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槐树能够锁定黄帝都邑吗?我们看一下考古都发现了什么

双槐树遗址由于其处在关键时期和关键区域,外加庞大的体量,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世人关注。不过由于至今未见发掘报告,甚至没有一份简报问世。所以相关研究文献寥若星辰。实际上包括青台遗址在内的相关遗址也是谜一般的存在,让人充满了无限期许。

本文梳理的视角很独特,很有价值,请不要只看标题就开喷。

首先我们先看下双槐树的分期,“经初步研究,该遗址文化遗存可分为五期七段。其中第一期为裴李岗文化时期,第二期相当于大河村二期偏晚阶段(即庙底沟类型晚段),第三、四、五期相当于大河村三、四、五期,其中4期分为三段。”(顾万发等 2020年 “河洛古国”双槐树:开古代大型宫殿式建筑形制之先河)

仔细看下这个分期,第一期如果为裴李岗文化时期,则第一期的下限应该不会到距今7000年,第二期为庙底沟晚段,年代大概在距今5500年前后,与碳14的距今5400年大体不差。两期之间近1500年的时空差距,只能期待考古报告更详细的信息。至于三、四、五三期相当于大河村三四五期这个相对年代估计很多网民是无法明白的。我们做下简单梳理。

翻开《郑州大河村》这份考古报告,大河村仰韶前分了七期,第二期为距今5500~5100年,第三期为距今5100年~4700年,第四期为距今4700年~4400年。未见第五期这样的称谓,大河村龙山时代分了早中晚三期,由距今4400年~4100年。

大河村分期

有没有看出来一些有意思的地方呢?按照顾万发先生的初步分期,双槐树遗址主要遗存落在了距今5400年至大概距今4300年这个范围内。

距今4300年是什么概念?石峁、陶寺开始筑城,良渚消亡、石家河消亡、中原腹地群雄逐鹿。双槐树遗址绵延了千年吗?如果裴李岗时期的第一期与仰韶时代的第二期之间是连续的,那么双槐树遗址似乎快比肩大河村了。长达2500年以上的时空范围,得出这个年代数据后,我们也有些目瞪口呆了。

如此看来,双槐树遗址是仰韶中晚期的考古遗址,这个常见说法似乎是有些问题的,至少双槐树应该是横跨了仰韶中晚期和龙山早中期的一个长时考古文化遗址。这个时空范围覆盖了考古学上的“古国时代”和文献上的“传说时代”。再一次佐证了顾先生所说的“关键时期、关键地区”这个认识的正确无误。

双槐树航拍图

我们接下来按照时间顺序简单梳理下双槐树的发展,看看从考古文化上在各个时间段双槐树的面貌及在我国当时文化中的地位。

我们知道,双槐树有三道让人瞠目的环壕,其中内壕和中壕始建于遗址二期,也就是距今5500年~5100年。内壕周长约1000米,上口宽约6~15米,深4.5~6.15米。中壕周长约1500余米,上口宽23~32米,深9.5~10米。深达10米,宽二三十米的大沟是什么概念呢?或许今天蓝翔的挖掘机轻松可以完成,不过5000年前挥舞着简陋石铲的人们可没这么轻松。这个壕沟的工程量并不亚于堆筑出来这么高坝墙的工程量。具体数值我们不去计算了,留给考古学家和工程专家们吧。

由于未见考古报告,二期究竟有哪些考古遗存和遗迹,我们无从可知。但能修建两道大环壕,说明这个时期双槐树的主人社会动员能力还是很大的。靠一个遗址的人力是无法完成的。这让我们将目光转向了周边这些遗址,尤其青台遗址,据零散文献所见,有四道环壕和百万平米的遗址面积。西山城址更是有版筑的城墙。所以从工程技术和社会组织能力来说,双槐树应该很成熟了。

环壕剖面

三期是双槐树的巅峰时期,年代为距今5100年~4700年,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残存周长约1600余米,上口宽13.5~17.2米,深8.5~10.5米的外壕,据顾万发先生视频讲座所述,最深处有17米。外壕的修建,说明双槐树这个时期不仅人口有了大幅增加,同时对遗址的防御需求也日益提高。

三重环壕分别通过木桥和实土的门道与外界相连,整个环壕圈起来的残存面积为117万平米,按照工程专家对北部河流冲毁部分的分析,双槐树遗址面积至少在150万平米这样

整个遗址布局有了很清晰的规划(由内壕和中壕所见,我们认为在二期已经做了细致的规划,只是限于考古材料公布得太少,无法进一步分析)。在内壕北部由两道加厚的版筑围墙圈起来一个半月形的区域,发掘者称其为中心居址区,面积有18000平米。说白了就是贵族们居住的地方。

双槐树遗址布局

这里大型房址布局紧密而不失条理,共有四排,房址间有巷道相通,在这群大房子中间的F12,面积达到200多平米,房屋中心发现有一头完整的麋鹿,头指向南部的门道,在门外的回廊处发现有九个陶罐组成的北斗九星遗迹。麋鹿和北斗九星这里面体现出来双槐树先民的信仰体系很复杂,我们此处不做详论,另文探讨。

在排房北部是一座池苑,池苑具体信息不详,但从命名来看,应该是双槐树贵族休闲娱乐的地方,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后世王宫后面的各种皇家园林花苑。拥有至高地位人们享乐的方式竟然如此相似,几千年来一脉相传。

