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孔子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孔子

来源: 发表时间:2009-03-31 星期二

  接着前几日《“功夫孔子”会是啥样》的话题,再来谈谈如何对待孔子的问题。

  孔子,最近成了热闻。原因在于有人要拍一部《孔子》大片。先有濮存昕批剧本太烂,娱乐国学,恶搞孔子,拒绝出演,后有周润发披挂出马,蓄须上阵,江湖孔子,呼之欲出。再加上周迅出演孔子的“绯闻女友”等等,料足够多,闹足够热。一部社会娱乐大片,早已在《孔子》拍毕之前,轰轰烈烈“上演”。

  如此的娱乐效应,让人不免担忧《孔子》的艺术品位。戏说历史,恶搞历史人物,已不是什么新闻。既然吴宇森可以将赤壁之战的根源,归结于曹操人性深处的“力比多”,那么人们也有理由担心,孔子的野合而生,长人异之―――奇闻逸事;面带菜色,丧家之狗―――惊险曲折;荷锄老农之讥,童稚小儿之讽―――情趣颇多;南子之交,接舆之狂―――“妙”想无穷;子贡的铁齿铜牙,子路的结缨而死―――摄人心魄……如此“烹”出的《孔子》大餐,不刺激才怪!但刺激过后,我们又能从多大程度上了解孔子、认识孔子,又能花多少时间琢磨孔子的道德哲学?

  当然,你可以说,人们看《孔子》,不是为了了解孔子,不是为了道德研究,只是为了简单的娱乐、单纯的闲适。所以常有人说,娱乐就是娱乐,历史就是历史,这是两码事,别搞在一起。然而,殊不知历史与娱乐从来都是不分家的。明清时代的百姓,多数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来了解三国历史的,而不是陈寿的《三国志》;同样,西方人也多是通过《荷马史诗》才知道了特洛伊之战、木马屠城之举,而不是什么历史学著作。更重要的是,历史知识的传递只是大众文化娱乐产品的一种功能,伦理道德、政治观念的潜移默化,才是真正的“醉翁之意”。

  其实人们并不担心一个更加人性化、更加现代化、更加亲民的孔子出现在他们面前。事实上,由于种种社会历史原因,孔子和他的思想曾经被教条化、模式化乃至神圣化。把孔子从天上拉回到地上,从神性还原到人性,本无可厚非,符合时代发展、社会潮流。但人们真正担心的是,这种拉回、这种还原,又走向一种极端的误区,即那种过度人性化、过分娱乐化、过分搞笑化、过度低俗化的孔子出现在观众的面前。人们所反对的,是这样的娱乐逻辑:由于精通六艺,所以变成功夫大师;由于拥有三千弟子,所以难免“江湖老大”;由于南子之交,所以可能是情场高手……这显然不是真正的孔子,甚至是对孔子的亵渎。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泛娱乐化的今天,我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孔子?是不是简单地把孔子人性化后,就万事大吉。想一想,孔子为什么会“三月不知肉味”,孔子何以讲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为何特别强调“慎终追远”……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我们更需要一个伟大但止于戏谑的孔子,一个严肃但止于荒唐的孔子,一句话,一个更加符合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孔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言“娱乐”应有度
文化不能没有道德操守
坐台小姐(名词)
闲话儒家“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必要
钱为何物?
中国历史上出了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