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氏孤儿的六生六世之八

赵氏孤儿的六生六世之八

赵氏孤儿的六生六世是
祖父赵盾,他包庇了弒君的族人,自己承担千秋骂名,还要儿子牺牲前程为自己赎罪。
父亲赵朔,为父亲赎罪至死,被冷冻七八年,抑郁而终。

孤儿赵武被误传的主角,流传的故事到他成年为止。真正精彩的人生是最后八年,当执政官时,还延续到身后。
儿子赵成,别的大家之秀入阁时,最高的从四号干起,只有他一入阁就是二号,独一无二的青春少年郎二号。
孙子赵鞅,赵氏祖先是牧羊养马的武夫,从赵衰到赵成都变成文人,没有一个打过一场象样的胜仗,祖先的好斗基因回到赵鞅身上。他使晋国的六卿变成四卿。
曾孙赵无恤,他使晋国的四卿变成三卿。能忍又能打还能让,真是最完美的结局。
赵盾是贵二代,所以要从白手起家的赵衰说起。

赵衰

一、身世

赵氏祖先一直在周朝王室吃公粮,到了西周末年,天下大乱。周幽王时,因周朝王室衰乱无道,赵氏的族长叔带觉得老板太差劲了,他有关门下岗的危险,该换老板了,叔带就带领一票人,跳槽到晋国工作。他选了晋国,大概是因为认为晋国有潜力,而且离家近。(赵城距离晋都翼城县只有数十公里,到镐京却有数百公里。)叔带的子孙在晋国日益兴旺,五世之后传到赵夙时,为晋将军。公元前六六二年,(晋献公十六年),献公亲自率军攻灭霍、魏、耿等三国,赵夙担任献公的指挥车驾驶,有功,获封耿地(今山西河津东南)。

赵夙有两个儿子【注一】,长子名共孟,他的事迹没有记载。共孟的后代赵穿,就是杀害晋灵公的凶手。赵夙的次子名衰,字子余。谥号成子,又称成季,学问与修养都非常好,喜欢唱诗,也会藉唱诗与人沟通。春秋时期,有文化的人不流行作诗唱和,他们藉歌咏现有的诗歌表达心声。有时是望文生义,有时是断章取义,没有文化修养与急智者很难表现,赵衰是此道高手。他有两个老婆,四个儿子。他的大老婆叫叔隗,叔隗的妹妹叫季隗是晋文公夫人;他的二老婆叫赵姬,是晋文公的女儿。晋文公与他既是连襟又是翁婿。他的长子赵盾是叔隗所生,另外三个儿子,同、括、与婴都是赵姬所生。赵衰卒于公元前六二二年(晋襄公七年)。

赵衰与赵夙的关系众说纷纭,,他的生年也没有记载。我们可以从晋文公的生年来推测赵盾的生年。晋文公死于公元前六二八年,得年四十四,因此他生于公元前六七一或六七二年。文公在十七岁时招揽到贤士数人,同年他逃亡出国。赵衰以贤士的身份追随文公流亡,并且被当作老师看待,他的年纪一定比文公要大一点。因为逃亡时他未婚,所以他的年纪也不会太大,估计在二十岁至二十五岁之间,也就是比文公大三至八岁。这么推算的结果,他可能生于公元前六七四至六八○年之间,得年五十二至岁五十八岁。

二、成就

赵衰一生都没有当上执政的「中军将」,他长期担任幕僚,往往以立言的方式立功。

(一)妙言解纷有土有国

文公流亡途中,离开狄国后在五鹿(今河南清丰北)时,食物已尽,饿得受不了,就向路旁的农人索讨食物,却碰到既贫穷又心情不好的人,他们竟然拿一块土当作食物给乞讨的人。重耳气坏了,要发脾气揍人,赵衰及时阻挡,他说:「今天接受泥土,是他日接受土地的预兆,是好兆头,要谢谢他们才是。」他及时化解纠纷。这次化解纠纷的人,史记记载是赵衰,左传与国语都说是狐偃。笔者相信后者,这一段,忘了吧。