中心居址南部的两道围墙门道处还发现了瓮城结构,瓮城多认为是用于防御的建筑结构。看来这个思想也是五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另外在中心居址还发现了一件精美的骨雕蚕,栩栩如生的骨蚕摆出一副吐丝的模样,学者据此认为这是一只家蚕的形态,鉴于周围汪沟和青台等地发现有四片丝绸遗物。双槐树人此时应该拥有了很发达的桑蚕丝织能力。经过科学分析,丝绸遗物是绫罗绸缎里的罗,密度很大,采用了较紧结构,并通过脱胶和染色。想必丝绸技术的发展已经很长时间了。

双槐树及左近有关丝绸的遗物

其实只有这些还无法看到双槐树遗址独特之处,我们出了居住区院墙向南望去。

一座由版筑夯成,高度达两米以上,面积达4300平米的台基跃然眼前。整个台基上建筑群分东西两个区域,由大道分隔,西部是一个面积1300多平米的大院落,整个院落也是由夯土基槽的院墙围了起来。南墙有一门道,门道两侧是高大的立柱,同时发现有多层台阶通往院外。院内是一座有15个开间面积300平米的大房子,出了院门左右两侧是两座门塾,再往南则是一座880平方米的大型广场。夯土台基东侧有四期早段修建的二号院落,院落下面压着多座大型建筑基址,具体信息还不清楚。

不过二号院落已经有了一些信息,二号院落修建于四期早段,四期的年代为距今4700年~4400年(这个年代落在了中原地区庙底沟二期范围),二号院落有更加惊人的发现。不仅面积达到了1500平米,而且整个院墙的修建技术进一步提高,墙中发现规整有序的承重木柱,墙体内外侧发现有扶壁柱和扶壁墙遗迹。该院落发现门道三处,其中1号门在南墙偏东位置,门道为“一门三道”。从二里头、偃师商城一直到汉唐明清,都是一门三道这个宫城的规制,我们在四五千年前的双槐树发现了。意味着什么呢?

院落内同样有大型建筑基址,具体信息还没有公布。

夯土台基

还有一座更大的三号院落,同样还是不清楚具体信息,至少我们知道在距今4700年~4400年的第四期早段,双槐树人还在动工修建新的大型建筑,这个时期双槐树还没有衰落。

到了四期晚段,也就是年代在4500年~4400年这个时期,双槐树遗址的壕沟被填平了。这应该意味着双槐树走向了衰亡,双槐树人去了哪里?我们目前还无法得知,但既然双槐树还存在距今4400年以后的第五期,说明至少百年内这里还是有人在活动的。第五期文化内涵我们目前也是无法得知。

据此,双槐树遗址从第二期开始到四期晚段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规划中发展着。一个拥有发达的社会动员能力,发达的信仰和天文知识的古国都邑跃然眼前。距今5500年至4400年长达一千年的时光中,是谁在中原腹地创建了这个发达的农桑古国?中原地区古老的传说中有哪位人物曾经拥有过这样的实力被后世所传颂呢?

其他文化遗存还有规划完整,分布非常有条理的1700多座墓葬,每排墓葬间隔十五至十八米,显露出来一种礼仪化的态势,看似分布在四个墓区,实际上是相连的。墓葬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发掘,已知的信息是少见陪葬器物,有一座大墓墓主人佩戴了象牙器物。不禁让我们想起了西坡大墓那位腕带象牙手镯的人物。有什么关联吗?

同时还发现了3处祭坛,主要分布在墓葬区,从墓葬绕过祭坛的现象可以看出来祭坛是规划好的。其实在前面北斗九星遗迹处还发现有一圆形祭坛,位置位于当时的天极处,象征着天的圜丘蕴含着怎样的信仰呢?让人充满了联想。

双槐树遗址东为虎牢关,西有黑石关,南邻嵩山,北依黄河,在东西30公里、南北50公里的黄土台塬范围内,既有一定的空间辗转腾挪,又有屏障可以,具有极强的军事防御性。

双槐树遗址周边分布有青台、汪沟、西山、点军台、秦王寨、大河村、苏羊、土门、妯娌、五女冢等诸多同时期聚落,大小互补、等级不一,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多层级聚落群。特别是西山、点军台等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形成了明确的拱卫。从遗址面积、聚落等级、建筑规格以及具体文化内涵等分析,双槐树遗址属于该聚落群的核心聚落。其都邑性质是显而易见的。

以洛阳盆地为后方,渐进的弧形防御体系,终止在豫东大平原上。双槐树人在防御谁呢?山东地区赶来的大汶口人?江汉平原辗转而来的屈家岭人?双槐树所见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似乎在告诉我们答案。那么这个时期的中原人、东部的大汶口人、南部的屈家岭人又留给了我们怎样的传说和记忆呢?

中原地区遗址构成的弧形防御体系

本来想对同时期良渚、屈家岭等遗址做下比较分析,但限于篇幅,还是另文再述吧,不过还是要补充一点有意思的地方,双槐树人骨分析的结果是男性比较稳定,女性来源于全国各地,而且男性不干活,让身材矮小的女性劳动。5000年前的男权社会竟然是这个样子。让人感叹不已。

写到这里,听闻双槐树入选2020年度十大考古发现,并不惊讶,我觉得哪怕是一大考古发现也应该是双槐树。哈哈,来喷吧,期待早日得见考古报告,届时相关研究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定鼎河洛:郑州双槐树考古新发现
新发现 | “河洛古国”双槐树:4300平方米夯土建筑群基址、大型院落布局,开古代大型宫殿式建筑形...
2020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
双槐树遗址[河南郑州巩义河洛镇的历史遗址]
从河洛古国 看五千年前农桑文明密码-郑州日报数字报
从双槐树 看五千年前的黄河文化走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