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高手的学习感悟,值得书友们借鉴体会!
书法临帖帮 2017-02-18 19:05

栾金广,号林远,1976年生,黑龙江林口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大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大庆印社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牡丹江市国画院副院长,大庆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被评为全国最具升值潜质百名书法家之一。

(全文4781字,建议阅读7分钟)

根植传统,取法自然

文/栾金广

我是个爱好广泛的人,喜欢听音乐、看电影大片、听流行歌曲,也喜欢看东北二人转,更喜欢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去感受大自然,置身于秀美山川之间,不但能领略到她的无限魅力,更能体会到艺术的灵性。

我对书法的喜爱更为宽泛,我喜欢《毛公鼎》、《散氏盘》、《石鼓文》的古朴与自然,《大开通》、《张迁碑》、《好大王》、《杨淮表记》的雄强与宽博,喜欢北碑墓志造像的奇逸与庄严,喜欢二王书法的俊雅与帅真,《孙过庭书谱》的娟秀与诡异,《祭侄稿》的激荡与天然,米元章的俊险与爽朗,以及张旭、怀素、黄山谷、王铎、傅山的雄放与震撼等等,这些常常让我心旷神怡,激动不已,顶礼膜拜,爱不释手。

学习书法,要诸体皆攻,众法兼备。我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也一直处于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当中。我敬佩那些诸体皆能的书法家,作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就应该博取众长,对不同的书体都要有所涉猎,对不同的风格都要有所尝试。楷书端庄严整、法度森严,隶书稚拙古朴、意趣高远,行书中侧并用、攲侧取妍,草书运笔迅疾、气势连贯,篆书精整匀亭、厚重安详。我辈若能涉猎诸体,即使不能做到精通自如,但只要各种笔法兼备,创作中也能做到进退自如、信手拈来,若有神助。

转益多师,是学习书法的捷径。遇不到真正懂书法的老师,就很难找到正确的方法和要领,没有高人指点,很难踏上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石阶。我们常能见到周围的书法爱好者,在没有良师的情况下,始终徘徊在书法的门外,找不到入室门径。如果把学习书法的几个阶段比作小学、中学和大学,那么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始终在小学、中学不断反复重复地学习,不但找不到大学门庭,甚至读完中学又回到了小学,有的技法没过关也确定了令人望而生畏的风格,小学、中学、大学糊糊涂涂一块学,终归要事倍功半,一事无成。看一些喜欢了一辈子书法的老年朋友们,不仍在操持着“老干部书体”蔑视着并快乐地操练着吗!所以必须要和高手对弈,与良师为伴,没有良师就要四处访贤,走出去拜师求教,开阔眼界和视野,提高眼力和境界。

诸体兼学,终亦有专擅。经过多年的学习,我始终对行草书情有独钟,因为它更能抒发性情和表现自我,更能贴近我的性格。或许正是这种直抒胸臆、浪漫豁达的行草书正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心绪的表达吧。在行草书学习过程中,我受益最大的当是《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她朴实无华,犹如绝色佳人,虽无施粉黛,却也显现出国色天姿,光辉动人。《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集楷、行、草于一体,却不失行书的主调,独具艺术魅力。它用笔细腻,结构多变,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的书体,势巧形密,遒劲自然,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衔接天然、章法浑然、简静和谐的境界,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了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唐以后的书家几乎很少没有临摹过《圣教序》,很少不受《圣教序》影响的。

《圣教序》开启了书家以行书入碑的先河,我在临习时,在笔法方面即是尝试着以楷书的笔法套用行书之中,也奠定了更加稳固和扎实的基础。在结构方面,将北碑墓志造像与《圣教序》进行杂交,夸张变化字形结体,部分部首以草书形式进行处理,加之以墨色的变化,尝试着用不同的笔、墨、纸,在章法的构成关系上,形成“散点式”构图,横竖无行无列,烘托出作品整体氛围和空间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具感染力。艺术是相通的,尤其是美术与书法之间。我国传统艺术美学中虽然没有构成一说,但构成在传统书法当中却早有体现,当今书坛用者更多,所以借鉴西方美学的构成关系不可小觑。

悟性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有些人临了一辈子书法也写不出一幅好的作品,除了不能为我所用外,关键是艺术观念淡漠,学古而不化。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感悟自然,细细品味,久而久之就会感悟到其中的关联从最初的若隐若现到逐渐显现,又到最后的清晰可见。所以我在学习中一直比较注重读帖,读帖有时比单纯地临写要重要,有些东西是要用眼睛看、用心思考、下功夫磨炼出来的。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自己的心绪,剔除内心的浮躁,极度放松自己的心情,才能安静地与古人对话,体会笔下的快乐。

我喜欢听班得瑞的《月光》、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传统的《十面埋伏》、《汉宫秋月》、《威风锣鼓》,现代的后街男孩、迪克牛仔、花儿乐队,或是流行歌手伍佰、罗大佑、刀郎、周杰伦,这些对我创作心绪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帮助。

有一次在为一个展览要交付的作品一筹莫展时,不经意间听到了阿炳的《二泉映月》,那时而深沉、时而激扬、时而悲恻、时而清幽二胡曲,经过几个旋律的铺垫,在乐曲高潮处突然强有力地释放出了作者的全部激情,也许是那音乐诉出的苦难与挫折,也许是对苦难的超越,也许是对美好的憧憬,也许是那热烈奔放、情绪高扬的生命主题更震撼人心,使我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真实、壮丽、和谐的书法作品,让我异常激动、兴奋不已,似有一缕微风入怀,只觉得几天的苦闷随风逝去,当即提笔,洒墨淋漓一挥而就。

我很向往在生活中这样的领悟能多一些,但它却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或许感觉这种艺术间的关联顿悟,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思考和更多的积淀吧。

在书法的整体把握上,我觉得要注重大的气象和整体感觉。要注重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要用心去经营每一笔、每一字、每一幅,对待落款与正文要同样精心,不使有一处马虎,使整篇作品力争做到字法、笔法与章法的有机融合。随意天然应当是作品的风格,抒发性情应当是作品的终极目标,整齐摆布、均匀造作不应该是作品的自然属性,真情流露的作品应该是错落有致、挪让呼应,紧凑处布局如网、疏朗处简洁空灵,简约与伸缩适度,回避与粘连自然。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最主要还是要靠多读书、广游览、深入生活、修身养性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打造自身书法的语言符号,形成自己的风格气韵,要提炼出神采飞扬、不激不厉、灵动厚重实的线条,要锤炼出简洁明净、虚实相映、随意适度,具有时代特点的自我结体特征,散发出一种远离世俗、有高远的审美价值的传统气息,依靠的不仅仅是伏案苦练和千锤百炼,付出更多的还得是人生的阅历、境界的追求和精神的超越。

素材源自网络,临帖帮编辑推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问集》622、书法学笔法先从什么帖开始学较好?
这才是行书学习的密码,看懂这五条规律,写好行书不再是难事
当代行书大家告诉你,学行书并不难,关键是学好行五点笔法
非常受用:南飞雁《临帖漫谈17条》
王羲之用15年时间,写出一部“书法宝典”,被他成功复原,如“书圣”重生!
《集王字圣教序》相同字分类练习帖(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