(二)穆公赠女重耳娶媳

公元前六三七年,重耳到秦国时,秦穆公送五位宗室女子给重耳,其中一人是穆公的女儿,曾经嫁给晋国太子圉(重耳弟弟夷吾的儿子)。一年前,在秦国当人质的太子圉为了继承君位,又不愿意被秦国勒索,就抛弃妻子独自逃回晋国,名义上,二人的婚姻关系还存在,这位女士是重耳的侄媳妇。注重道德伦理的重耳,不想接受这个有违伦理的烫手山芋。幕僚们都认为该接受她以讨好秦穆公,他们劝说重耳。司空季子说:「不能娶的禁忌是同姓不婚,你姓姬,她姓嬴没有约束。您与子圉就像路人一样没有瓜葛,拿他放弃的东西以帮助大事,是正确的。」重耳没有接受司空季子的意见,因他跟太子圉的关系不是路边的陌生人。狐偃进谏:「连他的国家我们都要抢,把他的老婆一起接收,又有什么关系呢?取悦秦国是我们唯一的希望。」狐偃的话比较动听了,重耳还有犹豫,他问赵衰:「你怎么说?」赵衰眼见别人以功利说不动重耳,他就引经据典说之以礼:「礼书说:有求于人时,一定要接纳对方的意见。要别人爱自己,一定要先爱别人。要别人顺从你,你一定要先顺从别人。没有恩德施予他人,而想请他人为自己所用,简直就是罪过。」「现在秦国愿意用婚姻表示善意,你就要接受他们的好意以表示你喜欢他们,听从他们的安排以施德予他们,你要担心他们对你有什么不满意?不该这样泥拘小节。」重耳这才改变心意,不但愿意接纳她,还进一步要举行婚礼以讨好秦穆公。他们把问题人物送还秦穆公,再择吉纳聘,把她迎娶过来。穆公要为已出嫁女儿找第二春,他不便开口要求明媒正娶,只盼望重耳肯接纳她,重耳愿意明媒正娶,使穆公意外惊喜。

(三)诗歌唱答公子归国

此后不久秦穆宴请重耳,他要带一位陪客去赴宴,他点名狐偃作陪。狐偃说:「我不如赵衰有文采,请派他去吧。」重耳就令赵衰作陪客。宴席中,宾主轮流唱诗寄意,客人该唱什么,都是赵衰点歌。高潮是来宾唱「黍苗」,穆公说:「我知道公子急着要回国了。」赵衰就引公子下阶,向穆公下拜。赵衰对穆公说:「流亡的小臣仰望国君,有如百谷之盼望及时雨。」秦穆公一直想和晋国和好,所以他对晋国的新君,或准新君都很友善。他施恩也望回报,所以他帮助夷吾回晋国就位时,有割地之约。后来晋惠公悔约,引起两国交战,穆公捉到惠公,要求以太子圉为人质,也是为了想在太子圉要回国时要敲诈一下。穆公投资公子夷吾与太子圉都失利,估计他会在重耳身上要一些回来。结果在与赵衰作高水平文化交流时,他不得不作君子,事后也不便再提条件。他帮助重耳回晋国即位,是无条件的,这样的结果全是赵衰的功劳。

(四)释敌解怨秦晋修好

公元前六二七年,晋襄公元年二月,晋文公去世还未下葬,秦国要偷袭郑国以取得进军中原的基地。晋军在崤山埋伏,把灭郑不成却灭滑而归的秦军全部消灭,三位将领全部被俘。秦军主将孟明视被释放时,他说三年以内要回来「报恩」,他两年后就回来了,却不幸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县北)又战败了。打了胜仗的晋军很轻视秦军,把这一战役称为「报恩之役」,以取笑秦军。身为副元帅(中军佐)的赵衰就警告诸卿说;「秦穆公还重用孟明,孟明知耻地改善国政,对百姓施恩,全国上下一心。他们的怨气还没有发泄,锐气不可抵挡,我们要提高警觉,还要避其锋芒。」晋国是中原霸主,怎么能挨打而不报复呢?在彭衙之战的同年冬季,晋国会同宋、陈、郑等国,共同讨伐秦国,以报复秦军的入侵。这一仗晋国又胜利了,攻取汪(陕西澄城)及彭衙二地而还。

