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层法官应当具有“草根情怀”

基层法官应当具有“草根情怀”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1日 10:03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汶金让

  在基层法院工作多年,办理了成百上千案件,我常常在想,如何才能做一名令当事人和人民群众满意的基层法官?

  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这是我们党对人民法官的崇高要求。如何工作才能达到这一标准?二十多年的司法实践告诉我,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最基本的是应当具有“草根情怀”。

  何谓草根?草根一词译自英文grass roots,它有两层含义:一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这层含义和意识形态联系紧密一些。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维护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审判机关叫人民法院,所以我们国家的法院和法官在“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目标和方向是最清楚明确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弱势阶层。譬如我国为数众多的农民、农民工、城镇市民、下岗工人、小手工业者、小商小贩,还有那些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普通老百姓,我想还应当包括那些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身陷官司之中的诉讼当事人。

  笔者又查阅了一下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无权是草根的特征之一,它还有两个特点,一是顽强,它常常让我们想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著名诗句,这是在赞美草根的生命力;另一是广泛,就像路边的小草、小树,遍布每一个角落,又像快乐生活的芸芸众生,这是在说它的普遍性。这一词语近年来同另外的词组合一起,引深出了像“草根名角”郭德刚、“草根歌手”旭日阳刚、“草根英雄”、“草根明星”、“草根文化”等许多新文化词汇。

  那么何为基层法官的“草根情怀”呢?笔者细细思考总结了一下,它就是像全国模范法官尚秀云、李增亮、陈燕萍那样的,融入百姓之中,胸怀爱民之意,设身处地为群众谋利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当事人服务,用真情办案的平民情感、底层意识和公正、廉洁、为民的柔性法治理念。

  一名基层法官,只有当他或她具有以上人格素养和职业品质时,才会真正成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司法者。

  公平和公正不是口号,但它却常常像草根一样朴素。“草根”这一说法据说产生于十九世纪美国寻金热流行期间,盛传草根生长的地方往往蕴藏有黄金。在法律领域,“草根”就是老百姓,而“黄金”就是执法的公平公正,所谓的法律正义不仅仅体现在法律条文上,更应与民意心中的“那杆秤”相符合,否则社会效果便不会好,人民群众就不满意。作为一名法官,你必须找到严格依法办案与达到当事人和人民群众共同满意的契合点,所办案件必须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要使当事人胜败皆服,使他们不怨恨法院和法律,使“法外”的群众也感到合情合理。如果在办案当中,遇到民俗和乡规民约等与法律规定不符,就一定要对群众耐心做好法律宣传和解释工作,绝不能一判了之,留下“官了民不了”的后遗症,这是取得法律与社会效果“双统一”的关键。

  草根可不能随便乱“踩”,作为法官任何时候都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你必须明白法官不是官,是为群众解纷止争的法律工作者。我国的基层法官大多来自基层,来自“草根”生活的地方。所以,他们更应懂得用爱民之心去真诚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纠纷,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为他们的利益着想和思考,体察他们的心情,掌握他们的心理,熟悉他们的语言。学会换位思考,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更应是一种司法方式。学会了“草根”思维,你就会明白,“草根”们的公正要求其实并不过分,他们是那么简单而质朴,那么憨厚与耿直,那么的可敬与可爱!

  态度决定一切,思想改变社会。当你作为一名敬业乐业的基层法官真正地为人民司法的时候,你会发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原来并不复杂,它就朴素地蕴藏在“草根”们的身上。法、理、情往往是相通的,不大懂法的草根们的思维常常是惊奇地正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当中有许多真正的思想者,他们身上平凡地体现着鲜明的人民主体性、国家主体性和法律正确性。当法官追求法律公正与社会和谐的理想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照耀这美好世界的花儿、草儿和各种各样的植物之时,万物便得到有情地滋润!陈燕萍法官说得好,“老百姓打官司,并不仅仅在于获得一纸公正的判决,更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当我们牢记这一点,不唯法,不唯权,不唯私利,不唯结案,只求给群众一个没有后患的好结果时,那么,“草根”们一定会赞美你是一位模范的好法官!

  当法官能动司法的触须深深扎入到“草根”之中,真正做到为人民司法的时候,那么再疑难的法律问题都会变得容易,因为当群众理解法官,知道法官在为他们着想和解忧的时候,便没有了抵触和“不信”,一切便迎刃而解。当一名基层法官从思想认识上解决了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态度问题时,便具有了“草根情怀”,这是拉近与群众司法距离的关键。当前,我们全国各地基层法院所涌现的许多“社区法官”、“村头法官”和“一村一法官”就是这样的“草根法官”,他们胸怀“草根情怀”,公正为民司法,他们是新时代“群众在我心中”的忠实实践者,是人民群众最值得信赖的法律人!切近群众、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能动司法,人民法院工作才会迸发出无穷的物质精神力量。我想,这些富有时代特色的法官草根情怀,也是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新审判模式 彰显为民情怀
周末人物| 27年 老“法庭”的乡村情怀
微博文章
法官供职报告
巡回审判背后的法理意涵
司法为民应理性回归人民法庭建设 “社会法庭”:人民法庭遭遇的困惑与尴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