的马匹和他的宝刀、金带全部赏给侯莫陈崇。

尉迟菩萨将兵向武功,(侯莫陈)崇力战破之,乘胜逐北,解岐州围。又赴百里细川,破贼帅侯伏侯元进栅。丑奴奔高平,崇轻骑逐北,至泾州长坑及之。

贼未成列,崇单骑入贼中,于马上生擒丑奴。于是大呼,众悉披靡,莫敢当之,遂大破之。岳以丑奴所乘马及宝剑金带赏崇。——《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大赵都城”高平听闻皇帝万俟丑奴全军覆没,人心离散,有人见机得快,就造起反来,将万俟丑奴敕封的太傅萧宝夤擒下,开城归降。

至此,为祸关陇八年之久的万俟丑奴之乱在贺拔岳的武川英豪雷霆一击之下,仅仅三个月就被平定了下去。

但仍有一支叛军,万俟丑奴的侄子,也就是前文献计击败崔延伯的叛军第一名将万俟道洛不肯归顺,率麾下六千余人逃入陇山(六盘山)打起了游击。

尔朱天光派心腹大将长孙邪利进剿,不料中了万俟道洛设下的埋伏,长孙邪利与万俟道洛交战,只三合,被道洛斩于马下。

尔朱天光大怒,再派督将大野树儿进击,与万俟道洛交战,只一合,又被道洛斩杀。

尔朱天光颇为烦恼,召集贺拔岳、侯莫陈悦及诸将商议。

侯莫陈悦见贺拔岳的武川系人马屡立奇功,自己相形见绌,早已十分不忿,就推荐李弼、豆卢宁出战。

军人楷模——李弼

尔朱天光也不欲贺拔岳立功太多,当即应允。

李弼、豆卢宁奉命出战,率军进入陇山,与万俟道洛大小十余战,沉着应对,不落下风。

作战时,李弼总是率先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叛军惊惧,都说:“莫挡李将军前。”

弼恒先锋陷阵,所向披靡,贼咸畏之,曰“莫当李将军前也”。——《周书·卷十五·列传第七》

万俟道洛与李弼、豆卢宁交战,虽不分胜负,但他后继无援,不能持久,无奈只好投奔了据守水洛城(今甘肃平凉庄浪)的另一股叛军王庆云。

这个王庆云不过是一小股山贼草寇,在北魏末年遍地的叛军中,属于十八线小角色,根本上不了台盘。

但王庆云得到万俟道洛这员骁将,欣喜异常,以为有其相助,大事可成,也许是梁静茹给的勇气吧,便猪油蒙了心,居然悍然称帝。

结果称帝才半个月,李弼、豆卢宁大军追至水洛城。

王庆云与万俟道洛率众出城迎战,被豆卢宁一箭射中万俟道洛臂膀,叛军大败,官军乘势攻下了水洛城东城。

豆卢宁

王庆云与万俟道洛退保西城,但西城没有水源,兵众干渴,打算逃走。

李弼担心叛军四散而逃,不能一网打尽,就派人招降王庆云,并且说:'如果投降的事一时不能决定,你们今夜可慢慢商议,明早再告知我也不迟。'

又说:'我知道你们急需用水,我军可稍退,任你们取涧中溪水。'

王庆云部众知道有水可饮,便不再有突围之心。

李弼则暗中命军士连夜制作拒马枪,枪身长七尺,绕城布列。

拒马枪

当夜,王庆云、万俟道洛果然想趁夜突围,结果战马撞到拒马枪上,摔倒在地,伏兵杀出,将二人擒获。

王庆云的部众纷纷从城南奔出,又被密密麻麻的长枪所阻,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尔朱天光随后赶到,要报长孙邪利、大野树儿之仇,竟欲将降兵及满城民众一万七千人尽皆坑杀。

李弼认为杀降不祥,而且自己下过劝降令,降者不杀,这样做背信弃义,于是坚决反对。

但尔朱天光不听,李弼只能眼睁睁看着官军屠城,心中极为恼怒,几乎就要当场翻脸,斩杀尔朱天光。

这时宇文泰在场,私下拉住李弼,劝道:“景和兄盖世英豪,仁义素著,望兄善加保存,不可意气用事,将来希望有幸和您并肩作战,共创大业。”

李弼看着宇文泰真挚的眼神,一时间心中若有灵犀,颇有英雄重英雄之感,缓缓点头,不再作声。

至此,关陇大地尽皆收复,自六镇大乱以来北魏境内的所有叛乱全部平息!


消息传至晋州。

夕阳斜照下,晋州刺史高欢牵着自己九岁的儿子高澄立于城头,闲适中带着几分落寞,空负大志的眼神越过山野,投向无尽的苍茫,久久无言。

小小年纪就长得俊美异常的高澄轻声问:“阿爹,四海平定了,您不开心吗?”

高欢唇边露出一抹无奈的微笑,拍拍高澄的头道:“天下太平,阿爹怎么会不开心呢?”言罢,发出一声深长悠远的叹息。

身后,一袭白衣的娄昭君看着自己的夫婿,也随着轻轻叹了口气,走上前来,掩了掩高澄的衣襟,对高欢道:“起风了,回去吧。”

三人缓缓离去,在夕阳下,留下了长长的背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激荡四百年:尔朱天光蜕变平定关陇,君臣不和尔朱荣无大志
后三国名将之帝国筑基人:没有他,何来的北周大隋和盛唐
当北魏六镇流民大起义之际,万俟丑奴在高平称帝,成为关中的霸主
六镇之乱彻底平定,北魏帝国走向末路
贺拔岳    北魏时期名将、肆州刺史贺拔度拔之子
读通鉴(452)尔朱荣与魏敬宗关系不可调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