秦国已经三连败了,面子愈丢愈多,秦穆公的椅子愈来愈烫。第二年秦穆公亲自率军攻晋,他们渡过黄河后就把船只都烧了,以宣示不胜不归的决心。他们攻取了王官(今山西闻喜)及郊(今地不详)二地。王官距离晋国首都绛县只有三十多公里,而晋国祖庙曲沃更近在咫尺。攻取王官是大伤晋国颜面事。晋国则听从副元帅赵衰的计策,坚壁清野,对秦军采取不理睬的态度。求战不得的秦军也不敢再攻城(那样做就会陷入持久战,必败无疑),就耀武扬威地转到崤山,把三年前战死的战士尸骨埋葬,祭祀后才回国。在那天以前,晋国在道义上是亏欠秦国的,晋惠公、怀公、文公都欠秦穆公人情。赵衰替晋国偿还了人情。秦国在烧掉运输船队之后,士气虽然高昂,却面临了断粮及没有补给的危机。晋国可以号召中原同盟的小弟们来共同灭秦,或者自力退敌。赵衰阻挡了这个发展,而让秦穆公能体面的回国。这一趟旅行使秦穆公捡回了面子,他知道,不该与晋国玩没有胜算的游戏。他转而向西与西戎争雄,秦国从西戎那里得到许多土地与人民,使秦国壮大不少,被称为「威震西戎」。晋国没有与秦国硬干,让晋国成为仁义大国,对晋国的霸业也有不少帮助。

三、经历

赵衰的父亲是大夫,权利都归长子,他是次子,如要家里蹲,只能当战士与低阶公务员,不服气就自己闯。长大学成,要进入职场时,他要选择老板,可以选择的对象有晋献公及他的儿子们。献公的儿子有八个,够资格作为候选人的只有三人: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三个同父异母兄弟。要选谁呢?依习俗问老天爷吧。他就以占卜选择头家,卜卦的结果只有公子重耳大吉,其他各人都不吉,于是他就投效公子重耳。赵衰到重耳门下工作没多久,就跟着主人流亡出国了。

(一)公子出亡贤士随侍

公子重耳十七岁时,晋国发生骊姬之难,重耳流亡到国外寻求政治庇护。历经十九年的流亡,最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回到晋国即位,号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有好几位家臣一直在流亡路上陪伴重耳,赵衰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可能是立功最大的人之一。重耳年轻时就喜欢结交贤能人士,有贤士数(史记说五,国语说三)人当他的家臣。最有名的两人是:狐偃,又名咎犯,是重耳的舅舅;赵衰,被重耳当老师对待。重耳的贤士,左传多写狐偃的表现,在史记里,却有一部份变成赵衰的功劳。大概因为孤偃是重耳的舅舅,既忠心又能干又是长辈,理所当然是幕僚长。左传重传统伦理,大家一起谋画,或记不起是谁的事,都算在长者身上。在史记中,变成赵衰的事,是司马迁凭赵国留下来的记录而转录的。

(二)连襟翁婿原城大夫

流亡之初,重耳一行数十人投奔翟(翟与狄字相同,重耳的母亲是狄人,应该就是回到母亲的故国。)人部落,寻求庇护,翟君很重视这批贵客。贵客抵达后不久,翟国攻打廧咎如(另一个翟人小邦),打了胜仗,得到两位美女姐妹花,叔隗与季隗。翟君把两位美女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送给单身在外的重耳。他只好笑纳。因为还在寄人篱下的时候,不能太奢侈,他就慎重其事的娶了季隗,把叔隗送给手下作老婆,这是选亲戚哪,一定要挑最好又最可靠的,赵衰中选。不久叔隗生了一个儿子赵盾。重耳回到晋国即君位后,把长女伯姬(这不像名字,是大女儿的意思,出嫁后冠夫姓就改称赵姬)嫁给赵衰。赵衰既是国君文公的连襟,又是女婿,可见他的功劳及文公对他的信任,是别人无法比拟的。很有可能,文公把女儿嫁给连襟,是要报复赵衰劝他娶前侄媳妇为妻,他要让这位重礼好文的夫子自己也尝一下不对,应该是一辈子人伦乱了套的滋味。

赵衰还没有把外籍配偶与混血兒子接回来,就奉命再娶公主,这个艳福不太好消受。依照常理,他这时应该担忧要如何把留在娘家的妻、子接回来,他家里却出现反常的状况,赵姬不断的催促快把在外面的母子接回来,而惊某(怕老婆)大丈夫,赵衰却推三阻四的不敢行动,他怕公主娘娘玩假的。赵姬没法子,就去找老爸帮忙。文公一见女儿这么明理,也很开心,立即派人去,把赵盾母子接回来送到赵家。赵姬在叔隗与赵盾回家后又有新招,她要把正妻的位子让给叔隗,还要立赵盾为嫡子。赵衰又吓坏了,坚绝不敢,赵姬又去找老爸帮忙,文公又被女儿感动,就召见并册封叔隗与赵盾。于是叔隗成了赵夫人,赵姬成了二奶,赵盾成了赵衰的嫡子,又一次,岳父文公替女婿赵衰解决家庭问题。

赵衰在历史上是有一些功劳,也是个好人,但是他的老婆赵姬比他更高明。赵衰的长子已经十七岁,而且看起来很有出息。按礼法,身份高贵的赵姬应为正妻,她的儿子才是嫡子,但是,有观察力及判断力的赵姬,看到十七岁的赵盾能力与态度都很好,是优秀的接班人。她与赵衰能生儿子吗?她儿子的能力够接掌赵衰的职位吗?已经中年的赵衰,能挨到自己的小儿子长大接班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有很高的未知性。为了赵氏家族的长远发展,她甘心放弃正妻身份,屈就二奶。她牺牲自己的地位,成就赵盾,让赵盾以赵氏嫡子的身份进入朝廷,替赵氏在封建的朝廷里抢占一席之地。在牺牲享受之后,赵姬等到了享受牺牲的果实,她连生三男,她平庸的儿子也因家世而位列大夫,再升任为卿。可惜的是赵衰早死,她没有把儿子教好,以至他们都暴起暴落,成为历史泡沫。

公元前六三六年,重耳返晋就君位后大封群臣,他说:「以仁义德惠开导我,使我免于犯错的受上等赏;以善行辅助我,使我能归国就位的受中等赏;为我抵御敌人,出生入死的受下等赏;没有功劳只有苦劳的受末等赏。」赵衰是应该受上等赏的人,他的赏真的很特别,是文公的女儿。文公十七岁就流亡出国,赵姬应该是晋文公流亡以前生的女儿。在分封功臣时,文公也有私心,他封胥、籍、狐、箕、栾、郄、柏、先、羊舌、董、韩等同(姬)姓异氏的人,掌管与国君亲近的职务。从姬姓中选择能干的人担任朝廷及近畿的官员,异姓臣子只能担任偏远地区的官员。赵衰虽然得宠也不能例外,他一直到第二年才得到封地對晉國而言這是偏遠地區卻是靠近王几的中原地沃土

重耳返晋的同一年,周朝王室发生政变,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勾结狄人,攻击周国,周襄王逃到郑国后,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晋文公出兵勤王,杀了子带,再护送襄王回京。襄王以阳樊(今河南济源东南)、温(今河南温县西南)、原(今河南济源西北)、攒茅(今河南修武)等四地送给晋国作谢礼。文公把原城封给赵衰,让他担任原城大夫之职。温被封给狐毛的儿子狐溱,不知何时,温成了赵氏的封地,赵衰的庙就在温。

(三)位终于副帅

公元前六三三年,晋文公扩充军队,由二军扩充为三军,要任命将帅。春秋是政军合一的时代,元帅又是相当于相国的执政官,将军就是管理国政的卿。晋国政府像内阁制,中军将既是阁揆又是三军总司令。将帅的排名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文公向赵衰征询元帅人选,赵衰推荐郄谷。他说:「郄谷年过半百,有够成熟,喜欢礼乐,重视诗书,这种人有德有义有文化,会给国家带来利益,是理想的帅才,请主君试用之。」文公就听他的建议,任用却谷为中军将。其他的将职,文公自己有口袋人选,他任命郄溱为中军佐,扶佐却谷。任命狐偃为上军将,狐偃却说他哥哥狐毛更合适此职,于是文公命大舅狐毛担任上军将,二舅狐偃担任上军佐。轮到下军将时,文公点名赵衰出任。按照文公的想法:打虎要亲兄弟,将佐也要兄弟档,赵氏可能有两位卿的名额。赵衰表现谦让的美德,他说:「栾枝、先轸都比我更合适。」文公就任命栾枝为下军将,先轸为下军佐。第二年郄谷去世,先轸从下军佐坐直升机升为中军将。先轸能从下军佐跃升为大元帅,靠的是会打仗与管理。先轸领导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之战击败楚军。崤(河南渑池)之战大败秦军,他的领导才能有目共睹。如非赵衰让贤,可能,先轸的军事长才就没有表现的机会,人才可能就埋没了。赵衰的另一贡献是提出将佐不同姓氏的名单,让以后的上层人事,不再是兄弟档父子兵,希望避免军队家族化的倾向。

后来狐毛去世,上军将出缺,文公要赵衰接替,他又辞让说:「城濮之役,先且居表现优秀,我建议升他为将。」于是先且居升为上军将。文公七年(公元前六二九年),为了抵御狄人与楚国,文公扩充军队为五军,增设新上军与新下军。此时元老都有卿位,再无可让之人,赵衰才担任新上军将,是排名第七的诸卿之一。公元前六二八年,狐偃死后,他才代狐偃为上军佐,中军佐郄溱去世,他接中军佐之位,他死后,长子赵盾继承他的卿位。

公元前六二五年初,秦国要报复崤山之役的仇恨,由孟明率军攻晋,战于彭衙(陕西白水县北)。晋中军将己换成第三任的先且居(先轸之子),赵衰也已升任中军佐。晋军打了胜仗,没有赵衰抢风头的新闻。似乎他没有在政坛表现政(战)绩。他任副元帅时的战绩就是上文说到的:避敌之锐,让秦穆公到崤山替阵亡将士收尸。秦军从崤山回国的次年(公元前六二三年),晋国伐秦,以报复秦国攻陷王官之辱。赵盾也不是惧战的投降派,他只是不愿意与气势正旺的秦军决战,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而已,顺便还秦穆公一个人情。

四、定位

赵衰是赵氏历史上的重要转折人物。在他之前,赵氏先人都是以善于驾御马车闻名,赵衰是赵氏的第一位政治家,从他开始,赵氏的名人,告别马车夫时代,转型成为政治世家。

五、评论

战国末期的法家大师,韩非子评论先秦时期的臣子时,他认为最好的臣子是「霸王之佐」,这样的臣子有十五人:后稷、皋陶、伊尹、周公旦、太公望、管仲、隰朋、百里奚、蹇叔、舅犯、赵衰、范蠡、文种、逢同、华登。赵衰也在列。韩非子说:「这些人都早起晚睡,谦卑的遵行臣子的礼节,恭敬地表白己的心意,明确的执行法律,推动君主的政策,上呈改过劝善的言语,使道德法律由上至下一致遵行,不敢自夸有优点,做了有功及可以称道的事,也不敢夸称是自己的功劳。可以牺牲自己的家族,以换取国家的利益,陪上自己的生命,以换取国君的安全。把国君当作青天与泰山般的崇高与巨大,而把自己当作山沟般低下,像壶罐般微小。像这种臣子,即使遇到昏乱之君也能建立功业,何况是碰到英明的君主呢?所以称这种臣子为「霸王之佐」,最好的臣子。

赵盾的政敌狐射姑也在流亡出国后评论赵衰父子说:「赵衰是冬天的太阳,赵盾是夏天的太阳。」他对赵衰的评论是十分中肯的。

清朝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把赵衰列为功臣,晋国的同榜人士为先轸、狐偃、胥臣、韩阙、智罃、卫绛。

【注一】

赵衰的身世有许多不同的记载,本文采用<战国史稿>沈长云,10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011月。引清雷学淇<世本校辑>,见<世本八种>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氏孤儿的祖先源流:晋文公宠臣赵衰奠定基础
衲读016|三家分晋的源头,在晋国第一权臣赵盾身上
人物介绍----赵衰
晋公子重耳之亡
春秋别传:赵氏家族是怎样利用一百余年的时间走上晋国权力巅峰的
说说赵国那些事儿,讲述两百多年的苍凉和辉煌——赵氏崛起的基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